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下一句明明更经典,可为啥很多人不愿意提起

枫桥墨客 2022-07-12 20:31:39

从古至今,人们总是会通过一些方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表达一些对于生活的看法。

对于现代的人们来说,这种方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可对于古人们来说,他们展现情绪的方式却十分单调,最为常见的莫过于古诗词了。

在古人们所留下的表达感慨的古诗词当中,有一句话一定是大家所耳熟能详的,那便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这句古诗非常经典,意在劝告人们活在当下,及时行乐。

作为一首诗中的其中一句,很多人却只知道这句话,而不知道这首诗整体写了什么,甚至连它的下一句都说不出来。

那么,“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下一句到底是什么呢?明明下一句更加经典,为什么很多人都不愿意提起呢?

一首诗之所以能够如同有生命一般的流传下来,离不开赋予其生命的人,也就是作者。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还要先了解一下写出“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01 诗人罗隐

这首诗的作者是晚唐时期的一位叫作罗隐的人。

他是一个毋庸置疑的才子,却偏偏出生在了怀才不遇的年代。

即便负有一身本事,却始终都没能在官场上发挥出来,一直蹉跎到了三十七岁的时候才成为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官员。

沉寂多年的罗隐看到了希望,正摩拳擦掌打算做出一番成就,但时代偏偏不给他这个机会。

他刚一上任就赶上了“黄巢起义”的爆发。

整个天下都陷入了动荡之中,罗隐也不得不离开了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官位。

由于无处可去,罗隐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避入了九华山当中,成为了一个道教中人。

众所周知,道教的思想便是“顺势而为”,所崇尚的是顺其自然,万事不必强求。

这种思想毫无疑问对罗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让他从前因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而始终翻涌着的情绪平静了许多。

而他的这种情绪毫无疑问地让他的作品也受到了沾染,所以一句“今朝有酒今朝醉”得以问世,并且作为经典一直传承到了现在。

这句话出自罗隐的作品《自遣》,全诗一共有四句话。

非常奇怪的是,大家仿佛根本不知道这句话出自何处,也不知道这首诗的全文,这是为什么呢?

02 古诗《自遣》

说起《自遣》这首诗,相信熟读过的人都会心生感慨。

这首诗一共有四句,而第一句“得即高歌失即休”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仿佛将人们放在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环境当中,让人们的内心顿时开阔了起来。

的确,得到了便放声歌唱,肆意欢笑,没有必要去掩饰自己此时内心的愉悦,而失去了也不必介怀。

毕竟人生短短数十载,抱着“没有就没有”的想法岂不是能够活得更加痛快。

可以说,罗隐在最开始就提出了这种“随心”的思想,而紧接着他又用第二句诗来更进一步表达了他的观点,也就是“多愁多很亦悠悠”。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可以说是第一句的具体化。

倘若人们能够做到“得即高歌失即休”的话,那么无论人生有多少的忧愁多少的怨恨,都可以全然不理会。

只当这些都不存在一般的每日都乐悠悠,也就是“多愁多恨亦悠悠”了。

当然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样的心境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拥有的,那么到底怎么样才能做到呢?

于是,罗隐紧接着便又写下了剩下的两句,也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即便人生有再多的烦心事,都先不必去理会,如果今天身边有酒的话,那么就抛下一切烦恼先喝它个酩酊大醉,而既然明天还有烦心事,那就留到明天再去忧虑就好了。

这样的做法虽然看上去像是一种逃避,但是却展现了一种人生态度,那便是及时行乐。

的确,人生满打满算不过短短数十载,倘若内心思虑的永远都是那些忧愁的事情,那么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呢?

可若将思想扭转过来,把及时行乐放在首位,把所有的忧愁都抛下,那么很显然人生会快乐轻松很多。

03 不愿意提起的下半句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感染到了许多人,所以“今朝有酒今朝醉”才流传至今,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奇怪的是,作为比这句话还要经典的下半句,“明日愁来明日愁”却并没有这样高的“传播率”,甚至于很多人都不愿意提起,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背后的原因是很简单的,因为这短短的一句话当中,实在是包含了太多的“愁”字了。

对于心中有愁的人,他们是很容易被外界牵连出自己内心的忧愁的,所以他们不愿意看到愁字,更不愿意提及愁字。

即便这个愁出现的地方是在劝慰他们“明日愁”。

与后半句相比,前半句显然更加“受欢迎”一些,毕竟喝酒比愁要讨喜许多。

正所谓一醉解千愁,即使心中有再多都愁苦,只要一杯酒下肚,便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所以,即使“今朝有酒今朝醉”和“明日愁来明日愁”所表达出来的意思是差不多的,甚至后半句比前半句还要经典,但是人们只愿意看到自己喜欢的,更希望听到的劝慰是在今日及时行乐,而不是“将烦恼留到明日”。

久而久之,这首诗中的经典便只剩下了前半句,“明日愁来明日愁”也就顺理成章的无人提起了。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