打孩子的危害,比你想象的更严重

迷彩的星 2021-01-07 12:57:02

“我们发现,在大脑发育早期遭受过忽略和压力的动物在成年后更容易恐惧、焦虑和紧张,我们认为人类也是如此。”——研究员马丁·泰切尔博士。孩子两岁以后逐渐开始有自我意识。他的行为开始不受大人的控制。 那个乖乖顺从的小孩开始变得任性、执拗。口头禅变成了“不”、“不要”。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越来越有主见。生活中经常和大人发生冲突。有时会做出一些不合理的行为。家长也会有自己的情绪。最后有可能演变为一场暴力斗争。

打孩子的危害有哪些呢?1、损害孩子的学习能力。打骂孩子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和恐惧,这种压力会过分强化孩子对某一事物的感觉,刺激了孩子对某一事物某一方面的认识,而忽略了全部。使孩子在把握事物时产生偏差,不能高度理解本质问题。使小孩子对事物的判断产生偏差。平静安定的状态是最有利于大脑学习的。如果孩子因为挨打感到愤怒和害怕,他就会提心吊胆,学习也戛然而止。经常生活在对暴力的恐惧中的孩子会处于半惊慌的状态,在学习上自然也难以提高。2、打孩子会让孩子学会使用暴力。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模式也是孩子与其他人相处的方式。如果孩子因为挨了打才听话。他就会学习到“用拳头说话”是解决问题的方式。3、打孩子更多的是父母情绪的发泄。是父母无能为力的表现。4、打孩子会伤害自尊心。变得叛逆。孩子挨打之后,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愤怒,悲伤。觉得爸爸妈妈不爱我。

研究人员发现,经常挨打的孩子比普通的同年人更具有暴力和犯罪倾向,这些孩子成年之后更容易患上抑郁症,或者出现不合群。也容易对配偶使用暴力。儿童教育家孙瑞雪说。那些得到爱和宽容的孩子在组织自我的过程中,因为区分能力没有受到伤害,他对事物的把握清晰、准确。并能很好地确定下来。关于这一点我有深切的感受。我的孩子还小的时候,孩子想要玩水,玩沙子、在外面的公园爬行……。我从来不阻止。只要保证孩子的安全。孩子自己的想法我也大部分的时候给予满足。家人说我对孩子太宠爱了,这样会把他宠坏。孩子今年五岁。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我不会过多地干涉。他也知道自己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公婆现在也觉得孩子挺好。

想要孩子合作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大人的引导。1、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发育阶段,合理的给予满足。设置界限。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愿意配合。是出于探索的需求?是有自己的想法?告知他哪些是绝对不可以做的。如果是孩子不能做的,抱走孩子,给他时间发泄情绪。2、不和孩子陷入权力斗争。 发脾气的时候,谁也听不进别人说的话。给孩子时间发泄情绪。大人做自己的事情即可。3、说出你的感受和想法。等孩子平静下来,告诉孩子他这样做让你很生气。告诉他哪里做得不对。教会他下次碰到类似问题应该怎么做。培养一个有自尊、自信、有主见的孩子,从拒绝暴力开始。

0 阅读:4

迷彩的星

简介:喜欢看书与写作,留下思考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