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医改之后,医生的工资会不会降?

信瑞说课程 2025-02-21 21:40:54

说到“三明医改”之后医生工资会不会降这个问题,大家的看法其实都挺复杂的。因为如果你只看网上那些“医生工资下降”的报道,可能会觉得情况真的是挺糟的,但实际上,咱们得分阶段来看。像在副高职称之前,或者说在住院医师这个阶段,医生的工资其实并没有太大变化,反倒是主治以上的阶段,才真的是一个比较微妙的阶段,所以我才会这么谨慎地说这个问题。

首先,大家得知道,医生的收入不是单纯依靠“医院发的工资”那么简单。医生的收入,尤其是有经验、有职称的医生,收入的构成比较复杂,不单单是你每月那一份“固定工资”。像很多医生的收入,医院的工资部分,通常占比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原来大部分的收入,可能有40%甚至更多,来源于医院以外的附加收入。比如,手术费、门诊收入、药品提成、检查项目的费用分成等等,这些都算是医生的额外收入。所以原本大家依靠这些收入部分,收入自然就比较可观,甚至比纯粹的“工资”部分要多。

但是,随着三明医改的推行,医院的这些额外收入部分开始减少。比如,医院对药品加价的限制,或者对某些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调整,都直接导致了原来这部分外部收入的减少。这就好像原来你一个月总收入里有10000元,但其中有4000元是来自于这些附加收入,而现在这4000元可能没了,剩下的部分自然就显得少了。

所以说,如果你把眼光只盯在工资这一块,单纯比较月收入的数字变化,确实会觉得好像收入下降了,但其实问题并不是完全由医改造成的。因为早期医生收入的那40%多,根本就不属于医院发的工资,而是通过其他途径赚的外快。所以,三明医改的目标本身是希望通过规范医疗收费,减少过度医疗、过度收费,提升医疗服务的公平性,给老百姓减负。从这个角度看,医院少了这部分收入,医生可能的确感到收入缩水了。

但另一方面,很多人会觉得,医生的基础工资本身是没有大幅度下降的。特别是住院医师阶段,基本工资就占了大头,医改虽然可能减少了附加收入,但基础工资基本是稳定的。换句话说,住院医师阶段的医生受影响相对较小。你说那些职称较低的医生,工资本身就不高,他们赚的钱一部分还依赖于附加收入的补充,所以医改之后,他们的收入变化可能会比较明显。

至于主治医师以上的阶段,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阶段的医生比较“吃香”,因为他们的职称高、经验丰富,收入也相对较高。但问题是,主治医师阶段,很多医生已经习惯了通过手术费、门诊费用和药品提成来补充收入。这些原本能让他们赚得比较多的收入,随着医改的推进,已经大大缩水。即便是主治及以上职称的医生,收入构成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外部收入”,这个变化对他们的影响也很大。

所以,真正“苦逼”的就是那些在主治阶段的医生。你看,住院医师阶段的医生收入本来就不高,医院工资占比也大,哪怕附加收入少点,还是能勉强过得去。但到了主治医师这个阶段,本来医生的收入就是通过自己积累的经验、手术、门诊量等“外快”来补充的,结果医改一推,那个“外快”部分减少了,结果就让很多医生感觉自己“被降薪”了。

不过,我还是得强调,医生的收入问题其实不是完全能够通过一个简单的“工资降了”来总结的。很多医生在经历了医改之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收入来源,很多人也都开始寻求其他收入的渠道。比如,有些医生可能会通过开设私人诊所、做一些线上咨询,或者通过教学等方式,找到一些新的收入来源。

三明医改确实对医生的收入产生了影响,特别是在一些附加收入较多的医生群体中,这个影响更为显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