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位列三公时还在每天搬砖,战绩与政绩是曹操与诸葛亮的合体

知历史 2018-11-08 09:39:16

搬砖是一种网络词语,用来比喻“屌丝”的工作环境,形容经济基础很差的人,为了生计所迫从事着又苦又累而且赚钱不多的工作。目前网络上有不少人,总是动不动就说“我要去搬砖了”,好像这样才显得自己谦虚低调。但是如果你看了今天这篇小文章,以后恐怕你再也不会声称自己是搬砖的了。

在历史上,有个人官至一品,位列三公时。还每天都在搬砖,可谓是我等“屌丝”学习的楷模。这个人便是山水田园派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

作为东晋时期的名将,陶侃的名气远比他的曾孙陶渊明要大很多。陶侃出身贫寒,凭借自己的能力从基层干起,初任县吏,接着先后出任郡守、武昌太守、荆州刺史、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去世后被追封为大司马。

我们先来大概了解一下陶侃的战绩与政绩吧:陶侃曾平定陈敏、杜弢、张昌起义,又作为联军主帅平定了苏峻之乱,为东晋政权的稳定立下赫赫战功。他治下的荆州,史称“路不拾遗”。陶侃精勤于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所称道。在后将军郭默擅自杀害刘胤后,即率兵征讨,不费一兵一卒擒获郭默父子,因而名震敌国。被后世设庙享奠,唐德宗时将陶侃等历史上六十四位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位陶侃又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再看看历代名人对陶侃的评价:

东晋大臣梅陶认为陶侃是曹操与诸葛亮的合体:“公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陆抗诸人不能及也。”

北宋诗人郑侠则觉得陶侃比圣人孔子还要厉害:“陶侃惜分阴,仲尼犹不及。”

大才子苏东坡说:“陶威公忠义之节,横秋霜而贯白日,《晋史》书折翼事,岂有是乎?”

关于陶侃搬砖,有一个成语典故叫“陶侃运甓”,是说已经是太尉的陶侃在广州时,每天总是在早上把一百块砖运到书房的外边,傍晚又把它们运回书房里。别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他回答说:“我正在致力于收复中原失地,过分的悠闲安逸,唯恐难担大任。”可以说他搬砖是为了“劳其筋骨”以励其志,也可以说他是为了健身强体,以后能有个好身体完成理想和抱负。位列三公的身份和地位,还要每天搬砖刻意进取,可谓是千古第一人。看了“陶侃运甓”的典故,试问我们谁还好意思说自己是搬砖的?

毛主席对于陶侃也有着很高的评价,甚至把他与曾逼迫英国君主退位,解散国会,并转英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英吉利共和国,出任护国公,成为英国事实上的国家元首的克伦威尔以及美国首任总统国父华盛顿相提并论:古之人有行之者,陶侃、克伦威尔、华盛顿是也。陶侃运甓习劳,克将军驱猎山林,华盛顿后园斫木。盖人之神也有止,所以瘁其神也无止,以有止御无止则殆。圣人知之,假是以复其神,使不瘁也。

本文来自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者/不文

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