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阵前,副司令林伟俦杀气腾腾:那个差点打死我的四期同学呢?

度度狼观抗战 2025-04-16 03:20:49

1948年10月6日午后,第十七兵团副司令官兼第62军军长林伟俦,乘坐美式登陆艇抵达葫芦岛港,正式加入“东进兵团”作战序列,林伟俦不顾晕船的迷糊,随即登上位于鸡笼山高地的第54军指挥所,用望远镜观察东北野战军的塔山阵地,略略看完,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这不是李天霞)

林伟俦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解放军在塔山的阵地是如此完整,我环顾四周,几十里以内树木很少,解放军怎么能在几天的时间里,找到这么多的木材,做出这样的奇迹呢?这真是我们所不能想象的”!

林副司令兼军长不知道也不了解,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把门板献出来了,这就是两支军队的差距,要说塔山原是54军的防区,但凡阙汉骞之前把工事修得坚固点,也不至于被东野四纵的一个冲锋就撵出来。

粤系第62军下辖三个师:第67师、第151师和第157师,在林伟俦和军直属队到达之前,只有151师运到了葫芦岛,另外两个师因船只不足,还在秦皇岛待运,因此该军暂时无力发起攻击,必须等待后续部队到达。

林伟俦觉得还能偷个懒,刚想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就见葫芦岛外海开来一艘大型军舰,紧接着电话就响了,原来是老蒋乘“重庆号”亲来督战,通知已到达部队的所有团以上军官,立即到54军军部开会。

林伟俦不敢怠慢,与黄埔四期的同学阙汉骞联袂下山,匆匆赶往军部迎候。会上当着三军将领的面,老蒋说了一堆“优势在我”的废话,当晚还在“重庆号”舰上,邀请师长以上将领吃饭,吃完了按惯例还得合影,

反正仗打成啥样先甭管,领导接见程序必须得走,合影留念之后,就在大家乱哄哄刚要散时,老蒋突然点名喊住了林伟俦,把这名43岁的陆军少将吓了一跳!

一、睡在上铺的未必是兄弟

林伟俦1905年出生,广东台山人,年轻时读过师范当过小学老师,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分配到入伍生第二团一营4连3排7班,同班的还有周恩寿、李运昌等人,黄埔四期名将如云,遍布两大阵营,

所以林伟俦的朋友圈可不孬,好巧不巧,另外一个林姓同班同学,正是后来的东北野战军司令员,两个人还睡到了上下铺,在一口锅里搅马勺。林同学身体素质一般,性格沉默寡言,在黄埔期间并不起眼。

林同学还特别喜欢摆弄枪,有一天,林同学打靶之后既没有验枪,也没有按规定上交入库,而是偷偷带回了宿舍,兴奋的睡不着觉,拿着手枪来回把玩,突然“啪”的一声,手枪竟然走火了,子弹直射上铺!

(黄埔时期的林同学)

林同学当时脸都吓白了,同学们纷纷起来查看,这才发现上铺的林伟俦幸好不在,子弹把枕头打穿一个眼,连呼好险!不一会去打水的林伟俦回来了,登时吓得呆在那里,自己差一点就被下铺同学给爆了头。

教官闻讯赶来,气得火冒三丈,幸好没闹出人命,最终宣布关了林同学二天禁闭,打那以后,林伟俦每每看见林同学,脑袋瓜子就嗡嗡的,觉得这个“湖北佬”虽然不苟言笑,行事可不敢小瞧,自此以后,很有些敬而远之。

黄埔毕业后,两个人都分配到粤系第四军担任基层军官,当时林伟俦在第12师,而林同学在叶挺独立团,从此走上不同的道路。1929年,张发奎的部队反蒋失败,林伟俦军旅不顺,突发奇想去了法国,学习起飞行来了。

(抗战时期第151师师长)

1932年秋,闻知粤军在淞沪坚决抗战的消息后,林伟俦决定回国效力,先后在陈济棠的广东航空队、教导第1师和第159师任职,陈济棠”两广事变“失败下野时,林伟俦已经担任粤军第159师的少将旅长。

全面抗战爆发前,林伟俦被选送庐山军官训练团,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虽出身黄埔,却长期在粤军任职的林伟俦,思想日趋”嫡系化“,自然开始受到重用,第159师在第66军编成内,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会战和武汉会战等。

第66军在南京失守前,是从正面突破日军包围的,打得非常顽强,并且在万家岭战役中,又是围歼日军第106师团的主力,说明林伟俦堪称抗日悍将,曾因此获青白勋章,1938年底升任第151师师长。

二、上下铺同学决战于塔山阵前

1944年衡阳保卫战中,黄涛第62军奉命驰援,在衡阳西南与日军反复拼杀,隶属该军的林伟俦第151师,也付出了重大代价,差一点点就解围成功。日本投降后,第151师又开赴越北受降,已然成为粤系主力师。

粤系部队在抗战后期,逐渐已被”中央化“,因此既是广东人又是黄埔毕业的林伟俦,自然吃香,在老牌粤系将领纷纷遭到弃用后,1947年春晋任第62军中将军长,隶属于孙连仲的保定绥署,驻防华北。

期间先后兼任津浦铁路北段护路司令、津沧绥靖区指挥官等职,1948年夏天晋升第十七兵团副司令官,仍兼第62军军长。辽沈战役打响后,原本纳入“东进兵团”序列的并不包括第62军,而是驻在秦皇岛至山海关一线的第86军(重建的新5军)。

根据傅作义的命令,刘云翰第86军应出关开往塔山战场,原驻地由第62军接防,可当林伟俦率部于10月1日到达秦皇岛时,刘云翰却以建制不全装备不够为由,拒绝交防,同时直接电请南京,人家可是在中枢担任过厅长的“土木系”红人。

南京果然来了急电,命令62军原任务撤销,改为直接从秦皇岛登船,驰援塔山战场,把林伟俦气得七窍生烟,立马联系傅作义要求收回成命,哪有如此朝令夕改的?傅总司令表示无能为力,林伟俦只好带着部队海运东北。

也就是说,林伟俦到达塔山战场,那是带着气来的,尤其是在“重庆号”的会议上,老蒋还要求在第十七兵团司令官侯镜如到达前,第62军暂归阙汉骞统一指挥,火速向塔山发起攻击,理由是54军更加熟悉当地情况。

大家都是黄埔四期的,林伟俦好歹还是兵团副司令的身份,凭什么受阙汉骞指挥嘛,不爽不爽。

林伟俦闷闷不乐刚要离开,突被老蒋喊住慰勉了一番,还询问:“你的部队到齐了吗”?当听说只到了军部和一个师以后,马上说:“快一点,快一点,我回去增派轮船给你”!并嘱阙汉骞你们是同学,要好好配合云云。

回去路上,阙汉骞大吹法螺:“校长亲来葫芦岛,比增加十万大军还强”,罗奇也声称:“共军只有11个纵队,还要留驻长春监视沈阳,在塔山方向,我们有足够两倍以上的兵力对付他们”,也不知道情报都哪来的。

不管怎么说,被老蒋灌了一顿迷魂汤以后,再加上罗奇和阙汉骞的忽悠,原本情绪不高的林伟俦,忽然来了精神头,表示第62军战力完整,只要全部抵达,一定会突破塔山,救范汉杰于水火。

1948年10月11日拂晓,林伟俦和阙汉骞共同登上鸡笼山,指挥两个军发起猛烈进攻,林伟俦一脸杀气腾腾,决心要跟当年差点打死他的那位黄埔四期同学,在东北战场上见个真章!

(阙汉骞和罗奇剧照)

三、上铺的最终成为下铺的俘虏

塔山厮杀惨烈,第62军在猛攻大台山的战斗中,付出重大伤亡仍无进展,林伟俦大怒,按照罗奇的意思,还给部队下达了悬赏令,要求副参谋长莫汉英,当面通知到每个师长,所以62军打的也挺凶。

然而在英勇的东野四纵、十一纵面前,即便独立95师后来也加入进攻,还是不能突破塔山防线。战至10月15日天明时分,下面部队向林伟俦报告说,发现锦州守军一名副团长,逃过来说:“共军已攻入锦州街道,只有零星守军还在战斗”。

林伟俦大惊失色,一边紧急向侯镜如和罗奇报告,一边命令62军各部停止进攻,就地加固工事并且严密警戒,林伟俦明白,援锦已无任何希望,现在必须防止他的老同学“在解放锦州后进军葫芦岛”!

(阙汉骞)

东野司令员并没有搭理老同学,而是转兵北上寻歼廖耀湘兵团,于是11月1日,林伟俦奉命率62军和92军第21师逃离,乘船返回了秦皇岛,至12月10日,林伟俦又接到傅作义的命令,率62军的两个主力师开赴天津。

天津警备司令已是陈长捷,所以林伟俦这回只能屈就副司令,陈长捷把天津分成三个防守区,特命林伟俦率部坚守西北区,第62军在塔山的损失算是最小的,因此该军第67师和第151师,成为天津守敌的骨干部队。

1948年12月25日,东野大军兵临城下,攻守易形也!林伟俦内心不免惴惴,结果当年的老同学干脆懒得出马,以参谋长刘亚楼统一指挥25万部队,团团包围了天津,被“103”略施小计调到城北的那个151师,正是林伟俦的老部队。

(右为陈长捷)

对天津的总攻是1949年1月14日上午开始的,在解放军的猛烈攻击下,守敌很快陷入一片混乱,陈长捷焦头烂额,当晚打电话把林伟俦、刘云翰都叫到了司令部,一边商量对策,一边不停联系北平方面。

北平那边翻来覆去就一句话:“守住就有办法”!然而在东野强大的攻势下,守敌仅仅29个小时就挂起了白旗,至1月15日中午,林伟俦和陈长捷、刘云翰等将领一起,被东野战士抓获,一夜之间成为老同学的俘虏。

最后的归宿当然是功德林,林伟俦于1961年被第三批特赦,出狱以后却提出了申诉!认为当年的1月14日晚上,他已命令所部停止抵抗,不应该按战犯对待,经过有关部门审核,后来宣布对林伟俦不以战犯对待。

上世纪80年代后,林伟俦获准前往加拿大与家人团聚,1998年在多伦多病逝,享年93,高寿。

(特赦后的合影)

5 阅读: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