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懵少将督察,秒撤警察局长,“民国第一刀笔吏”陈方什么来头?

度度狼观抗战 2024-02-10 14:59:42

谍战大剧《北平无战事》与绝大部分近代历史剧不同,在涉及到南京政府高层人物时,通通使用了真实身份,比如蒋氏父子、北平行辕主任李宗仁、“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副总司令兼北平警备总司令陈继承、大肆贪腐的孔宋两家等等,不过处理的很有技巧,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而唯一的例外,便是秘密来到北平的那位总统特使“芷公”。

(陈继承剧照)

这位“芷公”的真名叫陈方,通过曾可达嘴里的介绍,其身份是“总统府四组组长”,貌似是个通天的人物,否则小蒋身边的红人、预备干部局少将督察曾可达,不可能吓得满脑袋红毛汗,更不可能后面连续犯下致命的错误。

曾可达方寸大乱失去判断,最终被主子所抛弃并饮弹自尽,种种事件皆与这位陈组长有关,即便是牛皮哄哄的党通局处长、北平警察局长徐铁英,也被陈方在30秒内解除了职务,可见其身份之敏感和权势之滔天。

那么这个陈方究竟是什么来头,不穿军装不挂衔,却足以让一众“党国要员”望而生畏呢?这要从一个人说起,熟悉民国史的读者,应该知道老蒋早年间“首席智囊”杨永泰的名字。

而陈方的崛起,便与一度权倾朝野的杨永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事得从头说起。

一、“江西才子”从骂蒋到侍蒋

当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除去其他主客观因素以外,时任南昌行营秘书长杨永泰的一条毒计,也起了很大作用,那便是所谓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而红军开始长征以后,利用中央军进入云贵川追击的机会,解决西南各路军阀的“削蕃”之计,也出自杨永泰之手。

在1932年到1935年前后,老蒋对杨永泰简直达到了言听计从的程度,而就在杨永泰红得发紫的1932年夏天,也就是“一二八事变”之后,上海的《申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痛斥老蒋对日妥协的不抵抗政策。

虽然文章署的是笔名,但是老蒋很快通过特务机构查明,作者是号称“江西才子”的招商局秘书陈方,另据情报显示,这个陈方在北洋政府时期,曾做过杨永泰的秘书,如果没有这层关系,恐怕就是特务出动绑架或者暗杀了。

既然是“首席智囊”的旧部,老蒋自然要卖几分面子,闲谈间问于杨永泰,后者正是拼命抓权之际(也是因为这个未来死于非命),乃顺水推舟,在老蒋面前大夸了一顿陈方之才,并且表示可以代为延揽。

老蒋允之,杨和陈之间如何谈的,咱不知道,陈如何放弃了曾经的主张,咱也不知道,总之1932年的晚些时候,陈方正式调入军事委员会担任委员长的随从秘书,同时授上校军衔。

(陈方剧照))

应该说起点是非常高的,这个时间,绝大部分黄埔一期生,也就是个上校团长。而从此以后,陈方便死心塌地服务于老蒋,逐渐被信任和重用,后来被称为老蒋的“十大秘书”和“十三大幕僚”之一。

陈方,字芷町(官大了当然就是“芷公”了),比老蒋小了整整十岁,江西石城人,自幼饱读诗书,国学功底深厚,是远近闻名的“江西才子”,本来的职业是一名教师,然而他不甘寂寞,总想入仕以出人头地。

陈方先是混迹于上海,屡不得志,后辗转到北京,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点评和抨击时政。1913年,陈方一篇关于北洋政府如何改良财税制度的文章,引起了“议员”杨永泰的注意,当时杨永泰是民国国会“财经委员会”的成员。

杨议员看罢陈方的文章,深感此人颇有才华且文笔了得,于是聘为自己的秘书,陈方总算实现了“由学入仕”的愿望,施施然夹着包登堂入室,成为了体制内吃公粮的干部,得偿所愿。

(曾可达剧照)

岂料好景不长,次年春天袁世凯倒行逆施,一家伙动用武力解散了国会,从杨永泰到陈方,瞬间成为了下岗职工,只能先后前往上海自谋生路,两个人毕竟都是知名才子,找份工作还是不难的。

此间“广东才子”杨永泰跟人合伙办起了杂志,而“江西才子”陈方则去各种单位打工,这一晃就是十四年,期间杨永泰曾再次北上就职北洋政府,但是没有带上陈方。

1928年起,杨永泰经熊式辉引荐,正式成为北伐军总司令的贴身幕僚,只不过在初期还是人微言轻,没有能力再拉其他小弟入伙。

直到1932年“圣眷已隆”的时节,以及陈方意外引起老蒋的注意,杨永泰终于有机会也有条件,把自己曾经的秘书陈方,也拉进了老蒋的幕僚班子,从反蒋到很快侍蒋,足以说明陈方的风格:政治野心高于文人节操。

二、后杨永泰时代的“天子近臣”

张群、熊式辉、杨永泰等人的政治派系,习惯上称为“政学系”,陈方自然是其中的一员。而随着杨永泰不断受宠,不仅权力极大,大肆安插官员以扩充势力,也成为首席智囊的习惯性操作,这就必然引起其他派系比如“CC系”的眼红,双方矛盾日趋突出。

为了调和与平衡,老蒋不得不于1935年将杨永泰调离中枢,外放湖北省主席,大哥调往武汉,小弟也得跟着,于是陈方出任“省主席办公室秘书”,继续跟着杨永泰混世界。

不料1936年的冬天,四处树敌的杨永泰突遭暗杀,湖北重新成为“CC系”的天下,那陈方当然也混不下去了,只好回到南京,投奔了政学系大佬张群,仍然充当幕僚的角色,张群何许人也?老蒋的铁杆心腹之一。

政学系当然图谋反攻,在张群的运作和力荐下,陈方于1937年初重回中枢,出任军事委员会秘书处机要组组长,经过这几年的历练,陈方变得愈发沉稳老辣,加之文字功夫了得,深得老蒋及“文胆”陈布雷的倚重。

至全面抗战爆发后,陈方已经升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二处第四组少将组长”,顶头上司第二处处长正是陈布雷。委员长侍从室相当于满清的“军机处”,是老蒋意旨上承下达的核心机关,拥有接近无限大的权力。

能够担任侍从室处长、组长的均属要员,这也意味着陈方终于从媳妇熬成了婆婆,政治地位窜升很快。从1939年起,陈方已经可以部分代替陈布雷,给老蒋捉刀起草一些文告或者命令等,作为“天子近臣”,任何军政大员都不敢等闲视之。

至解放战争时期,陈方更是老蒋不可或缺的核心幕僚,顺便说一下,《北平无战事》剧中关于陈方的背景介绍,其实是有瑕疵的,因为1946年以后,军事委员会这个机构已经撤销,老蒋的职务也不再是什么委员长,而是国民政府主席。

所谓的“委员长侍从室”也改头换面,再没有所谓的“二处四组”了,原来的侍从室各处,1946年以后分别整合改称为国民政府军务局、政务局、总务局等机构,而陈方红得发紫,已经晋升政务局局长。

1948年5月以后,南京政府搞“行宪”选总统,政务局相应改称“总统府第二局”,既然《北平无战事》的历史背景是1948年7月以后,那么陈方的准确职务称谓,应该是“总统府二局局长“,这才是符合历史的。

众所周知,中统特务机关的创始人陈立夫,抗战时期也不过是“侍从室第三处”的处长,那么陈方在1948年的级别之高可想而知,再加上深受老蒋信任,大凡外出公干时,某种意义上也是代表老蒋行事。

因此曾可达、徐铁英这个级别的军政官员,当然紧张和恭敬的不行,“芷公”那可是直达天听的,分分钟决定他们的命运甚至生死。《北平无战事》的故事主线,暗线当然是大决战前夕,敌我之间在北平的谍战,而明线则是蒋家王朝高层的腐败和内斗。

值风雨飘摇之际,小蒋幻想通过搞点改革挽救颓势,算是新派吧,前台代表就是亲信曾可达等人,既反腐又那啥,这就必然触碰“老派”们的利益,陈继承、徐铁英等等都是代表,自然要各种阻挠。

而突然出现的陈方,其实也是“老派”的一分子,是既得利益集团的最高出镜代表,表面上文质彬彬和颜悦色,暗地里收录了梁经伦“大逆不道”的言论,已然准备回去告黑状了。

在复杂的政治博弈下,在老派们的团团包围下,新派最终输掉了这一局,用小蒋的话说:“可达同志,我们失败了”。

三、“文胆”陈布雷的半个接班人

“铁血救国会”的手下言论如此出格,加上陈方一番添油加醋的汇报,足以让小蒋挨一顿臭骂,这便是近臣的可怕之处了。而曾可达未能在陈方面前,保护好梁经伦的那张破嘴,进而让整个新派陷于被动,自然要被主子所迁怒。

小蒋一气之下,暂时切断了跟曾可达的直接联系,少将督察遇到紧急情况无法请示,于是继续出错,竟然把电话打给了“芷公”求指示,这就犯了大忌了,你是谁的人心里没点数吗?想越过小蒋投靠老蒋吗?

从这一刻起,曾可达被抛弃的命运已然注定,最终万念俱灰以死明志,而且死得特不甘心:直如弦,死道边,曲如勾,反封侯。确实,跟宦海沉浮多年的陈方比起来,曾可达的政治手腕实在太嫩了,终将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北平无战事》以此深入诠释了,南京政权的高层腐败实已无药可医,在捞钱的问题上,从上到下一片勾连,想靠个别人的清廉和努力来扭转局面,完全是痴人说梦,兵败和覆亡只是时间问题。

比如警察局长徐铁英被陈方当场撤职,送回南京接受调查,明明他是若干事件的罪魁祸首,处理起来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没过多久居然换了个身份再回北平,足以说明一切:徐铁英就是个代表人物,反动而又贪腐群体的马前卒。

至于陈方,历史身份和职务虽然是真实的,但剧中的桥段明显也是虚构的,因为陈方也不过是个代表人物:从30年代起,围绕在老蒋身边掌握权力,并且利用权力实现鸡犬升天的一批大员。

他们中饱私囊官官相护,不允许新兴势力触碰其既得利益,这个群体的能量之大,有时候连老蒋亦无可奈何,精如陈方这般善于揣摩和工于心计的超级幕僚,总是老大离不开的人物,所以恩宠不衰。

尤其是1948年11月,老蒋的首席笔杆子陈布雷黯然自杀后,陈方理所当然接替上位,成为老大一日不可缺的人物,老蒋在1949年元旦发表的文告,便是出自陈方的手笔,坊间称之为“民国第一刀笔吏”。

言外之意,陈方不仅有陈布雷的才情和文笔,更有陈布雷所不擅长的“弄权之术”,用一句话总结,是既有才又有术的“政客”,这类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事,足以让100个曾可达粉身碎骨。

元旦文告发表20天后,老蒋第三次无奈下野,陈方当然不见容于“李代总统”,遂避居香港。上个世纪50年代初,老蒋“复职”成功,陈方又赴台随侍,被任命为“总统府国策顾问”,只不过时代已经变了。

老蒋开始着手打压那些冥顽不灵的“老派”,为小蒋接班铺路,因此陈方等人日渐失宠,对这样的政客而言,失去权力和舞台简直生不如死,于是在郁郁寡欢中,卒于1962年。

4 阅读:451

度度狼观抗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