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发布《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发改环资〔2024〕1046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其背景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转型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在全球气候治理形势日益复杂、国内经济结构面临深刻调整的关键时刻,标志着我国在“双碳”战略实施过程中迈出关键步伐。
该方案突出标准和计量体系在碳排放核算、碳足迹、碳减排等关键领域的标准化建设,旨在为碳排放“双控”和碳定价政策体系提供坚实支撑。遵循“系统推进、急用先行、开放协同”原则,聚焦重点领域和行业,计划于2024年发布70项国家标准,并在2025年构建企业、项目、产品三位一体的碳排放核算和评价标准体系,同时建设100家碳排放管理标准化试点企业和园区。此举不仅为“双碳”目标提供标准化支撑,也为能源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对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进程的影响方案的发布与实施不仅是对我国“双碳”战略的强力支持,更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举措,将为我国在全球绿色发展浪潮中赢得主动权和领先地位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标准化提升战略实施效率。“双碳”的实现,离不开科学、准确的碳排放核算和评估体系。通过制定和发布一系列标准,使重点行业企业的碳排放核算标准覆盖面大幅提升,确保“双碳”目标的量化和可操作性,避免因不同核算口径导致的碳排放数据失真问题。这不仅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高效运作提供保障,也为碳定价机制的科学性奠定了基础。
二是加快技术突破与创新。“急用先行”原则,聚焦于当前急需的低碳技术和碳减排技术标准的制定。这将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尤其在氢冶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前沿领域,标准的制定将为技术创新提供指引和规范。此外,标准化建设提高新技术的市场准入门槛,确保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是推动绿色金融与碳市场机制的深化发展。通过明确碳核算和碳排放的标准,企业在进行碳交易、碳金融产品设计时更加规范和透明,降低碳市场的操作风险,提升市场的可信度。这不仅有助于吸引更多资本进入碳市场,推动碳金融产品创新,也为国内外企业参与碳交易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此外,标准化的碳核算体系将为企业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提供有力支持,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可持续发展形象和竞争力。
四是推动全产业链绿色转型。行动方案涵盖产品能效标准、碳足迹标识、碳减排项目核算等多方面内容,旨在推动整个产业链的绿色转型。通过对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产品碳足迹国家标准制定,不仅为产业链上游的制造企业设定绿色发展目标,也为下游的终端消费市场注入绿色动力,助力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绿色发展。随着产品碳足迹和碳标识标准的普及,消费者对产品的低碳属性将有更清晰的认知,推动全社会的绿色消费转型。
五是提升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全球话语权。通过制定和推广“双碳”领域的标准,特别是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生态碳汇等领域的技术标准,将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中国方案。通过引入和采信国际先进标准,推动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有助于中国在全球气候谈判中发挥更大作用,并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占据有利位置。
对能源行业的影响2022年10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的通知,强调要大力推进非化石能源标准化、加强新型电力系统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完善新型储能技术标准、加快完善氢能技术标准、进一步提升能效相关标准、健全完善能源产业链碳减排标准六项重点任务。此次《行动方案》的发布,将加快推动能源领域的“双碳”标准化提升计划的实施。方案中的各项措施将深刻改变能源行业的运作模式,推动其迈向绿色低碳的未来。
从发布政策的原则和重点任务来看,对于能源行业的要求一致。《行动方案》目标更加明确,新增了研究制定绿证和绿色消费相关标准的研究;明确提出研究光伏行业碳足迹国家标准;开展退役光伏设备、风电设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研制;在火电领域研制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气体浓度校准装置。这些相关的标准制定,对能源电力行业相关领域发展提出了要求,影响深远。
一是加快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转变。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能源行业在“双碳”战略中承受着巨大的减排压力。行动方案提出提高重点行业能效标准的要求,特别是在钢铁、炼油、燃煤发电等传统高能耗行业,要求相关企业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更高效的能耗标准,迫使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采用更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且,还将对企业生产经营方式产生深远影响。企业不仅要在生产过程中减少能源消耗,还需优化整个生产链条,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各个环节实施低碳管理。因此,需要在管理层面引入更为严格的能效考核机制,甚至需要重新设计生产流程。
二是加速新能源发展与技术创新能力。方案强调加快可再生能源利用标准的制定和推广,特别是在光伏、氢能等领域。一方面,标准化的推进有助于技术快速普及和产业规模扩大。另一方面,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也会加快市场的优胜略汰,避免盲目上马、建设不达标的情况。此外,尤其关注《行动方案》提出“加快研制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产品碳足迹国家标准,服务外贸出口新优势”,对光伏产业,发电本身碳排放为零,但是在新能源设备的生产过程中,排放量很大。因此,需要关注整体能源产业链,才能在市场中始终占有有利位置。
三是碳排放管理标准化的双重挑战与机遇。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是该方案的核心之一,对能源行业的影响尤为显著。能源企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面临更为严格的碳排放核算和管理要求。方案要求在2025年建设100家碳排放管理标准化试点企业和园区,这意味着能源企业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碳排放管理体系,确保碳排放的精准核算和有效管理。
今年7 月2 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2023、2024 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按照要求,发电企业作为重点排放单位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的发放、交易、清缴等环节。
四是推动绿色金融与能源行业的深度融合。随着碳排放核算标准的明确,能源企业的碳排放数据将更加透明和可信,这为碳市场的发展和绿色金融产品的设计提供坚实基础。绿色债券、碳基金等金融工具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能源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融资支持。
五是助力能源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在全球气候治理的背景下,中国能源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因标准化体系的建设而加速。方案中提到的国际合作和标准引领,不仅意味着中国将在全球气候谈判和国际标准制定中发挥更大作用,也为中国能源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商机与企业应对标准化和计量体系的建设为企业带来了全新的市场机遇与挑战。企业应抓住标准化建设的历史机遇,通过技术创新、碳管理提升、绿色金融融入和国际化布局,积极应对市场竞争,抢占未来绿色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在全球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企业的战略布局和应对策略决定其在未来市场中的地位与发展前景。
第一,标准化的市场机遇。标准化建设的推进,为企业提供抢占市场先机的机会。随着方案的实施,各行业将面临更严格的碳排放、能效和低碳技术标准要求,企业应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提升自身在行业中的话语权和竞争力。例如,在光伏、风电等新兴能源领域,企业可以通过参与标准化试点项目,迅速掌握行业发展的方向和节奏,进而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标准的制定不仅是技术的规范化过程,更是市场进入壁垒的提升,企业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领先的技术优势,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
第二,低碳技术创新前景广阔。低碳技术创新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焦点。企业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大对关键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尤其是在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生物质能等前沿领域,通过技术创新赢得市场优势。以氢能为例,氢冶金、氢能汽车等领域正在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企业应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提前布局氢能产业链,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未来的市场竞争做好准备。此外,方案提出的碳减排和碳清除技术标准攻关为企业提供研发新兴技术指引。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结合国内市场需求进行再创新,在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效方面实现技术突破。同时,通过采信先进的团体标准,企业可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技术话语权,并在国际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
第三,碳市场与绿色金融的深度融合。随着碳市场的逐步完善,企业在碳交易中的角色将从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管理。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管理体系,提升碳资产管理能力,将碳排放指标转化为可交易的资产,进而通过碳交易市场获取收益。绿色金融的兴起也为企业的低碳转型提供了融资支持。企业可以借助绿色债券、碳基金等金融工具,为自身的低碳项目和技术研发筹集资金。尤其可以通过绿色金融产品,扩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和合作,推动绿色项目的国际化发展。与此同时,加强与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创新金融工具和产品,推动绿色金融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
第四,提升碳管理能力应对市场竞争。在碳排放管理标准化背景下,企业碳管理能力将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企业应尽快建立碳管理体系,明确碳排放核算、监测、报告的标准和流程。通过精准的碳排放管理和数据分析,发掘节能减排的潜力,进一步优化企业生产运营模式。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也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提升竞争力奠定基础。首先,设立专门的碳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全公司的碳排放管理工作;其次,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全员的碳意识和管理水平;最后,积极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提升碳排放数据的采集、分析和管理能力。
第五,国际化布局与标准接轨。随着国际合作和标准引领的推进,企业国际化布局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企业可以在国际市场上树立技术优势,推动中国标准走向世界,有助于企业在全球市场上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也为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赢得话语权。同时,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和应用,通过引入国际先进标准,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企业可以借助标准化建设,推动技术和产品的出口,拓展国际市场。通过在目标市场建立本地化的生产和服务体系,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需求,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