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虞:三国乱世中的老好人,忠于汉室不做皇帝,为百姓攻打公孙瓒

历史战争 2024-06-20 07:05:14

如果要在东汉末年票选出一位老好人,刘虞的得票数一定是最高的。这位东汉的刘氏宗亲一生以仁德闻名于世,在枭雄并起的东汉末年算得上是一股清流。正如田畴所讲,“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资治通鉴》)

刘虞出身于皇室宗亲,与刘备自称的宗亲不同,刘虞的族谱确可以追溯到东汉光武帝,他的先祖正是光武帝时期的废太子刘强。

刘虞通晓《五经》,举孝廉出身,因为政绩出众升为幽州刺史。在东汉末年,幽州关乎着辽东和辽西,对汉朝的边疆稳定十分重要。由于汉朝的衰微,北方游牧民族逐渐强大,以乌桓为代表的北方部落大量南迁,占据了辽东和辽西大量的疆土。

起初与乌桓、鲜卑等游牧民族打交道的是公孙瓒,这位战争狂人热衷于用战争解决问题。公孙瓒与乌桓屡次交战,保卫了边境,但连年的战争也给边关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幽州成为一个穷州,不论是官府的财政还是百姓都需要依靠其他州的接济。

尽管公孙瓒面对乌桓、鲜卑胜多败少,但朝廷深感战争的损耗太过巨大,汉帝国已不复往日的荣光,再这样一直打下去不是办法。更何况乌桓、鲜卑与西汉时面对的匈奴不同,它们实力没有那么强大,完全可以以和柔的政策解决。

刘虞成为了最合适的人选,他性格宽仁、执政爱民,正适合解决幽州与乌桓的问题,而且他是汉室宗亲,将重镇幽州交给他朝廷也能放心。所以,刘虞就走马上任,成了幽州刺史。

事实证明刘虞的确是解决幽州问题的合适人选,他一上任,就开始派遣使臣向乌桓、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各部落游说,对他们晓以利害。乌桓也知道自己不是汉帝国的对手,所以他们接受了刘虞的条件,向汉朝朝贡,不敢再侵扰边关。

解决了北方边患问题以后,刘虞开始发展生产,收纳流民,让百姓们能够安定下来。为了改善民生,刘虞减轻了幽州的赋税,劝导百姓种田,并开放上谷的市场与外族进行盐铁交易,补贴幽州的百姓。在刘虞的仁政下,青州、徐州百姓的流民得以安置,在幽州安定下来。

刘虞本人因功升职,成为三公级别的重臣,但他生性朴素,穿着破旧的衣服。在刘虞的倡导下,幽州等地的不少豪族都一改往日奢靡的风气。幽州的百姓对刘虞十分感激,孩子们唱着传颂他的童谣。

可是,有一个人却对刘虞恨之入骨,他就是公孙瓒。公孙瓒不满刘虞以外交政策解决乌桓、鲜卑问题,当乌桓派遣使臣与刘虞接触时,刘虞将使臣暗杀,想要从中作梗。刘虞执政以后,施以仁政,一直限制公孙瓒的军事行动。公孙瓒作战勇猛,但他对士兵十分纵容,他的军队常常劫掠百姓,横行乡里,百姓怨声载道。

爱民的刘虞如何能袖手旁观,他以上级的身份警告公孙瓒,让他约束手下。公孙瓒名义上受刘虞节制,但他手握重兵,当时汉朝中央式微,诸侯称霸,公孙瓒便没把刘虞放在眼里。这就导致两人的矛盾越来越大。

两人对平叛方式的分歧也很大。以张纯叛乱为例,刘虞认为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流民众多,走投无路下投靠反贼作乱也是无奈之举,只需晓以利害,分化叛军,饶恕无辜百姓的罪过,只惩罚主谋就可以平定叛乱。但是公孙瓒则主张武力解决,通过战争的方式平定叛乱。

这样的两个人搭伙,矛盾只能是越来越多。

董卓专权时,十分看重刘虞,授予他大司马,还拜他为太傅。冀州刺史韩馥和渤海太守袁绍也对刘虞十分重视,当讨董联军解散以后,他们就打起了拥立刘虞为帝的心思。刘虞是刘强的后代,袁绍等人正是看重他的这个身份,可是刘虞坚决不接受。在天下大乱的东汉末年,像刘虞这样忠于汉室的人十分难得。

只可惜刘虞的坚持无法改变汉室倾颓的局面,他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没办法保住。

当袁绍夺得冀州以后,公孙瓒一直发兵与袁绍交战。两方的作战给幽州百姓带来了灾难,同时刘虞也担心公孙瓒进一步强大,到时候自己就解决不了了。刘虞派人让公孙瓒不要穷兵黩武,但公孙瓒完全不听,他休整防备用以防范刘虞,并劫杀刘虞派出的使者,抢劫刘虞赏赐给乌桓的物品。

无奈之下,刘虞决定讨伐公孙瓒。由于公孙瓒一直在与袁绍作战,手下军队散落在四方,所以一开始公孙瓒还打算逃跑。可是刘虞在作战前要求士兵爱惜百姓,结果他的军队在攻城时不敢焚烧城池,一直攻不下来。

公孙瓒手上的士兵又都是久战的老兵,不是刘虞可以比拟的,所以刘虞最终被公孙瓒打败。连他本人也做了俘虏。公孙瓒假借刘虞拜自己为前将军以后,便诬陷刘虞与袁绍合谋称帝,将刘虞斩首。

听到刘虞死的消息以后,北方各州的百姓都在痛痛哭。

“虞以恩厚得众心,北州百姓流旧莫不痛惜。”(《资治通鉴》)

公孙瓒杀了刘虞,夺得了北方四州,但他很快也得到了报应。刘虞旧部对他感情很深,他们决心为刘虞报仇,便联合了乌桓和袁绍一起攻打公孙瓒。最终公孙瓒兵败身亡。

在乱世当中,刘虞的天真和善良看上去像一种迂腐。不可否认的是,乱世当中的确是曹操、刘备这样的枭雄才能成就大业,但刘虞在乱世中的坚守,同样值得钦佩。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

0 阅读:33

历史战争

简介: 品读历史故事,解读古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