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载故事,情节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这片区域位于这座小城新旧片区的连接部,新城片区几幢标志性的建筑完工以后,并没有带来多少人气,因此想把这个片区拆除了,与老城区连成一片,因此这片区的旧城改造工作一直是上级的主要工作,为了加大力度成立了指挥部。没想到换了几任领导,一次无法拆进去。
指挥部改制成公司之后,公司的新领导为了尽快完成主要工作,也想了很多办法,终于在大半年前,完成了整个片区的拆除工作。公司领导也把这个事作为自己的工作业绩一再宣传。那段时间,上级部门也经常来现场督促旧城改造工作,频繁时期,每月召开一次现场会,兄弟单位也纷纷来现场观摩、取经学习。
这条道路是为了观摩学习临时建设的,而且每次市、县领导来视察或兄弟单位来观摩,这条不到500米长的道路就用高压水枪冲洗得干干净净。沥青路面经过长时间的冲洗下来,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光泽。

汪工听完,便苦笑地摇了摇头。
方科长说得起劲,索性打开了话匣子,把过去的事情如竹筒倒豆子般说了个遍。
上级领导多次视察后,对公司的工作大为赞赏,公司领导因此得到了升迁。当初为了抓进度,采取了一些超常规手段,也留下了许多后遗症。个别房东对赔偿不满,一直采用激进的手段,鼓动自己的邻居到公司来闹事,这也就是公司的大门设置了好几道的原因。现在,因为他们的阻挠,影响了安置房整体建设的进度,许多人房子都腾空好几年了,还没拿到安置房,心里也有了情绪。像王老伯那样有实际困难的也有好几户。
更重要的是,当初为了早日开工建设安置房,地块建筑未清零就进场施工了,尤其是刚刚看过的5号地块,进场施工后,有几户对赔偿方案不满意,一直拒绝搬迁。等到这边房子都要完工了,那边场地内还有几户建筑都还没有拆除。后来只好修改设计和验收方案,地下室也临时封堵了起来。现在,地块清零后,又重新进场施工,但是地下室基坑的止水帷幕也无法完全闭合,真担心地下室开挖时又会发生大渗水。

汪工心想,没想到我还是跳进了一个坑。怪不得,公司会给到那么高的工资。
看到汪工一直在认真地听,方科长接着说:“听说过几天要搞一个集中开工仪式,现在上面还没明确仪式的场地放在哪里,我还真担心把开工仪式放在我们这里,那又有的忙了。”
怕什么来什么,没想到几个星期后,上面明确了集中开工的仪式的场地就选定在5号地块。因为5号地块部分场地在开挖土方,塔吊林立,部分安置房已经基本完工,高楼林立,形象不错。更重要的是旁边还有一块空地,整理出来后,正好可以作为集中开工的场地。
集中开工那天,据说市里的大领导也会参加。公司的董事长立刻召开了会议,根据上级部署集中开工的要求,制定方案,整改环境打造场地。

在会议上,董事长明确要求,要立刻清运五号地块内拆迁场地的建筑废料,并平整后作为集中开工场地。集中开工场地内要开设停车区,贵宾休息区,仪式举办区,人员集中区。还要利用周边已开工地块的施工道路,新铺一条便道通往开工现场,便道路面要硬化。督促旁边开挖基坑的施工单位要硬化场地内的施工便道,在举办开工仪式的当天,要保持场地整洁。
会议结束后,季总立即按照董事长的要求,把每项工作落实到个人身上。方科长也将科室里几个人分为三组,一组负责清运建筑废料,一组负责新铺便道,一组负责督促施工单位提升文明施工的水平。
三组人马没日没夜在五号地块忙上一个多星期之后,董事长总算要来现场检验大家的劳动成果了。那天,董事长的专车沿着刚刚摊铺好沥青路面的临时便道进入开工仪式场地内,把车停在停车区之后,季总和方科长便迎了上去。

董事长下车之后,环顾四周,眼神定在远处,原本伸去握手的手臂又抬了起来,指向远处,说:“那两只狗是怎么回事?”
方科长顺着董事长的手臂看去,只见开工仪式的主席台下,有两只狗正趴在红地毯上悠闲地晒太阳。
方科长说:“这两只狗,一只是黑色的,一只是黑相间的。原来,它们一出生就在这里,只不过在主人没搬迁前,它们是看门犬,帮着主人看家护院。只是主人搬迁后,没有带走它们。这两只狗就一直守在房子里没有走,房屋拆除后,他们就守在这片空地上,成了流浪狗。”
听完,董事长在场地里转了一圈之后,转过身对陪在身旁的季总说;“市领导对流浪狗很反感的,务必要在今晚12点前,让养犬办把这两只狗给收容了。”
说完,董事长便钻进了专车一溜烟地走了。看着远去的车子,汪工想,连流浪狗也不放过,看来市里大领导是看不到真正的人间烟火了。
(大结局,情节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