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IPO时代,券商如何突围?

老虎财经 2025-01-22 19:40:18

随着国务院新规的落地,券商的IPO生意或将“生变”。在IPO市场阶段性收紧、规则变动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的多重背景下,券商开始侧重自营、资管等业务,以期形成新的业绩增量。此外,在“僧多粥少”的情形下,券商行业“大吃小”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券商行业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

1月15日,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通过具体19条内容,规范券商等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行为。

规定要求,券商从事保荐业务,可以按照工作进度分阶段收取服务费用,但是收费与否以及收费多少不得以股票公开发行上市结果作为条件。同时,券商从事承销业务,应当符合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综合评估项目成本等因素收取服务费用,不得按照发行规模递增收费比例。

对此,财通证券表示,新规或使得规模较小、盈利能力较弱的待上市公司在考虑启动IPO流程时更加谨慎,进而影响券商投行竞争格局,依赖中小企业IPO且以低价承揽为竞争策略的部分券商将受到一定冲击,行业集中度或将进一步向头部券商靠拢。

而面对IPO市场环境的变化,各大券商正在通过拓展并购重组业务、强化自营业务及推进国际化进程等方式“突围”。

券商IPO生意“变天”

自2004年A股市场在股票发行中实行保荐制度以来,券商等中介机构在IPO业务中就一直扮演重要角色。而今,随着新规的落地,IPO的“利益格局”或迎来新变化。

1月15日,《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正式落地,并将于2025年2月15日起施行。

相比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新规对券商承销费用修改幅度较大,新增“不得按照发行规模递增收费比例”这一表述。此外,在第七条中,新规更加明确指出收费条件与审计结果及股票公开发行上市结果无关。

事实上,新规出台的背后反映了当前IPO市场的变化。据了解,自推行注册制后,券商一度迎来IPO“大时代”。数据显示,2018年A股IPO公司为105家,共募资1378.15亿元。2019年A股IPO公司上升至202家,共募资2532.48亿元。2020年A股IPO公司上升至436家,共募资4805.5亿元。2021年A股IPO公司数量继续上升至523家,募资金额达5426.43亿元。2022年A股IPO公司数量下降至425家,但募资金额却为5868.86亿元,创新高。

然而,受IPO市场阶段性收紧等因素影响,券商投行业务自2023年起逐渐降温,IPO公司数量及募资金额均出现下滑。数据显示,2023年共有313家企业上市,合计募资金额达3565.39亿元,相比2022年降幅分别为26.35%、39.25%。2024年A股市场共有100家企业成功上市,合计募资金额仅为668.25亿元。

在此背景下,券商的IPO业务收入也明显下降。Choice数据显示,2024年中信证券实现5.89亿元首发收入,华泰证券实现5.04亿元首发收入,国泰君安实现4.01亿元首发收入,而2023年这三家券商的首发收入分别为27.01亿元、12.47亿元、14.56亿元。

从三季度报来看,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和国泰君安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分别为28.19亿元、13.57亿元、17.98亿元,而2023年分别为52.58亿元、22.91亿元、26.57亿元。

尽管IPO总量在减少,但单个IPO项目的费用却在不断攀升。根据汉鼎咨询的统计数据,自2022年起,A股上市企业的各项费率普遍呈现增长趋势。具体而言,发行费率由2022年的9.84%攀升至2023年的10.46%,并在2024年进一步上涨至12.07%。同时,承销与保荐费率也从2022年的7.22%上升至2023年的7.41%,并在2024年继续增长至7.71%。

如今,新规的正式落地有望为券商与拟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带来新变化。申万宏源研报指出,本次规定的出台有助于削弱券商等中介机构与发行方之间的利益捆绑,从而减轻企业上市过程中的融资成本压力。

突围之路何在?

实际上,如何在IPO市场的“困境”中寻求突破,已成为各家券商的工作重心。

去年以来,并购重组业务悄然崛起,“国九条”、“科八条”、“并购六条”,有关并购重组的政策利好不断。在此背景下,各方动作频频,一方面,上市公司陆续发布并购重组公告,一时间掀起了并购热潮;另一方面,券商也加快了布局步伐。

申万宏源研报指出,IPO和并购重组之间存在跷跷板效应,IPO放缓背景下,随着并购重组活力释放,并购重组或成券商投行业务转型重点方向。

数据显示,2024年,并购交易规模约2.02万亿,同比上升约1.61%。分季度来看,2024年各个季度的并购交易规模依次为3602亿元、4239亿元、6942亿元和5380亿元。与2023年各个季度相比,从二季度开始并购交易规模才开始同比增长,一季度同比下降468亿元,二季度同比增长153亿元,三季度同比增长1310亿元,四季度同比增长180亿元。

从机构担任财务顾问或者独立财务顾问参与的重大资产重组事件规模来看,按照事件首次公告日在2024年的口径统计,排名第一的是中信建投,交易规模为1372.89亿元,而在2023年中信交易规模仅为171.53亿元,排名第七位。

据了解,对于券商而言,并购重组规模的增加或有利于公司获得一笔项目财务顾问收入,还能从配套募资中赚取承销费用。比如,今年由中金公司担任独立财务顾问的中直股份,其计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该项目交易金额50.78亿元,募资总额约为30亿元。验资报告显示,该项目的承销及相关费用约为3113.20万元。

与此同时,券商的自营业务也逐渐成为“扛旗者”。2024年,权益市场和债市均呈上行趋势,推动券商自营业务收入显著改善。据广发证券报告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行业43家上市券商实现自营业务收入为1320.6亿元,较去年同期实现1033.36亿元同比增长约27.8%。其中,自营业务收入规模居前的上市券商,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增速分别为37.28%、56.85%、38.52%。

1月15日,中航产融发布了旗下中航证券2024年未经审计业绩情况。具体来看,中航证券2024年实现净利润3.64亿元,较2023年净利1.4亿元同比增长160%。其中,该公司2024年自营业务收入为2.97亿元,同比大增115%。此外,净利润增幅超过100%的粤开证券,其2024年自营业务揽收1.79亿元,同比翻倍。麦高证券自营业务也揽收1.41亿元,同比增幅超70%。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内券商不断加快“出海”的进程,海外业务也正逐步演变成为券商成长的重要推动力。以海通证券的海外业务为例,财报数据显示,海外子公司海通国际在2018年、2019年及2020年连续3年占总营业收入的25%以上。

“大吞小”进行中

在僧多粥少的背景下,券商们开始通过“大吞小”方式来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

在此过程中,国联证券速度最快。1月13日晚间,国联证券官宣称,公司名称将从“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A股、H股证券简称均拟从“国联证券”变更为“国联民生”。

据此前披露的重组方案,国联证券拟通过发行A股股份的方式向国联集团、沣泉峪等45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民生证券99.26%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总额294.92亿元。

从公开资料来看,民生证券的优势在于投行业务,排名保持行业前列,而国联证券的优势主要在资管业务、衍生品业务以及较为完善的公募基金牌照布局。按照2023年度数据来测算,国联证券的投行业务有望进入行业前10名,总资产规模也将扩容至行业20名左右。

此外,在区域分布上,国联证券在全国有16家分公司,83家营业部,主要深耕无锡并辐射周边重点区域,而民生证券在全国有38家分公司,44家营业部的分支机构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等地。

另一组进程较快的券商组合是“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二者于2024年9月5日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2025年1月9日获得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距离首次官宣合并仅4个月。

若将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2024年三季度的财务数据简单相加,可以发现,两家公司总资产、净资产合计分别为1.63万亿元、3008亿元,其净资产将超过中信证券,位列行业第一。

除了“国联证券+民生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浙商证券+国都证券”“西部证券+国融证券”“国信证券+万和证券”近期也均有进展。

不过,券商之间的合并涉及诸多复杂问题,如股东利益协调、员工安置、业务整合以及企业文化融合等。因此,在评估合并效果时,不能仅关注数字上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要考量合并后的协同效应能否真正实现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