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这事儿说起来真是气人,朱元璋给他留了三招对付朱棣,还有一员猛将可用,结果这小子就是不听,偏要听那帮文官瞎忽悠,最后把皇位都给弄丢了,这不是犯傻吗。
朱元璋那时候就看出来了,朱棣这小子不是省油的灯,整天在宫里跟朱允炆玩,眼神里都是野心。
朱元璋想着怎么跟朱允炆说这事儿,又怕说得太明白伤了朱棣的心,毕竟都是自家人,只能旁敲侧击地提醒。
有一次朱元璋看见朱棣在跟朱允炆下棋,朱允炆被杀得满盘皆输,朱元璋心里就更担心了,这孙子太软弱了。
朱元璋就在旁边说,下棋要看得远,不能只顾眼前,这话是说给朱允炆听的,结果这孩子压根没往心里去。
朱元璋看朱允炆这样,心里头就更着急了,就开始琢磨给这孙子留点后手。
朱棣在宫里的时候总是很安分,但是朱元璋知道这是装出来的,这小子心里憋着劲儿呢。
朱元璋其实挺欣赏朱棣的,要不是因为朱标的遗愿,他说不定真就让朱棣当皇帝了。
朱允炆从小就爱读书,对打仗一窍不通,结果还要在军事上指手画脚。
耿炳文是朱元璋留给他的一员猛将,这老将军打仗很有一套,就是需要人指挥。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耿炳文打仗都是听朱元璋的命令,基本上没输过,因为朱元璋懂得怎么用他。
朱允炆倒好,让耿炳文带着十几万人去打仗,自己又不会指挥,就全让耿炳文自己做主。
耿炳文一辈子都没带过这么多兵,而且手底下还有人给朱棣透露消息,结果越打越乱。
朱允炆看耿炳文打不赢,就觉得这老将军不行了,完全没想过是自己用人不当。
李景隆就是个能说会道的主,朱允炆偏偏相信他,觉得他说得头头是道。
朱允炆逃出城的时候,总管太监给他一个锦盒,说是朱元璋留下的。
锦盒里有几张度牒和一封信,朱元璋让他去找宁王朱权,说朱权一定会帮他。
朱允炆看到这信差点气晕过去,因为他早就把朱权给得罪了,削了人家的兵权。
朱权本来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后手,结果朱允炆自己把这后手给毁了。
朱允炆上位后就开始大肆削藩,把好多藩王都得罪了,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吗。
朱权被逼无奈,只好帮着朱棣,还出了不少力,帮朱棣拿下了江山。
朱允炆最后只能扮成和尚逃走,连朱元璋给他留的退路都没了。
朱棣得了天下后,其实也挺后悔的,要是朱允炆早点让位,大家还能和和气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