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哥,真想让更多的同学也能来看看如此精美的传统服饰……”
“广哥,到了农村工作后,我更加理解课堂上所说的‘乡村振兴’所含的丰富内涵了……”
近日,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镇的各村各寨穿梭着一群骑着电动车下村调研的大学生。他们是来自海南大学的在校生,而他们口中的“广哥”,是名来自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风景园林系的付广老师。付广老师常被学生和当地村民笑称为“不务正业”的大学老师。
除了教书育人,付广老师在海南中部山区的琼中,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科技副镇长。2023年3月份,付广到黎母山镇政府挂职科技副镇长,后又被续聘为农旅发展顾问。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从课堂到乡村、从面对学生到面对村民、从研究教案到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付广的足迹踏遍了黎母山地区,完成了从大学老师到乡镇干部的身份转化,并且爱上了这片充满民族特色、民风淳朴的山间小镇,下定决心要在这片土地做好“乡村旅游”“地校合作”“人才振兴”等文章。
截至目前,付广参与组织了乡村旅游、山地赛事、企业家座谈、“山海共建”产学研等活动60余次,共接待了4000余人到黎母山镇旅游,组织了100余名海南大学学生驻村实习,促进了黎母山镇旅游产业、营商环境、教育事业等高质量发展,带动村民增收60余万元。
付广参与组织的产学研活动
初来乍到曾一度被质疑
为民情怀群众联名挽留
2023年3月10日一大早,付广背着行囊,从海口一路驱车到琼中黎母山镇,一路上心情既激动期待,又忐忑不安。
“我的专业是美术,要说我的特长是什么,那一定是画画和教书。”付广说道,一知道自己要来挂职一年,他每天都在思考能发挥自己的所长能为当地带来什么样的发展。
一路上风景如画,但思绪万千的付广却无心欣赏。
初次踏进黎母山镇的付广,在与黎母山镇党委、政府领导干部见面交谈后,和善踏实的领导同事,让他原本“焦躁”的心稍稍安定了许多。
结合黎母山镇的发展规划和付广的专业特长,时任黎母山镇的党委书记林声河安排付广分管旅游、教育工作。
委以重任后,付广便开始了“行动”。
报到的第二天正好碰上周末,由于放假,没人请教。付广便利用手机导航开启了“调研摸底”行动。第一步便是调研黎母山镇的宾馆承接能力、入住率等。
跑了两天的付广出师不利,并没有得到宾馆商家的信任,大多商家觉得他是“骗子”,有的还打电话到镇里核实身份。
“第二次付广副镇长带着《合作协议》上门,说以后要是政府有旅游活动,可以和我们合作对接等,我一看协议对我们全是好处,我心想哪有这样的好事,还是觉得不太相信。”在黎母山镇新进农场经营印象新进酒店的老板闫劲伦说道。
付广调研了解本镇情况
群众的质疑并没有打消付广调研的热情。他每天一睡醒,就在镇上“逛街”“巡村”,与商家、村民聊天,问他们镇上有什么好玩的点、好看的风景等。跑得多了,群众的“质疑”不仅没了,还成了一个个积极探寻旅游资源的“引路人”。
通过一个个人问、一个个点看,付广到黎母山镇的第一个月,光围着镇域就跑了5000多公里的车程,解锁了黎母山镇许多风景秀美、旅游资源丰富的地点,如润秀共享农庄、翔尔生态农庄、母山咖啡基地等。
风景秀美、旅游资源丰富的黎母山镇
在调研的过程中,付广了解到本地的很多企业互不相识,为促进本地企业之间的联动,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纾难解困,付广组织了黎母山首届农旅企业座谈会,为当地企业合作互助建立起了沟通桥梁。
企业座谈会就像一个口子,打开了本地企业之间的壁垒。“我们经常互相请教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商讨如何扩大发展,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扩宽了眼界。”润秀共享农庄董事长杭勇说道。
付广调研企业并组织座谈会
转眼一年的挂职时间就到了,得知付广要回去原单位工作的消息以后,近十家企业代表自发地写好联名信,并用鲜红的印泥摁上手印,递交到镇政府,请求付广能继续留下来为地方服务。
沉下身子挖掘当地资源
迈开步子助力乡村振兴
出于职业习惯,付广喜欢用镜头记录下自己所见的美景,为画画积累素材。而这一习惯,也让他的微信朋友圈成了黎母山镇宣传的一个私域流量窗口。
“通过朋友圈发的图片,吸引了很多旅游专家、企业老板前来黎母山镇考察。”付广说道,通过和专业人士交流,他也学习到了很多做活动的启发和专业指导。
分管教育和旅游的付广,并没有把这两项工作分割开来,而是融合起来进行规划和发展。
“黎母山镇黎苗风情浓郁、热带雨林风光旖旎、红色底蕴深厚,对于开展研学、旅游等产业,这些都是本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付广说道,所以在策划每一场活动时,都充分注重激活这些优势,全力打造科教一体、休闲旅游的现代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样本。
在黎母山镇党委和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付广牵头组织的炫蜗户外营地、母山咖啡研学课程基地、松鼠研学课程基地、美术写生营地、越野营地等“产学研+旅游”活动相继开展,充分发挥当地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推进垦地合作、村企合作,大力发展生态乡村休闲游,助力乡村振兴,大幅度提升了该镇的知名度和宣传力度。
通过对旅游资源的串联,付广还发挥自身专业所长,绘制了《黎母山镇全域旅游一张图》,针对该镇区域特色、景点规划了旅游路线,推荐了吃住行游玩乐的详细攻略。
此外,在琼中旅文局和黎母山镇政府的助推下,付广还引进开拓了琼中“精品体育+旅游项目——常态化越野赛事”,先后举办越野汽车、越野摩托车、越野自行车等体育赛事,打造海南省越野特色体育旅游项目,使黎母山越野成为海南热带雨林越野的一大亮点,推动琼中“体育赋能旅游”良性发展,促进“体育+旅游”深度融合,成为新的经济亮点。
黎母山镇举办的体育赛事
而黎母山镇相继举办的多项活动,也给本地企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我的酒店就是2023年才开始营业的,原本的初衷只是服务于本地人,没想到就乘上‘旅游’东风,来黎母山镇参加活动的很多外地游客都住进了我家酒店。”闫劲伦高兴的告诉记者。最近3个月付广与该酒店一同相继举办了11场黎寨歌舞长桌宴活动,吸引了600多人参与活动,通过食材选购、特产销售、少数民族服装租赁和歌舞表演等为周边村民创收了近6万元。
守住初心推动地校合作
铺设路径培养基层人才
对于黎母山的工作,付广充满了“挂念”,所以挂职期满后,付广毅然向海南大学和黎母山镇政府提出了留职申请,表达自己想继续为黎母山镇乡村振兴发展助力的决心。考虑到付广挂职期间取得的良好工作成效,海南大学和黎母山镇批准了留任申请,黎母山镇政府聘用付广为农旅发展顾问。
“自从付广来到黎母山镇挂职,通过文旅和农旅的形式大力宣传了黎母山镇的民族文化和雨林美景,让黎母山镇充满活力。”黎母山镇常务副镇长陈斌如此说道。
任职副镇长期间,付广积极寻求海南大学与黎母山镇的深入合作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地校合作的创新路径,搭建了“山海共建”黎母山镇乡村学校与海南大学科普研学的平台。
一方面,通过带领黎母山镇各中小学学生相继到海南大学开展科普研学,激发山区学生对于化学、生物、文学等方面的学习热情,体验高校的人文氛围,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对于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乡村学校与高校的科普研学合作。
另一方面,今年3月至4月,海南大学相继来了两批近百名大学生到黎母山镇参与实习活动,他们分别来自海南大学农业农村学院的乡村治理专业和农艺教育专业的的大一新生,分别深入到黎母山镇各村委会、各企业开展为期90天的实习实践活动。
“来到黎母山实习,对我的启发很大,不仅让我明白了乡村振兴的意义,还坚定了我踏实学习专业知识、增长才干,未来致力于家乡建设的决心。”海南大学农艺教育专业学生吴育仙告诉记者。
此种跨区域、跨机构的合作模式,有效利用了高校的教育资源,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人才的培养。
为让地校合作形成常态化机制,付广带领在实习活动中表现优异且热爱黎母山镇的大学生,成立了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利用长假期和周末到黎母山镇开展调研、宣传和推广等工作。
“目前在我们孵化基地长期服务的有9名海南大学在校的大学生,分别来自园林、风景园林、农艺教育和乡村治理专业,其中有两名是研究生。”付广说道,成立该基地的初衷就是为了本地乃至全省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未来还会向全省各高校招募更多人才,扩大服务范围,为琼中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据悉,暑假期间,黎母山镇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学生,自带电动车、笔记本电脑到黎母山镇开展实践服务活动,以深入挖掘和保护民族文化资源为主题,深入到各村各寨,挖掘少数民族独特的语言、服饰、饮食、节日、手工艺等特色资源,为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做足充分调研,为进一步提升旅游品质夯实基础。
一年多的时间,付广从初来时“无心欣赏”风景,到一步一个脚印丈量黎母山,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他不仅把自己留下来,还吸引了更多人才加入到黎母山镇的“乡村振兴”的队伍中。(记者:陈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