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高峰临近,电力板块的“夏季行情”能否如约而至?

具光谈财经 2025-04-18 03:03:47

每年的6月至9月,随着气温攀升,我国多地进入用电高峰期,夏季电力需求激增,供需偏紧的背景下,一般会催化一波电力板块的行情,市场上也一直流传着“冬炒煤,夏炒电”的说法。意思是说,冬季是煤炭需求的高峰期,因为需要大量的煤炭来供暖,A股相关企业的盈利预期在冬季窗口期有望走强。而与之相对的,盛夏时节,天气越来越热,需要大量电力来制冷,因此夏季是电力需求的高峰期,A股电力相关企业的盈利预期在夏季窗口期也有支撑。

从绿电电力指数的以往走势看,过去5年里,2、3季度电力板块一般会有较好的表现。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4.3

3月26日,中电联预计,2025年全国统调最高用电负荷将达到15.5亿千瓦左右,再创历史新高。“十四五”以来,全国最大负荷累计增长2.6亿千瓦,同期新增常规电源约2.0亿千瓦,支撑电力保供的系统有效发电容量裕度趋紧,“十五五”期间全国电力供需持续偏紧,需要超前谋划兜底保障电源。

一、AI算力带动电力需求增长

随着AI产业对于算力需求的增加,电力需求呈现倍数级增长。相关报道称,ChatGPT每日耗电量或超50万千瓦时,相当于1.7万个美国家庭的能耗。国际能源署(IEA)《电力2024》报告预测,到2026年,来自数据中心、人工智能(AI)和加密货币行业的电力消耗可能会增加一倍,全球数据中心的总电力消耗可能会超过1000太瓦时(1万亿千瓦时)。高盛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增长至约3500太瓦时,其中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是主要驱动力。

据中电联初步估算,目前我国5G基站用电量在1千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在1%左右,同比增长27.7%。预计到2025年,全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将提升至5%,到2030年全国数据中心耗电量将接近4000亿千瓦时。

二、以史为鉴,贸易摩擦下的电力表现

回顾 2018 年中美贸易摩擦发生时期,电力股相对市场的相对收益明显,表现出公用事

业资产的防御属性。从板块整体而言,从 2018 年 3 月初的贸易摩擦开始发生时,电力

行业指数相对年初累计收益率-4.00%,跑输沪深 300 指数 3.06 个百分点;年底时,电

力行业指数相对年初累计收益率-16.35%,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0.00 个百分点。这意味

着从 2018 年 3 月初到年底,电力行业指数跑赢沪深 300 指数超过 13 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Wind,中国政府网等,长江证券研究所

展望2025年,若关税落地,我国外贸出口压力难以避免,但国内宏观刺激政策也将同步发力,扩大内需鼓励投资将成为平滑经济周期的重要方向,而且近年来我国新兴产业快速扩张的趋势不可逆转,以电动车充换电、数据中心等新兴高耗能产业的用电量已经成为我国用电增长的新的增长极。(来源:长江证券)

三、政策加码,大力扶持电力市场

2024年至今,各项政策密集出台,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路径之一,涉及能源结构转型、清洁能源消纳、电网智能化、储能技术应用等多方面。

2024年11月,《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发布,明确到2025年,中国将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2024年12月,印发《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2025年3月,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面激发绿色电力消费需求。2025年4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建立健全煤电技术指标体系。

四、借道ETF一键布局

综合来看,2025年电力板块“夏季行情”具备较强支撑。十四五收官之年能耗目标考核有望催化绿电需求,利率下行周期中,红利属性较强的水电、核电具备长期配置价值,同时核电还具备较高的远期成长性,行业有望迎来阶段性机会。

长江证券表示,“碳中和”时代号召和电力市场化改革将贯穿整个“十四五”期间,电力运营商内在价值将全面重估。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火电经营环境有望持续改善,新能源三重底部共振下,行业投资长夜将明。

绿电ETF(562550)跟踪中证绿色电力指数,不仅包括以水电、风电及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企业,同时也纳入了火电、核电等能源转型样本,助力投资者者一键打包行业龙头,前十大成分股中包含了长江电力、三峡能源、国投电力、国电电力、中国核电等龙头股。

数据来源:wind,2020.1.1-2024.12.31,指数2020-2024年完整会计年度业绩为:3.21%,48.87%、-16.03%、-3.58%、10.97%,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基金产品未来表现。

风险提示: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作为个股推荐,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1.本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等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其联接基金存在联接基金风险、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等特有风险,且市场或相关产品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申购:A类基金申购时,一次性收取申购费,无销售服务费;C类无申购费,但收取销售服务费。2.本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1 阅读:246

具光谈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