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篡汉后刘秀兄弟趁天下大乱而起兵,仅仅三年便称帝

史海撷英 2025-02-14 18:25:38

47岁还在村口看狗打架,54岁就带领老乡们问鼎天下。刘邦从小吏成长为一代帝王的经历堪称传奇。

但老刘家还有高手。更始三年(25年)六月,刘秀在鄗城(今河北省柏乡县固城店镇)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建武。为表重兴汉室之意,刘秀仍以汉为国号,东汉自此开国。而几个月之前,刘秀还朝不保夕,随时都可能被人做掉。更夸张的是,三年前的刘秀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

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由于“推恩令”的存在,刘秀的先世从列侯递降。到了他父亲刘钦这一辈,只能在地方上担任县令。

元始三年(3年),刘钦去世,年仅9岁的刘秀与兄妹便成了孤儿,生活无依,被远在南阳郡蔡阳县的叔父刘良所抚养,成了普通平民。

不过,刘秀这个平民与真正的底层平民还是不一样的。后者没什么资源,只能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而刘秀有资源。

王莽篡汉后,对刘家人还算照顾,刘秀作为宗室后裔,他依然可以享有一定待遇,比如去长安读太学,学成之后出仕做官。刘秀的大哥刘縯也曾去长安读过太学。但这哥俩似乎不是读书的料。毕业之后没能做官,只得回家“待业”。

刘秀‍

据《后汉书》记载,刘秀回到家乡后,勤于农事:“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而刘縯则好侠养士,一心谋划推翻王莽的统治,复高帝之业。

照这么看,刘秀是老实人。但实际上,刘秀也干过藏匿亡命之徒的勾当。除了农事之外,他还做生意,帮人卖粮食、打官司,业余时间养门客,混迹市井、结交形形色色的人。这说明刘秀并非老实巴交的农民,他只是没有刘縯那般路子野。

天凤四年(17年),荆州发生饥荒,饥民们被迫流亡山泽之中。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王凤兄弟深得饥民信任,被推为“渠帅”,也就是大帅,聚众数百人起义。不久,南阳人马武、王常、成丹等也率众入伙。他们占据绿林山(今湖北省京山市大洪山),劫富济贫,除霸安民,深受百姓拥护,被称为“绿林军”。

几乎同一时间,赤眉军在莒县起事,以泰山山区一带为根据地,首领为琅琊人樊崇。地皇二年(21年),王莽派兵镇压绿林军,被绿林军打得大败而逃。绿林军趁机反攻,打下周围几座县城,将官家粮仓里的粮食分发给穷人。

生逢乱世,没有任何事情比吃饱饭更有吸引力。因此越来越多的穷人前来投奔,绿林军的规模迅速由几百人扩张至五万余人。

刘縯

刘縯早有起兵之意。而农民起义的迅速发展,也动摇了王莽的统治根基。加之王莽的改制又极大地损害了豪族地主的利益。很多人早就看他不顺眼了。于是地皇三年(22年)十月,当刘縯在舂陵(湖北枣阳市)振臂一呼时,立马就有七八千子弟宾客随他造反。这支部队号称“舂陵兵”。

比起绿林军和赤眉军,舂陵兵的风头显然更盛一些。毕竟他们的老大姓刘,而且还是刘邦之后,天然就比姓王的、姓樊的更有政治号召力。但要论实力,舂陵兵就不够看了,实力太弱。弱到“光武初骑牛,杀新野尉乃得马”。

艰难时,先活下去,才可能活得好。鉴于此,刘縯单打独斗一段时间后,便派人联络绿林军,表达了想入伙的意思。之前,绿林军因为遇上瘟疫,这时候的情况也不太好。急需新鲜血液的加入。于是,以农民为主的绿林军便与舂陵兵这支地主武装达成了合作关系。

地皇四年(23年)正月,王莽派十余万大军征讨绿林军。绿林军与舂陵兵齐心同力,歼敌二万多人。战后,绿林、舂陵联军发展到十万人,已经不再是草莽武装。有必要建立政权,进行正规化建设。刘氏毕竟统治了两百多年。一些联军将领在天命皇权思想的影响下,便有意推举刘氏宗室做新政权的皇帝。

刘縯觉得自己是刘氏宗室,又是联军的负责人之一,这皇位非自己莫属!当时打算推举他做皇帝的南阳地主也有不少。

刘玄

但绿林军的几位领袖不想拥护刘縯。这种选择也很正常。刘縯要是一家独大了,哪还有他们说话的份?故而,这帮人便瞒着刘縯,偷偷得先开了个小会。并在会议上推举刘縯的远房亲戚、当时籍籍无名的刘玄为皇帝。

开完小会后,绿林军的领袖们设下鸿门宴,通知刘縯回来开会。刘縯由于事先不知道,所以就没带卫士。等到他进到会场,傻眼了。众人杀气腾腾,逼他表态——同意就能走。不同意就要完蛋!刘縯没得选,只能认怂。

地皇四年(23年)二月,刘玄称帝,国号为“汉”,改年号为“更始”。更始政权登上历史舞台。对于这个结果,刘縯很不爽,支持他的南阳豪强也很不满。但没办法,这就是政治。多头格局之下,除非强者有压倒其他人的绝对优势。否则不仅很难上位,而且还会被其他人刻意的打压。最后上位的往往是不起眼的某个弱者。

其实不单是绿林军,当时同样也是多头格局的赤眉军同样如此。樊崇、逄安、徐宣、谢禄、杨音等赤眉军大佬也是谁都不服谁。于是,放牛娃刘盆子才会被推举为领袖。

刘玄登基后,出兵攻打宛城。王莽闻之大怒,决定攻打汉军驻守的昆阳。著名的“昆阳之战”由此爆发。

昆阳即河南省叶县,这里是中原水系入南阳平原的最后一站。而昆阳到宛城,中间近300里都没有水路可走。古代大军行动,要是没有水路可走,后勤给养成本会成倍增加。这样一来,昆阳的战略地位就非常重要了。

昆阳之战示意图

对于新莽军队来说,只有先拿下昆阳,才能以最低成本将军队和补给运进南阳盆地。

在此之前,出风头的都是刘縯,刘秀没什么存在感。但这一次,刘秀大出风头。当时王莽号称出动百万大军,实际调集了40余万,真正抵达昆阳城下的约10万。尽管新军兵力严重缩水,然而汉军的情况更糟,很多人都主张撤退。因为昆阳城内的汉军仅九千人,并且还分属多个派系,人心涣散。“初,王莽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选练武卫,招募猛士,旌旗辎重,千里不绝。时有长人巨无霸,长一丈,大十围,以为垒尉;又驱诸猛兽虎豹犀象之属,以助威武。自秦、汉出师之盛,未尝有也。光武将数千兵,徼之于阳关。诸将见寻、邑兵盛,反走,驰入昆阳,皆惶怖,忧念妻孥,欲散归诸城。光武议曰:‘今兵谷既少,而外寇强大,并力御之,功庶可立;如欲分散,势无俱全。且宛城未拔,不能相救,昆阳即破,一日之间,诸部亦灭矣。今不同心胆共举功名,反欲守妻子财物邪?’诸将怒曰:‘刘将军何敢如是!’光武笑而起。会候骑还,言大兵且至城北,军陈数百里,不见其后。诸将遽相谓曰:‘更请刘将军计之。’光武复为图画成败。诸将忧迫,皆曰:‘诺’。时城中唯有八九千人,光武乃使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留守,夜自与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骑,出城南门,于外收兵。”

不久,新军对昆阳发动围攻。新军统帅王邑为了显示自己的排场,将10万大军以摊煎饼的方式,把昆阳城围了不知道多少层。见到这令人绝望一幕,守军又慌了。纷纷认为这似乎是一场根本就打不赢的阻击战。

但正如刘秀先前所言,昆阳是座小城,且周边地区多水多山,新军铺不开,无法发挥兵力优势。双方大战数日,昆阳牢牢掌握在汉军手上。

趁王邑攻打昆阳之际,刘秀奔赴定陵、郾县招人,招来了1.7万步骑兵。

刘秀去搬救兵,王邑并不知道。而就在这时,一颗流星砸到了军营里。

其实嘛,天降陨石跟人家刘秀没关系。但人生就是这样,赢者通吃,胜利者拿走所有的光环。刘秀搬来救兵,没敢歇息,立即赶回昆阳,并亲率骑兵对新军发动进攻。城内汉军见援兵来了,士气大振。随即,刘秀引导诸部追击,斩杀数千人。

连战连败之下,王邑依旧轻敌。当刘秀亲率三千勇士偷渡昆水(今叶县辉河),迂回到的侧后,向王邑大本营发起猛攻时,王邑居然只率万余人迎战。结果一番厮杀下来,王邑大败,新军各部也因王邑战败,陷入混乱。昆阳守军见城外汉军取胜,乘势出击。新军腹背受敌,军心大乱,士兵们纷纷夺路逃命,互相践踏,积尸遍野。

此时,老天爷也来帮忙。先是大风飞瓦,接着暴雨如注,滍水暴涨,新军万余人涉水被淹死,致使滍水为之不流。刘秀以万把来人打垮10万人(集结42万,号称百万,实际到场10万),创下了冷兵器时代又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场奇迹。

昆阳大捷后,刘玄遣王匡攻洛阳,令申屠建、李松急攻武关,三辅震动。各地豪强纷纷诛杀新朝牧守,用汉年号,服从更始政令。不久,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覆亡。

灭了王莽,接下来就该上演内斗的剧本了。刘縯一直不服刘玄。刘玄也看刘縯不顺眼。而绿林军的领袖早想除掉刘縯。两边遂一拍即合,决定再设一个鸿门宴,将刘縯骗来除之。

刘秀预感事情不妙,劝刘縯别去赴宴。因为种种迹象表明,刘縯的根基已经被撬动了。比如早年追随刘縯一起造反的舂陵兵老将李轶,私下里就与绿林军的领袖眉来眼去。

李轶

但刘縯却不以为然,最终,木秀于林,被风摧之。平时太过于锋芒毕露,不懂得收敛自己光芒,对于险恶的权力斗争估计不足的刘縯,就这样被杀害了:“更始乃与诸将陈兵数千人,先收稷,将诛之,伯升固争。李轶、朱鲔因劝更始并执伯升,即日害之。”参与杀害他的凶手中,就有李轶。

刘縯被杀时,刘秀正在外地。他手上握有一部分兵力。另外,大部分舂陵兵也支持他。如果刘秀这时候举起大旗,为兄报仇,事情就闹大了。

为避免刘秀报复,刘玄与绿林军的几位领袖又开了一个小会,并在会议上确定了一个原则——必须马上平息事端,让刘秀和南阳豪强们明白,他们这次行动只针对刘縯,绝不是要对整个舂陵兵势力进行大清洗。

在这种情况下,刘秀不便发作,只能强忍悲伤、韬光养晦,单枪匹马找刘玄谢罪。表示自己服从大局,衷心拥护刘玄。

之后一段时间,刘秀有意躲着刘縯的部将。刘秀无法倾述心里的郁闷,每当想起大哥时,他都是独自在家,把头埋在枕头里哭。“光武不敢显其悲戚,每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异独叩头宽譬哀情。光武止之曰:‘卿勿妄言。’”但出了门,刘秀马上又会换一副面孔,与旁人谈笑风生。

阴丽华

为了让刘玄对自己放心,刘秀在刘縯的居丧期迎娶了思慕多年的豪门千金——阴丽华。

见刘秀如此没心肝,加之刘秀不吵不闹,时间长了,刘玄自觉惭愧,遂拜刘秀为破虏大将军、武信侯,并派其到河北招兵买马。结果刘秀这一去,就是龙归大海,虎归山林。一发不可收拾。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河北,指的是“黄河以北”。

刘玄派刘秀到河北发展业务,没给他人马。而当时的河北,群雄林立,效忠更始政权的郡县少之又少。但刘秀不嫌少,不抱怨。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他首先在这几个郡县进行吏治考核,将能力不行的官吏直接开除。紧接着,他废除了王莽时期的苛政。一时间,吏民喜悦,争持牛酒迎劳,秀皆不受。

除了民心,这段时间还有很多贤才来投奔刘秀。首先是东汉首席开国功臣——邓禹。邓禹早年也曾在长安从师学习,与刘秀很早就认识。“光武见之甚欢,谓曰:‘我得专封拜,生远来,宁欲仕乎?’禹曰:‘不愿也。’光武曰:‘即如是,欲何为?’禹曰:‘但愿名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光武笑,因留宿闲语。禹进说曰:‘更始虽都关西,今山东未安,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三辅假号,往往群聚。更始既未有所挫,而不自听断,诸将皆庸人屈起,志在财帛,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欲尊主安民者也。四方分崩离析,形势可见,明公虽建藩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为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光。’光武大悦,因令左右号禹曰邓将军。常宿止于中,与定计议。”

刘秀在河北站稳脚跟不久,便迎来了赵汉政权的挑战。这个政权的老大叫王郎。王莽当政时,长安有人自称汉成帝之子,名叫刘子舆,被王莽给杀了。王郎听说后,就编了个故事,说自己其实才是真正的汉成帝之子。由于故事编得很符合阴谋论,当时很多老百姓都相信王郎的说辞。除了老百姓支持,王郎还得到汉朝宗室、赵王之子刘林,以及原西汉赵国豪强李育、张参等人的支持。因此,趁着王莽被推翻,王郎入主邯郸城,自立为帝。

自称汉成帝遗脉,加上宗室和豪强拥护,这让王郎的影响力迅速扩大。刘秀一看,心想,这得跟他打啊!否则日后自己在河北还怎么立足?

刘秀

于是,刘秀就跑到蓟州招兵买马,打算和王郎打一架。王郎也不示弱,悬赏十万户,买刘秀的人头。

大家见王郎比刘秀阔气,纷纷不看好刘秀。以致刘秀派人在蓟州招兵,愣是一个人都招不到。

见招兵无望,同伴们就劝刘秀南归。这时,云台二十八将排第四位的耿弇前来投奔。耿弇对刘秀说:“今兵从南来,不可南行。渔阳太守彭垄,公之邑人;上谷太守,即弇父也。发此两郡,控弦万骑,邯郸不足虑也。”刘秀觉得言之有理,便一锤定音,带着兄弟们北上。但一行人还没走出蓟州,就差点被官府抓了。

原来耿弇劝说刘秀时,蓟州守将已经投靠了王郎,并准备搜捕刘秀。刘秀当机立断,带着兄弟们杀了城门守卫,这才侥幸逃脱搜捕。出城后,见北边有拦截,众人遂晨夜南驰,不敢入城邑,舍食道傍。可以说是非常狼狈。

一行人抵达饶阳时,饿了好多天,但连碗粥都讨不到。眼看就要饿死,刘秀带着兄弟们大摇大摆地闯入官驿,自称是王郎的使者。小吏们不敢怠慢,赶快献上酒菜。菜端上桌后,已饥寒多日的众人也顾不得形象了,纷纷“争夺而食”。小吏们看到这一幕,不禁心生怀疑——这模样也不像是大城市来的使者啊?为了验证猜想,小吏们就在外面敲锣打鼓,称:“邯郸将军至”。众人顿时大惊失色,起身就要跑。得亏刘秀沉得住气,让大家该吃吃该喝喝,同时对外说道:“请邯郸将军入。”小吏们见刘秀镇定自若,也就不再怀疑。

不得不说,刘秀的心理素质是真的强,颇有刘邦遗风。他能打赢昆阳之战,绝非侥幸。

吃饱喝足后,众人继续前行。接下来的路程依旧艰辛,一行人不仅要忍饥挨饿,还要面对王郎的追杀。就在不知要去哪儿时,路边突然冒出一个白衣老翁,指引刘秀去信都郡。当时的信都、和戎二郡(今属河北邢台市)仍然效忠更始政权。因此刘秀来到信都郡后,得到了郡守的迎接。通过对信都、和戎二郡守军的整编,刘秀总算拥有了四千精锐。

任光

随即,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任光发布了一份檄文:“大司马刘公将城头子路、力子都兵百万众从东方来,击诸反虏!”

刘秀看了檄文,人都傻了。现在手里只有四千人,竟然敢说有百万大军?但任光并不是只会吹,他是真有本事。不久,任光领着这四千人马攻打巨鹿。为了恐吓守军,任光趁着夜色,命人在巨鹿城外的大湖边插满火把。湖水倒映,从远处看去,火把无边无涯,还真有百万大军的气势。守军一看,吓得半死,直接投降。

拿下巨鹿后,昌城刘植(云台二十八将末位)率数千人归降刘秀;耿纯(云台二十八将第十三)率数千人归降刘秀;真定大豪强刘杨率十余万人归降刘秀。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与刘杨的联盟,刘秀亲赴真定王府,以隆重礼仪迎娶了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此时距刘秀迎娶阴丽华还不足一年。

就这样,短短几个月,刘秀就变身为拥兵十万的大军阀。

腰杆子硬了,当然就得找王郎算账。前段时间遭的那些罪,必须让王郎十倍、百倍还回来。

不过刘秀还没出兵,刘玄就已派谢躬率军攻打王郎了。谢躬与刘秀是老乡,但之前有积怨,此时担任更始政权尚书令。刘玄派谢躬前来,意思很明显,就是来摘桃子的。但谢躬忙活了半天,始终打不赢王郎。直到刘秀率军赶来,才与谢躬共同平定邯郸。

王昌

王郎兵败前,曾遣使向刘秀请降。使者见到刘秀后,一再强调王郎是汉成帝的亲生儿子。希望刘秀能给王郎封个万户侯。刘秀冷笑道:“设使成帝复生,天下不可得,况诈子舆者乎!”

王郎是不是冒牌货,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刘秀兵强马壮,手握话语权,他说王郎是“诈子”,那就一定是。

既然刘秀都兵强马壮,混出头了,他还愿意屈居于刘玄之下?不可能的。所以灭了王郎不久,刘秀便试图收服谢躬,但遭到谢躬拒绝。

另一边,刘玄见刘秀在河北日益壮大,极为不安,便遣使至河北封刘秀为萧王,令其交出兵马,回长安领受封赏。

刘秀见谢躬无法为自己所用,便设计将其除掉。“初,谢躬与萧王共灭王郎,数与萧王违戾,常欲袭萧王,畏其兵强而止。虽俱在邯郸,遂分城而处,然萧王每有以慰安之。躬勤于吏职,萧王常称之曰:‘谢尚书,真吏也!’故不自疑。其妻知之,常戒之曰:‘君与刘公积不相能,而信其虚谈,终受制矣。’躬不纳。既而躬率其兵数万还屯于邺。及萧王南击青犊,使躬邀击尤来于隆虑山,躬兵大败。萧王因躬在外,使吴汉与刺奸大将军岑彭袭据邺城。躬不知,轻骑还邺,汉等收斩之,其众悉降。”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刘秀固然仁慈。但遇到危险时,他也会展现雷霆手段,对潜在敌人进行消灭。

除掉谢躬后,刘秀收编其部众。刘玄派到河北的幽州牧苗曾与上谷等地的太守韦顺、蔡允等也被耿弇等人所收斩。自此,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

刘秀转战河北形势图

更始三年(25年)初,刘秀将矛头对准河北的农民武装。

当时的河北大约有数十万农民军,刘秀的实力比农民军要弱一些。但农民军缺乏统一的领导,单拎出来都不是刘秀的敌手。并且农民军之间也存在矛盾。所以接下来,当刘秀逐个对付这些农民武装时,基本上就是摧枯拉朽。

打败河北的农民武装后,刘秀的兵力暴涨至数十万!整个黄河以北已基本是刘秀的地盘。

拥有如此豪横的资本,不称帝,更待何时?不少人便提议为刘秀上尊号。但刘秀考虑到如果称帝,名不正言不顺,后世也会说他背叛更始帝。没有同意。“光武从蓟还,过范阳,命收葬吏士。至中山,诸将复上奏曰:‘汉遭王莽,宗庙废绝,豪杰愤怒,兆人涂炭。王与伯升首举义兵,更始因其资以据帝位,而不能奉承大统,败乱纲纪,盗贼日多,群生危蹙。大王初征昆阳,王莽自溃;后拔邯郸,北州弭定;参分天下而有其二,跨州据土,带甲百万。言武力则莫之敢抗,论文德则无所与辞。臣闻帝王不可以久旷,天命不可以谦拒,惟大王以社稷为计,万姓为心。’光武又不听。”“光武曰:‘寇贼未平,四面受敌,何遽欲正号位乎?诸将且出。’耿纯进曰:‘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于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今功业即定,天人亦应,而大王留时逆众,不正号位,纯恐士大夫望绝计穷,则有去归之思,无为久自苦也。大众一散,难可复合。时不可留,众不可逆。’”

刘秀

恰在这时,刘秀当年在太学读书时的舍友强华献上《赤伏符》。所谓《赤伏符》,就是“神秘预言书”。符中点名道姓地预言了刘秀当皇帝的前景。强华献上的《赤伏符》,直接解决了刘秀皇位合法性的问题。群臣以此为据,再次劝进,刘秀终于答应。

就这样,更始三年(25年)六月己未日,刘秀在部将们的拥立下,登基称帝。刘邦从小吏干到皇帝用了六年,刘秀比他祖宗更有效率,只用了三年。

当然,称帝不代表取得天下。正如刘邦称帝后,又用了七年时间才平定异姓王。刘秀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