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4年,李治和宰相秘密商议废后,武则天突然闯入,李治立刻认怂

史海文澜客 2025-01-15 19:56:21

公元664年,唐高宗李治从太监王伏胜口中获知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彼时,道士郭行真深受皇后武则天的信赖,常常进出皇宫替武则天办事,更为过分的是,此人居然还使出厌胜之术去坑害他人。

李治哪能容忍这般情况,得知之后,他不禁勃然大怒,心想着绝不能再继续忍耐下去了。于是,李治悄悄地把宰相上官仪给请了过来,就此事与上官仪展开秘密的商议,要好好琢磨出个应对的办法来。

上官仪出任宰相仅仅两年时间,彼时其身上的文人气质依旧浓重。他极为反感女子干预朝政之事,在暗中观察李治的态度后,认为时机不错,于是便说出了这样一番话:“皇后肆意专权,此乃天下人都不会赞同之举,理当将其废黜。”

李治压根就没动过废后的念头,毕竟之前已经废掉过一位皇后了,哪会再想着去废武则天。他只是对武则天的诸多行径极为厌烦,便想着找上官仪来商讨一下,看怎样能对武则天有所压制,没料到上官仪给出的主意竟然是废后这一招。

他起初吃了一惊,随后略一思索,心想这似乎也并无不可,于是便真的吩咐上官仪去起草废后诏书。

上官仪可是出了名的写诏书的高手,像这类诏书对他而言简直易如反掌。只见他拿起笔,便刷刷刷地开始书写起来。李治在一旁瞧着那一个个字不断在纸上呈现,心里头激动不已。要知道,他对武则天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在他看来,武则天早就和从前不一样啦。

想当初,在先皇李世民的病榻之前,他便与武则天情定于此。待李世民离世后,武则天的命运发生转折,被送往感业寺削发出家。而另一边,李治登上皇位。即便身处如此悬殊的境遇,可这巨大的差距却全然没能拦住武则天心中那勃勃的野心。

后来,武则天专门托人给李治送去了一首名为《如意娘》的诗,这首诗写得凄美婉转,满含着别样的情思呢。

思绪纷纷乱,竟把红的看成绿的,皆因满心都是对你的思念,以致容颜憔悴、身形支离。你若不信我近来常常落泪,那就打开衣箱瞧瞧吧,那被泪水浸湿的石榴裙便是明证。

彼时的武则天,集妩媚、成熟、美艳、聪慧于一身。她既能如寻常妻子般给予李治温柔小意,又能像母亲那般带给李治满满的安全感,这般独特感受是其他妃子无法给予的,所以李治对武则天格外宠爱有加。

武则天着实聪慧过人,她深知紧紧抓住李治的重要性。在当时,李治与武则天之间的关系可谓亲密无间,二人感情深厚,彼此紧密相依,那种亲密的状态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

在后来的日子里,武则天在有了儿子的情况下,萌生了做皇后的念头。于是,她便精心谋划,一步步地施展手段,通过一系列的安排与运作,最终成功让李治站到了她这边,支持她达成做皇后的心愿。

李治起初并不愿废王立武,可小公主的离世一事使得他对王皇后倍感失望。加之长孙无忌等朝中重臣从中百般阻挠,这反倒激起了李治的反抗之意,他甚至想借此机会打压一下舅舅的威风。在那时,李治与武则天紧密团结在一起,真正做到了一致对外。

俗话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在655年之时,李治顺利完成了废王立武之举,武则天由此得以成功登上皇后之位。成为皇后之后的武则天,便将后宫牢牢掌控在了自己手里,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武则天对后宫的管控极为严格,单从一件事便能瞧出端倪。自武则天入宫起,李治的其他后妃竟再无生育的情况出现,唯有武则天生下了四子二女。李治对此心里头想必是有气的,不过武则天能生育且育有四个儿子,于是他也便任由武则天去操持后宫诸事了。

李治对某种折腾还是能够容忍的,可另一种折腾却让他难以忍受。特别是从660年起,李治头疾频繁来袭,眼睛也视物不清。如此一来,在百官奏事之时,他常常会让武则天来进行裁决处理相关事宜。

武则天并非出身于世家大族,不过她的父亲武士彟乃是唐初开国的功臣。在成长过程中,武则天曾随父亲辗转各地赴任为官。并且,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出身隋朝皇室,学识渊博,对武则天的教育极为重视,颇为上心。

由此而言,武则天无疑是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见识自是不同凡响。虽说起初刚接触政务,可她却能将之处理得极为妥当,完全契合李治的心思。打这以后,李治便把处理政事之事交托给武则天,使得她所拥有的权力与皇帝别无二致。

李治做出的这一选择实属无奈之举,可未曾想到,这竟让武则天初次尝到了权力的美妙滋味。随着时间推移,武则天愈发强势,这可让性格相对懦弱的李治头疼不已。毕竟,武则天刚强,揽权过多,李治处处受其牵制,这般状况,李治又怎能容忍得下去呢?

想当年,他为何那般坚决地要“废王立武”呢?还不就是因为长孙无忌掌控着朝政大权,使得李治做任何事都备受牵制啊,所以他才完完全全地站到了武则天这边。现如今,武则天又让他产生了如出一辙的感受,他理所当然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啦。

只不过此次起了废后的念头,不过是他在上官仪的刺激之下突然产生的罢了,压根就未曾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而且对于接下来该如何去做,他也全然没有想清楚呢。

实际上,压根就用不着他去思索接下来该如何行事,毕竟武则天没过多久便知晓了这一切。

这得归功于武则天对皇宫把控得极为严密,哪怕是在李治身旁,也安排了不少她的人呢。这不,当李治和上官仪偷偷商议废后这件事的时候,李治身边的宫人立马就匆匆跑去给武则天通风报信了。

武则天听闻此事后,便晓得情况万分紧急,一刻都耽搁不得。于是她心急火燎地赶忙跑去面见李治,全然顾不上什么礼仪规范了,径直就闯了进去。

李治正拿着上官仪刚刚起草好的废后诏书呢,那上面的墨迹都还没干。哪承想,武则天竟一下子闯了进来,这可把李治给惊到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李治心里发虚得很,一时间也懵了,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武则天要镇定许多,当她看到那废后诏书尚未送出去的时候,心里便明白过来,知晓这事儿还有可以挽回、出现转机的余地。

她待在李治身旁已有十余年之久,对李治可谓是极为了解,心里也十分清楚该如何把李治给拿捏住。所以,她索性直接又是一把鼻涕又是一把泪地尽情哭诉起来,细细诉说着和李治这么多年来的深厚感情,还逐一罗列自己这些年为了这个家以及整个国家所作出的诸多贡献。

只见李治越听心里越发虚起来,就在这时,武则天猛地转变了态度,面色一沉,声音也变得严厉无比,朝着李治大声质问:我究竟犯下了何种罪过,竟致使陛下萌生出要废黜我的念头?

这一下可把李治给整懵了,废后的念头瞬间就没了。他自己都迷糊,咋就曾经动过废后的心思呢?他和武则天那感情可是很深的,这么多年下来,身边一直有武则天在,好些事儿都习惯依赖着她了。如今武则天站到了对立面,李治本能地就心生害怕呢。

这一害怕起来,他眼中就只剩那满脸怒容且热泪盈眶的妻子了。面对武则天,他心里直发怵,全然忘了当初可是自己让上官仪去起草废后诏书的事儿呢,只顾着一个劲儿地推卸责任,口中念叨着:“我一开始压根没这心思,都是上官仪教唆我的。”

没错,这一切可都是上官仪教唆他干的,跟他李治压根就没关系,他完全是被蛊惑了,在他本心当中,压根就没动过废后的念头。至于李治这番说辞,也不管武则天到底信还是不信,反正李治自己那是深信不疑的。

武则天其实并非真心期望能从李治那儿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只要能让李治打消废后的这个念头便足矣。并且呢,武则天向来是记仇的,不过这仇她不会冲着李治去报,转而却可以将矛头对准上官仪来报呢。

没过多久,武则天便指使许敬宗去诬陷上官仪以及王伏胜。这二人都曾侍奉过被废的太子李忠,而武则天竟让许敬宗称他们和李忠一同谋划着要发起叛乱之事。

此事非同小可,依律应判斩首之刑。结果那三人皆被处死,上官仪的儿子同样未能幸免,不仅家产被抄没,家眷也都被充入宫中沦为奴仆。彼时,上官仪的孙女上官婉儿还在襁褓之中,便也与母亲郑氏一道被没入掖庭,开始了为奴的生活。

上官婉儿刚一出生,命运便发生了改变。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其母郑氏并未让对她的教育就此中断。婉儿自幼熟读诗书,才华满腹,在14岁时就获得了武则天的赏识,进而成为唐朝赫赫有名的女官。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