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政策法规愈加友好、算法数据的加速迭代、传感器和计算在向车规级方向靠拢,自动驾驶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商业化落地渐行渐近。近日,在轻舟智航举办的线上发布会上,公司CEO于骞向业界展示了搭载5颗激光雷达的旗舰版方案以及搭载2颗激光雷达的加强版方案和搭载1颗激光雷达的标配版方案。其中,标配版方案可以做到“以10%的成本实现99%的L4能力”,其量产成本甚至会低至1万元人民币,这也将进一步加快自动驾驶技术普及的速度。然而,若想让自动驾驶实现真正的落地商用,除了需要降低成本门槛提升技术普及度,深厚的运营积累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步。在推动国内自动驾驶技术示范性运营方面,上汽集团绝对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上汽旗下Robotaxi项目首批60台自动驾驶出租车已先后在上海、苏州两地启动示范应用,“5G+L4”智能重卡项目已完成洋山港4万标箱年度运输任务.....多个项目的落地应用,已让上汽成为了国内L4智驾技术示范运营的标杆。
众所周知,自动驾驶示范运营的达成,离不开对自动驾驶核心技术的掌控。作为整车销量连续十六年保持国内第一的汽车制造企业,上汽率先在业内对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网络安全五大中心进行全面布局,为智能驾驶的技术研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上汽在控制器iECU、5G智能网关iBOX、智驾底盘iEPS和智能制动系统iBS等智能网联汽车6i核心技术方面均居行业领先地位;此外,上汽还开发了零束银河全栈1.0平台解决方案,全面支持L2.9+智驾,全栈3.0平台解决方案的预研工作也已启动,将为更高阶的智能驾驶落地提供强力支持。
一项技术从研发到成熟再到商业化落地,都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为此,上汽打造了Robotaxi、“5G+L4”洋山智能重卡等一系列重点智能驾驶项目。上汽Robotaxi项目首批60台自动驾驶出租车已经先后在上海、苏州两地启动示范应用,今年将在深圳打造200台的运营车队,2025年将组建商业化Robotaxi车队从而实现商业化盈利。
除了在消费级市场进行布局以外,上汽L4级自动驾驶技术在重卡领域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到目前为止,上汽“5G+L4”智能重卡在洋山港累计自动驾驶总里程超过77万公里,出色完成洋山港4万标箱年度运输任务和及“一拖四”编队行驶,实现了特定场景下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基本具备全天候、全流程、多场景、有人/无人载运工具混行下的自动驾驶规模化运营能力。“5G+L4”智能重卡计划在2025年前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形成年运输100万标准集装箱的能力,达到国际商用车行业领先水平。
自动驾驶技术对提高交通安全、出行效率、探索新的商业模式等方面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轻舟智航低成本L4量产版自动驾驶方案,到上汽以强大实力持续推进高阶智能驾驶的落地应用,国内企业已在自动驾驶领域火力全开,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那么,自动驾驶技术到底何时能够真正走入到我们的现实生活,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选项?就让我们一同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