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平台多元化又重度依赖的今天,基本每个人都有一个微信号。
微信已经不仅是人与人私人交往的平台,也是工作和学习的必要平台。只要有交流,就会涉及微信。有人会在微信上分享生活,有人会在微信上沟通工作,有人会在微信上发广告卖货......
大家微信的风格都千变万化,而“微信头像”、“微信名”,也成为了个人的代名词。有人三天两头换头像换名字;有人好几年都不变化。如果一个人五年都不换微信头像、微信名,其实暴露了以下三个真相。隐私意识强长久不更换微信头像和微信名字的人,保有着很强的隐私意识。微信是用于社交的软件,所以我们不可避免的会加到很多不是很熟悉或者是相当陌生的人。2023年,山东的王女士被纠缠不清的前男友当街捅了一刀,将嫌疑人抓捕归案后,王女士很疑惑,自己换了租房住址,那他是如何找到自己的。警方办案时才发现,王女士微信头像背景露出了一小截的商户地址,其前男友就是根据这个线索找到她的。2022年,江苏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崔启兵,由于头像和刑警支队领导头像相同,误入刑警支队工作群。后将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三个内部文件泄露,转发至其他微信群,造成广为传播结果属实,受到政务警告处分。以上的两个关于微信泄露隐私的案例,无论是无意泄露还是主动泄露,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社会中总有一些恶意,如果面对面交流,我们还能通过言行举止进行评判。但是在社交平台上,我们只能通过语言判断这个人的情绪,而并不能感受他的心理。我们的隐私很可能在无意间就会泄露,所以常年不换头像和名字,也并不时常更新动态的人,隐私意识一定非常强。泄露隐私招致危害,毕竟是个概率事件,但是降低这个概率对人生有利无害。表现欲望低心理学研究表明,表现欲是人类人际交往正常的社会需求。渴望获得关注和认可,是人天生就有的社交欲望。微信作为我们对外社交的一张名片,如何包装微信就是包装我们自己。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人本能的希望自己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如果见不到本人,那就从普遍的社交平台开始。表现欲望作为人类的天性之一,不仅在婴儿时期就有明显体现,更是贯穿了人类整个人生过程。小婴儿会利用自己的手舞足蹈,来吸引他人的关注;小孩子会因为他人的夸奖和注视,而变得更加起劲;上学时,我们以优异的成绩或者大方的才艺,获得他人表扬而感到自豪;上班时,我们积极主动完成工作,以升职加薪为目的,在领导面前表现工作完成度......这些都是我们的表现欲望。而在社交平台兴起的今天,人与人相处移步社交平台,人的表现欲也有了新的展示空间。有表现欲望是正常的,但是每个人的表现与程度是不同的。往往表现欲强的人,会呈现一种向外的倾向,他们更愿意分享自己的生活、工作、穿搭、日常等等。而表现欲低的人,会呈现一种向内的倾向,也就是内心的稳定,也让人感觉对外很神秘。他们的微信头像、名字、甚至朋友圈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也无法让人从他的社交平台感受到他的现状。这类人通常自我意识强大,对于向外表现,他们更习惯于对内提升。不在乎他人眼光和评价,更注重自我的感受。所以他们给人的感受也是长期稳定的,具有强大的内驱力。拒绝网络依赖社交平台的兴起,对于人际关系交往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好处是,人们多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不用像古代时候飞鸽传书,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个交流的来回。社交平台的及时性和便捷性,大大的节约了交流成本,提高了人际交往的效率和多样化。但是坏处也随之而来,一个是我们前文提及到的隐私问题,还有一个是网络依赖。网络依赖指的是,在数字化的社会,人与人交往逐渐背离了由心理活动主导的面对面交流,走向了带有面具的网络交流。隔着手机和社交软件,人们无法通过对方的言行举止来判断其内心活动。
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人沉溺在自己塑造的互联网人设中,不愿意回归现实。从心理学研究角度来讲,人类所呈现的,是自己内心想呈现的,人愿意呈现自己好的一面,不愿意轻易暴露自己的不好的一面。例如:前几年爆火的假名媛事件,有许多肤白貌美的年轻女孩给自己塑造白富美的人设,天天在朋友圈发布豪车、名牌衣物、奢侈包包等等。
甚至每天会发布自己和朋友们在豪华酒店聚餐,以完善自己的人设。结果后面有网友爆出,这些名媛都是虚构的,他们的豪车、名牌、奢侈品等等,都是好几个人一起租来拍照用的道具,她们甚至有个名媛的租赁群。事件一经爆出,被网友辣评:原来名媛也是拼多多。这个案例其实反映的就是重度网络社交依赖,他们已经脱离了真实生活,沉溺于社交平台虚假的人设,活在网络里了。社交平台能够促进人类人际交往,这不可否认,但只是一个辅助。人还是需要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实际交往,要拥有稳定的内核,在网络中抽离出来。无论是否频繁的更改微信名字、换微信头像,这其实都无伤大雅。因为这可以只是一种表象,可以解释为表达的内倾和外倾。最重要的核心是,不要沉溺于网络社交。人类所有的人际交往心理,都建立在面对面,现实的交往环境中,在网络社交平台其实是不适用的。想要回归生活,就做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