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最让我注意的不是恒生科技继续大涨,而是钢铁板块突然单日涨超5%,紧接着券商股尾盘突然拉升!

然后,我还发现,近一周内,热搜飙升榜前两名分别是:消费和房地产。

这一切变动让我不得不往两会预期去靠。
中金前两天发布了一篇“2025年两会前瞻”

我看了一下,给大家梳理几个重点:
财政加码的总基调大概率不变,重点在于落实扩内需任务和财政方向。
重点发力方向:
① 新质生产力建设:特别是相关基础设施投资,专项债可投资范围拓宽,资本金比例从25%提高到30%。
② 科技创新投入:研发经费占GDP比例上升,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均强调科技投入。
③ 土储专项债: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仍持审慎态度,但房地产结构性亮点值得期待,如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
④ 扩大消费:从供需两端发力,专项债支持服务消费供给,如卫生健康、养老托育等领域。
既然预期有“房地产、基础设施”,那么相关产业链上的钢铁大涨,应该就很好理解了。
“港股消费”的热度突然冲到飙升榜Top1,应该跟两会重点发力“扩内需、扩大消费”有关。
另外,毋庸置疑,科技依然是重点方向之一,也是今年反反复复的主线。
另外就是,这波牛市行情的“量能”真的足。
昨天(2025.2.26)成交量又逼近2万亿!

这波由DeepSeek引发的持续性跟“924”完全不一样。
我记得上一波在10月8日高位后,成交量就持续走低。
这一波明显成交量非常持续。
说回投资选择~~
这次两会大概率就像中金预测的那样,会同时提到“新质生产力、科技、消费”这几个关键词。
能比较完美涵盖这3个大板块的,就是中证A500指数。
去年中证A500刚推出时,就给大家梳理了它的特点:
中证A500指数的编制特点是“行业均衡选样”——不仅对35个中证二级行业进行全覆盖,更是对92个中证三级行业进行了全覆盖。所以,它在“科技、消费”这两大板块的占比都不低。中证A500指数一大特点就是更聚焦“新质生产力”(在工业、信息技术、医药卫生、通信服务等行业配置略高)。所以,如果想提前埋伏两会政策,提前“买预期”,除了单独买消费、地产等行业指数,也可以考虑同时涵盖这些板块的A500。
我更倾向A500还有一个原因。
假如这两天为了潜伏两会,买了消费板块。
万一政策不及预期,或者情绪不持续,就涨个一两天,那么反而最后得不偿失。
但是A500行业更均衡,假设消费刺激政策不及预期,那么A500持仓的科技部分,还能提供支撑。
这么一想,我还是继续拿着中证A500指数ETF(563880),已经拿了3个月,目前已经有3.8%持仓收益率!

而且,563880倒过来念“您发发365”,寓意也挺好~
随着净值回到水上,563880的规模也涨到近100亿,对指数的跟踪准度和流动性都有益。
A500这种虽然没有恒生科技这么猛冲,但好在更分散,更稳。
不容易像港股科技这种,容易让人控制不好情绪,容易上头。
另外,在中金《2025年两会前瞻》中还特别提到:科技创新综合投入增速会得到保障。

我刚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心想怎么这么熟悉~
然后,反应过来,这不就是今年重磅推出的第一个指数“科创综指”吗?
大家要知道,重磅指数的发布是跟着国家政策导向走的!
去年,最重磅的指数是A500,被认为是国家队护盘新选择。
果然,在中证A500ETF刚募集完,我们就迎来了“924”行情。
今年,“科创综指”的发布同样如此,是带着今年的新任务出来的!
这个新任务是什么呢?
就前两天,村长也特别提到“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纵览全市场指数,恐怕只有“科创综指”完美契合“小+早+硬科技”这一要求!
毕竟,“科创综指”成分股就有567只,其中过半的成分股市值不足50亿!相比科创50指数里面都是科技龙头股来说,“科创综指”绝大部分都算是科技小强。
首批科创综指ETF应该都募集结束了,据说下周两会后就立马上市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