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拍摄的辽宁铁岭,鬼子街头耀武扬威,城外挂着“马贼”头颅

醉薇聊历史 2023-05-28 21:25:03

辽宁铁岭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之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四千余年。自辽代设置银州以来的一千余年间,铁岭从一座小邑逐渐发展成今天具有数十万人口的中型城市。

日本侵华时期,由于铁岭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之成为日本侵略东北的战略要地。从1905年日军侵占铁岭县城到1945年无条件投降,日本人对铁岭地区的殖民统治长达40年之久,期间他们掠夺财物,残害百姓,给当地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

铁岭鼓楼

铁岭钟鼓楼前身是明代时在铁岭卫城中心修建的一座谯楼,用于打更报警之用。位置在今天的文化街和繁荣路相交的十字路口上。由于年久失修和战火损毁,至清代之初,谯楼就只剩下一座高大的台基了。

鼓楼前街道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铁岭城在谯楼原址上建了一座新的钟鼓楼,上层挂钟,下层竖鼓 ,人们习惯称之为“鼓楼”。这张图中的鼓楼和第一张图相比已经有明显毁坏的痕迹,上层挂着的大钟也完全暴露出来,清晰可见。

街道情况

这是铁岭城东门外大街的景象,街道两旁的商铺一家紧挨着一家,门前都竖着有地方特色的冲天招牌,街道不宽,地面很烂,但来往的车马行人很多。

北京马车

在铁岭的街头,不但有运载货物的敞篷马车,还有带有包厢的客运马车。因为西方人最早在北京看到这种样式的马车,故而称之为“北京马车”。其实这种车辆在全国各地都有。

药铺

铁岭街头的一家药铺,门前挂着圆珠子以及四方形、三角形的木板,这些都是旧时药铺门前的招牌,其中珠子代表丸药,而木板代表膏药。在店铺大门上,挂着上书有“南陀遗风”和“世合堂”的牌匾。

饭馆

这是铁岭街边一家饭馆的门脸,门前同样挂着幌子。与药铺的幌子不同,饭馆幌子中间是罗圈,下面缀有飘带。在两个幌子中间。还挂着三块木牌。上面写着饭馆的主打菜肴,有烧鸡、素面等等。

教会建筑

日本人占领铁岭后,设置了专门的日本基督会,供当时住在铁岭的日本基督徒使用。图为当时日本基督教会的大门,大门的另一侧还挂着一个牌子,上写“铁岭日曜学校”。日本人称“星期天”为“日曜日”,日曜学校即主日学校,是每周日面向日本儿童开设的教会班。

日本领事馆

正在建造中的铁岭日本领事馆,院墙外堆放着大量的建筑材料。日本领事馆是一座欧式风格的建筑,带有圆锥形顶部的塔楼,位置在今天的南马路与工人街十字路口的西北角,1915年建成投入使用,现已被拆除。

日本学校

铁岭日本寻常高等小学校,由“满铁”于1912年7月建造,位置在铁岭满铁附属地北5条通9番(今银州区南马路16号),主楼为一座两层建筑。图为从操场上看到的学校建筑情况。

街头日军

1918年2月9日下午4点, 一支日本队列耀武扬威通过铁岭街头,街边站着日本军官和身穿和服的日本妇女。这支队伍是日本铁岭驻屯军步兵第二十五联队,驻扎在铁岭的西兵营内。

铁岭火车站

铁岭火车站最初叫西关站,1898年开建,为当时中东铁路八个三等站之一,内设有带小餐厅的候车室,蓄水塔、货场站台和仓库等。建成之初的几年内,这座火车站可谓是命运多舛,1900年7月,刚刚通车不久的火车站即被义和团攻击并焚毁。1905年3月日俄战争期间,俄军为阻挡日军的进攻,放火第二次将车站烧毁。

日军仓库

这是铁岭火车站东侧的日本关东陆军仓库铁岭支库的景象,门前有日军持枪站岗。这座仓库为满仓式五连栋式,里面存放着大量的军需物资,为日本关东军及日后的全面侵华战争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

装卸货物

日军在铁岭火车站附近装卸货物的情景,人群车辆密密麻麻,其中不但有日本士兵,也有被强行拉来的中国百姓。注意看,在画面中有几个人站在高处,他们是负责监督工人干活的士兵,一旦有所松懈,便会招来一顿毒打。这些货物卸下火车后,被分批运送到仓库内储存。

北门外

为了镇压抗日力量,恫吓百姓,日本人在铁岭北门外竖起的一个木架子,上面挂着十数个人的头颅,这些都是被日本人残害的抗日志士,日本人统一污蔑为“马贼”。在木架子旁边,站着一个抽烟的老妇人,她见过太多类似的场景,已经变得麻木了。

在明桥

1905年7月,日本人在铁岭城东的柴河上架设起一座木桥,用于运输战争所需的军用物资。因为这座桥是在日本将军涩谷在明的主持下修建的,故而叫“在明桥”。图为在明桥被俄军摧毁后的情景。

忠魂碑

日俄战争之后,日本人在铁岭建起的所谓“忠魂碑”,碑体上刻着在战争中被打死的日本将士的名字。日本全面侵华之后,在各沦陷区也都建起了这种东西。

马蓬沟

马蓬沟位于铁岭城西五里,是辽河上一处码头,自古便是南北货运的重要集散地。日本关东陆军曾在此修建了一条通往铁岭支库的轻便铁道, 更加便捷地通过辽河运送军需物资。

更多铁岭老照片,敬请关注!并点击下方的《辽宁铁岭老照片合集》!

0 阅读:10

醉薇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