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款运动型街车均配备日本经典的直列四缸发动机。出于与中国品牌竞争的考量,定价十分亲民,然而风格大相径庭。它们曾凭借这种发动机称霸道路,如同恐龙在其时代的统治地位。无论单缸发动机(如阿普利亚、吉雷拉、KTM 所采用),还是双缸发动机(无论排量,例如宝马、哈雷、杜卡迪的产品 ),在性能与声望上都难以望其项背。
日本人的产品线里或许存在两到三款四缸发动机,它们结构有别、排量各异,却始终保持着精准、稳定、动力强劲且极具弹性的特性。在那个时候,周围的发动机运转不够细腻、技术不够先进,低转速时动力输出鲁莽,高转速时运转又不平稳,相比之下,这种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品质令人印象格外深刻。直至今日,它仍然是行业内的一个标杆。实际情况是,本田和川崎为了在市场上推出两款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再度选用了这种发动机布局。
他们的决策根源在于这些发动机具备两大显著优势:一是动力输出品质,二是已存在于产品序列之中。无需投入巨额资金开展研发工作,就为打造诸如大黄蜂1000和Z 900这般各方面都极为合理的产品,提供了绝佳的基础条件。
运动型四缸,但不过于激进
选用并非最新款的发动机才是上策,毕竟那些为超级摩托车锦标赛(SBK)专门研发的、81毫米缸径的1000cc最新发动机,并不适合在公路骑行。这正是本田沿用2017 - 2019款火刃(Fireblade)发动机的原因,也就是RR - R之前的那一款,它的缸径为76毫米,缸径行程比是1.38 ,这意味着它是一款高转机,但又不会过于极端。相较于CB1000R缸径75毫米的发动机,它更新一些。总的来说,这是一款运动型发动机,在11000转时能够输出152马力的最大功率,在9000转时可输出104牛米的最大扭矩。
川崎Z 900的风格更加 “柔和” ,川崎这个品牌一直以来都以直列四缸发动机树立起了自身形象,它在Z 900上沿用了一款源自21世纪初的发动机,当时Z系列以750cc和1000cc两种版本重获新生。目前的947cc发动机(缸径73.4毫米,行程56毫米)缸径行程比为1.31(与明石生产的最后一款1100cc发动机相同),在9500转时可输出最大功率124马力,在7700转时可输出扭矩97.4牛米,这两项数据明显低于竞争对手。这是一款运动性没那么强的发动机,它诞生的初衷是用于公路骑行,并非源自超级摩托车锦标赛(SBK),并且到目前为止一直采用双节气门系统,在2025款车型上,由于符合欧5+排放标准的要求,它升级为了电子油门(RBW)系统。
川崎Z900 SE:时尚外观与丰富电子配置
随着电子油门(RBW)系统的加入,川崎解决了一些之前的小问题,将这款在电子配置方面相当基础的摩托车,变成了该级别车型中的标杆,对于这个价位来说更是如此:配备了骑行模式、定速巡航、标配快速换挡系统,还有惯性测量单元(IMU),实现了弯道ABS和牵引力控制功能。这确实是一套很棒的配置,还配备了一块新的5英寸TFT显示屏,比之前的显示屏更现代、功能更齐全。除了具备与智能手机的连接功能和完整的导航功能外,还提供了语音控制功能(需订阅)。
这套配置是Z900的主要升级之一,从骑行和机械层面来看,它基本上还是我们熟悉的那款摩托车:发动机安装在一个编织式车架中,昭和(Showa)品牌的悬挂系统在SE版本上进行了升级,采用了可调节的倒立式前叉(依然是昭和品牌)和欧林斯(Öhlins)S46后单减震,安装在原厂的连杆上,使其保持水平位置,日信(Nissin)制动系统的前刹车采用了布雷博(Brembo)M4.32卡钳。
Z900在外观线条上也进行了大幅更新:采用了H2风格的大灯,油箱和车尾也更宽了;但整体外观并没有太大变化。它 “动感” 的风格,以及故意采用的不规则线条,甚至在颜色搭配上的不一致(亮黑色和哑光黑色、亮灰色和哑光灰色、银色、金色、黄色、绿色),可能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但这些依然是这款车型的标志性特征。
本田CB1000大黄蜂:性价比之王
至于本田,它终于用这款CB1000大黄蜂满足了那些四缸大黄蜂车迷的期待。这款车延续了初代大黄蜂的精神,动力强劲,拥有现代技术配置,但没有多余的东西(超过150马力)的街头霸王车型。
它采用双梁车架(比CB1000R的单梁车架更坚固),但材质是钢材,配备可调节的昭和(Showa)悬挂系统(SFF-BP前叉)、日信(Nissin)刹车系统,以及比较合适的电子配置:有电子油门(RBW),但没有惯性测量单元(IMU)(因此没有弯道辅助功能),有TFT显示屏和连接功能,但快速换挡系统是选装配置。总之,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没有盲目堆砌配置。
大黄蜂1000实车比照片上更漂亮。即使是红色款,它看起来也不像杜卡迪,尽管其整流罩与杜卡迪Streetfighter V4的风格很相似。从侧面打量,它和CB750 Hornet版本的大黄蜂更为神似,流畅的线条向下延展,宛如大黄蜂振翅欲飞的翅膀。副车架与车架的焊接工艺,或许在本田众多车型里算不上精致,但考虑到它的售价,这点小瑕疵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要是有人对配置有更高追求,还有SP版本可供选择。此版本不仅在前部装配了布雷博(Brembo)径向卡钳,后部采用了欧林斯(Öhlins)TTX36型号后减震,还配备了排气阀,发动机调校也有所不同,能额外提升5马力,使总功率达到157马力。如此一来,其性能便与宝马S 1000 R不相上下。虽说在超级街车中,它的动力可能是相对较弱的,但无疑仍属于超级街车行列。这表明本田还是延续一贯风格,没有盲目追求极致,不过关键的核心性能一样不少。
总结一下
本田基于已有发动机,打造出重性能、轻配置的理性款摩托车;川崎则升级了现有车型的电子配置。这些理性决策让价格更亲民:大黄蜂1000基础版10390欧元(加快速换挡系统需多花294欧元),Z 900起售价仅9990欧元,二者堪称细分市场里最实惠的街车,让人不禁猜测,它们更多是为抵御中国品牌竞争,而非抗衡欧洲传统对手。追求更高配置的话,大黄蜂SP版11990欧元,川崎Z900SE 12640欧元,还有丰富套件和配件可用于个性化定制。
城市骑行毫无压力
一开始在城市骑行,这两款搭载直列四缸发动机的摩托车,其出色的易操控性着实让我们感到惊喜。毕竟这类车型在市场上近乎销声匿迹,我们都快忘了它们还有这样的特性。两款车的离合器手感都很轻柔,虽说Z 900的离合器没有滑动功能,但也不影响操作。换挡过程极为顺畅,它们配备的快速换挡系统,即便是在低转速、小油门的情况下,依旧十分有效。骑行时,能够惬意地一档接着一档切换,伴随着美妙悦耳、甚至盖过进气声浪的排气声,还有那流畅且源源不断的动力输出,驾驶体验感拉满。确实,它们换挡轻松,但一旦挂上六挡,就不太想再去换挡了。这两款车的动力输出区间都相当宽泛,挂着最高挡位时,车速即便降到50公里/小时以下,后续再加速也毫无阻碍。本田的表现尤为惊艳,尽管它的传动比设置比川崎更长,可车速竟然能降到40公里/小时以下。这意味着,在最高挡位时,发动机的转速范围能覆盖从40公里/小时到240公里/小时,跨度足足有200公里/小时!
在城市里,这两款摩托车行驶起来游刃有余。绕桩时灵活又敏捷,由于发动机完全裸露在外,不会出现过热的情况。而且它们的悬挂系统和座椅都很舒适,川崎的座椅在填充上更胜一筹,坐起来更加舒服。当然,这两款车加满油后重量都超过了210公斤,肯定算不上轻便。不过它们的重心相对较低,再加上大排量发动机本身就有重心集中的特性,在整个摩托车重量占比中发动机较重,所以操控起来倒也不费力气。
驶离城市,踏入城郊,这两款日本摩托车瞬间展现出卓越性能。Z 900 SE延续了我们熟悉的优势,还实现了进一步升级:发动机运行稳定流畅,动力输出源源不断,悬挂系统面对坑洼与小颠簸时表现优异,道路行驶稳定性极佳,让人无比安心。日信(Nissin)刹车泵搭配布雷博(Brembo)卡钳,制动效果果断却不失柔和。相比之下,大黄蜂则更具街头霸王的风范。本田的风格一如既往,不走极端路线。但与川崎相比,大黄蜂对油门指令的响应更为敏捷,悬挂系统的支撑力更强,座椅也更硬实。其发动机能轻松适应各类路况。尽管骑行时两款车的平均速度相同,但从骑行伊始就能感觉到,大黄蜂更偏爱高速驰骋,而非悠然巡航。它少了几分整体协调性与圆润感,却多了些许粗犷和不羁。
抵达山区的首个弯道时,我们决定顺应大黄蜂的 “天性”,加快车速。在此,本田给了我们一个惊喜。此前,我们认为Z 900 SE的平衡性难以超越,然而加速后的大黄蜂却做到了。它油门响应迅速,配合出色的悬挂系统,入弯更加精准,整体反馈也更为丰富。换挡依旧精准无误,反观Z 900,降挡时,尤其是在四挡、三挡和二挡之间,会出现一定的顿挫感。加速过程中,大黄蜂多出的30马力尽显优势,排气管传来的阵阵 “尖叫”,令人心潮澎湃 。
总结
踏上高速公路返程,骑行体验舒适惬意。全程几乎没有震动感,本田在时速130公里时,转速为5250转,川崎则是5750转。车头整流罩搭配宽大油箱,提供了一定空气动力学保护,能把气流导向肩膀附近。不过,由于缺少风挡、护手和加热手把,它们显然不适合全年骑行。好在发动机操控简便,通用性依旧不错,大油箱也能弥补相对较高的油耗:日常出行,本田每升油大约能跑17公里,激烈驾驶时,油耗降至每升14公里,川崎则是每升16公里。但要是追求驾驶乐趣,这些油耗之类的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买这两款摩托车本就是为了享受驾驶,况且正值骑行季初期,大家都想找点乐子、放松心情,也算是对生活中各种忧虑的一种排解。在最终的正面对决测试里,我们把胜利判给了大黄蜂1000。它的表现着实令人惊喜,打破了我们最初的预判,毕竟测试前半段,我们还更青睐Z 900 SE。
实际上,在多数日常使用场景中,川崎Z 900 SE确实更加亲民,在80%的性能区间内都表现优异。可一旦你渴望体验那最后的20%性能,本田大黄蜂骨子里的街头霸王特性便会彻底释放,让它从对比中脱颖而出,即便优势并不十分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