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曾称B21能自由进出中国随意展开轰炸,而中国拦不住是真的吗

扶苏历经天下 2025-04-13 19:16:43

2024年的3月初,一家叫《欧亚时报》的外媒扔出了一篇文章,里边表示B21能“自由进出中国,轰炸无阻”,中国根本拦不住它们。

每次美国推出新武器,总有一种宇宙第一的既视感。B21突袭者轰炸机也不例外,这仔细一看,剧情还有点似曾相识。

01

B21的造型像极了科幻片里的蝙蝠战机——飞翼设计、扁平机身、隐形涂层,据说雷达反射面积(RCS)在0.01㎡左右,比一张A4纸还小。

美国空军更是信誓旦旦,宣称 B21 能够在中国雷达的严密监测下如入无人之境,完成投弹任务后还能悠然返回基地。

不过,回顾美军过往的装备宣传,诸多夸大其词的案例历历在目,最出名的当属F35 ,其号称全能战机,实力强大,结果却因各种低级故障频繁登上热搜。

这款战机本质上是作为 B2 的平价替代方案而设计的,相较于后者,它在尺寸上更为紧凑,载弹量也减少了一半,航程大概在 8000 公里左右。

诺格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将其单价控制在6-7亿美元左右(B2 的单价高达 24 亿美元),尽管成本和性能都有所降低,但在宣传方面B21 还是被美媒赋予了全球首款六代机的头衔。

这一度让让正在推进的美国六代机项目 NGAD 陷入了尴尬境地,而且由于其至今尚未经历过实战检验,目前所展示的性能数据均来自 PPT 演示与实验室测试。

美国空军退役将领科里却依旧对 B21 赞誉有加,称其为未来打击核心,只是事情真的会像他们想象的那样顺利吗?

美国武器宣传翻车的黑历史,连起来能绕地球三圈,这次B21想当例外?难!

02

在现代空战中,隐形战机对防空系统来讲绝对是一个巨大挑战,技术不够的话人家飞你头顶都发现不了。

但我国的反隐身雷达技术已经发展得相当不错,尤其是米波雷达和量子雷达。

前者因波长较长的特性在反隐身领域独具优势,隐形战机的隐形涂层主要针对常规波段雷达设计,而米波雷达的长波能够穿透或绕过隐形涂层,使其难以遁形。

比如中国自主研制的 JY - 27 米波全数字三坐标远程预警雷达,探测距离可达 500 公里,早在 2013 年就成功探测到 450 公里外的美军 F - 22,并绘制出其飞行轨迹。

自 2014 年起,它多次在黄海和东海方向捕捉到 F - 22 以及 F - 35 的踪迹,展现出强大的反隐身探测能力。

而量子雷达也很厉害,从理论层面来讲,它具有直接看穿隐形设计的潜力。

此外,中国的防空探测网并非仅依靠单一类型雷达,被动雷达通过接收目标反射的非合作式辐射源信号来探测目标,不易被敌方发现和干扰;超视距雷达能够探测到地平线以下的目标,极大地扩展了防空探测范围。

这些不同类型雷达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共同编织成一张严密的天眼探测网,让任何试图隐身的目标都无处遁形。

B21 若想在中国防空网下充当幽灵,首先得问问这些功能各异的 “天眼” 答不答应。

03

而且B21 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其再先进,也摆脱不了需要前沿基地起飞这一基本需求。

在当下的地缘政治格局下,亚太地区的美军基地绝大部分都处于东风导弹的有效射程之内,一旦战争爆发,这些基地将成为敌方的首要打击目标,在短时间内就可能被摧毁成为一片废墟。

在这种情况下,B21 所谓的穿透性制空,极有可能变成穿透性送人头,其实际作战效能将大打折扣,美国媒体的大肆吹嘘,在现实的地理和军事战略面前,显得有些不切实际。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的防空战略并非被动挨打,一旦察觉到敌方有部署 B21 等威胁举动,中国将立即采取策略。

通过情报侦察,提前掌握敌方动态,如果判断敌方 B21 有发动攻击的意图,中国一方面可以通过电子战手段对其进行干扰,使其通信、导航系统陷入混乱;另一方面,利用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对其进行拦截。

同时,中国的反击力量也将迅速出动,对敌方相关目标进行打击,形成干扰、拦截、反击的三连击,相信对于这一点美军也是有多了解的。

04

既然如此,他们为何每次都要这么夸张地吹,尤其是这次的B21显然不如B2的情况下。

美军吹嘘B21的核心逻辑,就是用隐形神话制造心理压迫,真技术有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对手相信他们有无敌黑科技,同时还能忽悠住盟友。

至于他们的灵一重目的,就是帮美国空军从国会口袋里掏钱,这种恐吓式讨要,早就是那些军工复合体的传统艺能。

参考来源:

中国军网 美军新一代轰炸机“钱”路坎坷[太阳]

凤凰网 美国公布新一代隐形轰炸机B21 机身呈曲线雷达难侦查|轰炸机|五角大楼

澎湃新闻 观察|美高调公开B-21新型轰炸机,意在威慑和警告对手

防务新闻网 即将到来:神秘的B-21将要亮相

诺斯洛普·格鲁曼官网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和美国空军推出了世界首款第六代飞机--B-21 “突袭者”

0 阅读:0

扶苏历经天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