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一词最早出自塔勒布的著作《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这个词乍一听好像很玄乎。
再一听感觉跟我们平时讲的“稳健”意思差不多~
实则不然!
与传统意义上的“稳健”不同,“反脆弱”并非一味追求远离风险、降低波动,而是能够在混乱和压力中自我强化,提高适应不确定性环境的能力。
举个例子,以前银行存款比较高的时候,稳健型投资者就安心把钱放银行,很少会考虑股市,对波动和浮亏没有建立合理的认知和耐受,也不会去学习投资和金融相关知识。
资管新规之后,随着存款利率走低,理财产品打破刚兑,投资者就很容易被市面上打着“保本+高收益”的p2p骗,从而直接损失一大笔钱。
这是“反脆弱”一个视角:如果一味求安稳远离各种风险,一旦黑天鹅降临,就会不知所措。与其如此,还不如学着正视和应对风险,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具备“反脆弱性”的基金,长什么样?试想一下,有没有这样一个投资组合:在面对市场不确定性时,不仅能够稳住收益,还能利用市场波动捕捉超额回报,从而实现反脆弱的投资效果?
这种投资组合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固收+”策略,“固收”部分负责稳,“+”负责利用市场波动获益。
不过,要想真正达到“反脆弱”效果,并不容易。
尤其是在2025年,外部大环境紧张,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一不留神可能就是“固收-”,因此对基金经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在“固收+”基金经理中,我发现广发基金王予柯不仅对“反脆弱”理解很透彻,还切实运用在了基金组合的管理中,并获得了良好的回报。
以王予柯代表作“广发招泰A(008420)”为例,该基金是一只偏债混合基金,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0-30%。从2020年3月成立以来,一直都是王予柯管理。
截至2025年3月11日,广发招泰混合A成立以来涨幅25.55%,复合年化收益率4.66%。成立以来,刚好5年时间,广发招泰A最大回撤是5.68%,而偏债混合基金指数最大回撤为是7.58%。体现出基金经理优秀的控制回撤能力。

(数据来源:芝士财富 数据截至:2025.3.11)
不过更多人注意到广发招泰可能是因其去年格外突出的表现。
广发招泰A在2024年取得13.60%的年度收益,大幅超出同类产品的平均水平(5.63%);与此同时,其年度最大回撤仅为1.74%,而同类同期的最大回撤为3.8%。
王予柯如何做到“反脆弱”?在一篇谈及对查理芒格投资理念理解的报道中,王予柯说:“固收+产品要兼顾收益性和控回撤,所以策略设计要有一定的反脆弱性。虽然我们对于宏观环境变化的预测多半无能为力,但可以努力做好眼前的事,做好长期的准备,为恶劣环境留足安全边际;对拥挤、低性价比的资产保持警惕。如果基金事先做好了准备,则在关键时候更容易见机行事。”
在王予柯的投资体系中,“反脆弱性”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它不仅帮助他对抗风险,还利用市场波动促进组合不断进化和提升。
1、基于未来趋势的动态调整
虽然做预测不容易,但王予柯仍会尽一切努力做好长期准备。
他会根据宏观经济、行业基本面以及市场情绪预判未来环境变化,灵活调整合理的股债配置中枢。
2021年Q4,在上一轮牛市末期,王经理果断降低股票仓位,从20.66%降低到8.56%,不仅做到了股票仓位的止盈,更是大幅降低了2022年开始的熊市冲击。
2024年Q2,在“924”行情开始之前,王经理逆势加仓,股票仓位首次提到30%!精准把握了四季度股票市场的行情。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
除了灵活调整股债占比,王经理在债券端和股票端内部的调仓节奏也把握得很好。
2023年,他意识到经济修复动能不足,预判经济呈现弱复苏态势,于是果断配置高于同业的利率债久期,并加仓偏防守的电力板块,减仓了顺周期的汽车零部件。

2024年初,王予柯发现股市有企稳迹象,于是在“+”的进攻端开始配置有竞争优势的公司,并在“固收”端做了适度止盈,及时落袋为安守住收益。

2、杠铃策略攻守平衡
大家要是仔细看王予柯的定期报告,最高频的2个词汇要数:攻守平衡、杠铃策略。

之前我也跟大家分享过多次,“杠铃策略”是一种投资组合构建方法,主要用于平衡收益和风险。
杠铃一端投资于低风险稳健类资产,另一端投资高成长进攻型资产。
在广发招泰的运作上,王予柯将“杠铃策略”运用到极致。
比如他在2024年2季报写到:
防守一端:以公用事业、长期利率债为主,用高股息和高票息为基金提供稳定性;
进攻一端:配置与地产周期关系较弱的行业,以获取潜在高回报,提高组合整体收益。

在不确定性增加的市场环境中,基金经理通过灵活调整杠铃两边资产,提升基金整体“反脆弱”能力,努力做到攻守平衡。
3、多策略融合
查理·芒格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手里只有锤子的人,看什么问题都是钉子”。
单一思维模式的人,在遇到越发复杂的难题时,往往容易手足无措,无法找到其他的解决方案。
王予柯并不依赖单一的交易策略,而是将赔率交易、胜率交易与趋势交易有机结合。
他通过不断观察经济指标和行业ROE等关键数据,预判市场是否正从低估阶段进入改善阶段,并据此灵活调整仓位。这样的多策略融合使得投资体系在不同市场情形下都能“学习”并适应环境,从而展现出“反脆弱”的特性——在不确定性中不断优化和进化。
最后再小结一下,王予柯的“固收+”投资体系通过动态配置、左侧布局、杠铃策略和多策略融合等手段,使得其管理的广发招泰(A:008420;C:008421)不仅能对抗市场风险,还利用市场波动促进组合的自我完善和收益提升。
这正是反脆弱思想在实际投资中的生动体现。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能理解“反脆弱”与“稳健”的本质区别。
“反脆弱”深知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没有什么是永远稳的。倒不如打开心扉,勇敢接受世间的不确定性,积极学习新知识,掌握更多处理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