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今社。
最近听到每多人的讨论贾母喜欢宝钗还是黛玉的问题。
我想着,这还需要讨论吗?
后来发现,需要。
因为贾母喜欢宝钗的证据,看起来还真多呢!
首先,贾母夸宝钗,却说“两个玉儿可恶”,还以批判才子佳人小说,来警告宝玉、黛玉。
贾母把宝钗许配给宝玉,间接害死了黛玉。
难道贾母真的喜欢宝钗不喜欢黛玉?
89北影版《红楼梦》贾母和宝钗
01
别人家的孩子
贾母喜欢宝钗一点都稀奇,因为宝钗是个标准的儒家的“淑女”啊!
落落大方,克己复礼。
更重要的是说话做事会讨贾母欢心:“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
宝钗的奉承和别人可不一样,她是言之有理的,因为宝玉要吃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凤姐儿让做十碗大家都尝尝。
贾母就笑凤姐儿拿着官中的钱做人情。凤姐儿一听,便让厨师到自己帐上支银子。在这个背景下,宝钗这话就接得十分巧妙了。
夸奖别人的时候,千万别空洞无物:你好美呀,好善良呀……不顶用,要夸具体的,越具体越好。
比如说:你今天画的这个眉毛真好看,和你的眼睛非常般配。
比如说:你今天脸色红润,春风满面,是有什么喜事儿吗?
具体的赞美才见到真诚:你确实看见他,才能这样言之有物地夸奖。这样的夸奖一句顶十句。
如果你每天这样夸伴侣和孩子,你的夫妻关系将会甜蜜无比,你的孩子不会出任何问题。
贾母问宝钗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宝钗便总依贾母素喜者说了一遍,点戏点贾母爱听的,贾母能不喜欢吗?
谁不喜欢自己的同类呢!
想讨人欢心,谈论对方喜欢的话题。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玫瑰的故事》中有一个情节,庄国栋知道黄振华喜欢篮球,扔易拉罐的时候用投篮的手法,成功引起黄振华注意,几分钟从敌对变成亲密朋友。一句比一火车不着边际的马屁和奉承都有效。
宝钗让人佩服的地方就在于,她并不是在委屈自己,降低标准凑合长辈,她是真的能做到雅俗共赏。
宝玉吐槽宝钗喜欢热闹戏,宝钗便念了戏中的一只‘寄生草’: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宝玉听了称赏不已,当晚还因这支曲子占一偈并填一只“寄生草”。
用现在的话说,宝钗就是个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哪个家长不喜欢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做家长的谁没有羡慕乃至夸奖过别人家的孩子?
02
过度解读
有人说贾母批判才子佳人的话本,是在警告宝玉和黛玉,这真的是过度解读了。
读者会觉得,宝黛在谈恋爱,这多明显啊,难道贾母瞎了吗?
别忘了,读者是站在上帝视角的人,作者把重点内容送到我们眼前了,屏蔽了无关的、纷繁而杂乱的现实。
我们看现实中的事情,能够这样清楚吗?
经常看到新闻报道,女孩儿被性侵生下孩子,家长居然不知道。
家长是瞎了吗?
其实我们一般人对身边的人和事忽略到什么程度,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谈恋爱这种事在红楼梦的时代有多不被接受,放到现在,大致相当于幼女和别人同居一样。
其实看宝玉黛玉这恋爱谈得有多辛苦!看看宝玉打动黛玉的表白:
“姑娘人大心大……把我三日不理、四日不见的。我又没个亲兄弟、亲妹妹,虽然有两个,你难道不知道是我隔母的?我也和你是独出,只怕同我的心一样,谁知我是白操了这一番心,有冤无处诉!”
这表白是不是透着奇怪,两人谈恋爱,跟是不是独出有毛线关系?
何况宝玉再怎么扯,也扯不成独出。同母同父就兄弟姐妹三个了!
为什么,因为爱情用亲情包裹了才在伦理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啊!
宝黛努力在用亲情框架盛放爱情,贾府诸人也在用亲情框架看待宝黛的爱情。
每次宝玉黛玉吵闹,贾母都很着急。如果贾母把宝黛定义为情侣,着急的恐怕不是怎么让他们和好,而是抓紧把他们彻底隔离开吧!
为什么贾母不顾黛玉死活,让宝钗和宝玉结婚?
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和原来不一样。
清人富察明义有《绿烟琐窗集》,中有《题红楼梦》一首,诗云: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疴续红丝?
富察明义感叹的是:如果能让黛玉起死回生再续前缘就好了!
可见当时清人看到的版本,黛玉先病死,宝玉和宝钗才结婚的。
可能一般人会觉得,没啥刺激,黛玉好好儿的怎么会死?
别忘了,黛玉从会吃饭就吃药,并且为了和宝玉这份倒霉催的爱情,日夜悬心,要死哪还需要宝玉宝钗嫁结婚来刺激!
事情上黛玉要死的伏线,前面已经埋了不要很多哦!下一篇我们就说说黛玉的死。
89北影版林黛玉
03
写在最后
贾母确实没有夸奖过黛玉。
带刘姥姥逛大观园,贾母说:咱们走吧, 他们姊妹都担心弄脏了屋子。
探春说:平常想求老太太、太太来坐坐还求不到呢!
贾母说:我这三丫头倒好, 就两个玉儿可恶,回头喝醉了,偏到他们屋里闹去!
这是不喜欢黛玉吗?
宝钗是儿媳妇的妹妹家的女儿,和贾母没有一点血缘关系,黛玉是贾母宝贝女儿的女儿,更兼从小儿养在身边,血浓于水,贾母能爱宝钗胜过黛玉?
我们夸奖别人家的孩子,难道就爱别人家孩子胜过爱自己家孩子?
根本不可能的嘛!
关注我,用心理学解读《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