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后腰膝总发虚?古方+宫廷按摩法,让你比同龄人肾气足10倍

安风的备忘录 2025-02-20 06:58:45

在都市的忙碌生活中,35岁的赵先生正处于事业的上升阶段。可近期,他却被一种难以名状的困扰所缠绕。不知从何时起,他时常感觉腰膝酸软,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不断抽走他的精力。

哪怕只是爬几层楼梯,他的双腿也会沉重得像灌了铅,腰部更是酸痛不已。工作期间,久坐片刻便须起身活动,不然腰部的不适会致使他难以集中精力。回到家,他已没了陪孩子玩耍的精力,往昔的活力正渐渐消逝,这使他极为苦恼。

事实上,像赵先生这样30岁后腰膝发虚的情况并不少见。

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30岁以上人群里,约40%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腰膝酸软、肾气不足等症状,且该比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面对腰膝发虚的问题,中西医结合能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

对于那些因腰椎间盘突出之类器质性病变而腰膝不适,且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西医或许会施行手术,从而解除神经压迫,舒缓症状。而对于一般性的腰膝酸软、肾气不足,若由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引起,可能会使用一些调节激素水平的药物,但这些药物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使用,且可能存在一定副作用。

中医应对此类问题,历史悠久且独特的优势。在此为大家介绍一则古方与宫廷按摩法。

古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肾气丸”。

原方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组成,具有补肾助阳之作用。现代临床研究里,以肾气丸为基础上加减化裁,用于诊治肾气不足相关病症,其总有效率可达80%左右。不过,中医讲究辨证论治,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调整用药。

宫廷按摩法,其渊源可追溯至古代宫廷养生之道。重点按摩肾俞穴和关元穴。肾俞穴位于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素问·刺热篇》记载:“肾热病者,先腰痛胻酸。”

肾俞穴为肾之背俞穴,对其进行按摩能够直接作用于肾脏,激发肾经经气。每日以双手拇指指腹按压肾俞穴,力度需适中,以穴位产生酸胀感为佳,每次按压3 - 5分钟,早晚各一次。

关元穴在脐下三寸处。

《扁鹊心书》云:“人至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惫,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则心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按摩关元穴时,可将手掌搓热后,以关元穴为中心,顺时针按摩100 - 200次,以腹部微微发热为佳,每天睡前进行。此穴为人体元阴元阳交关之交汇枢纽,对其进行按摩,可起到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作用。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药膳食疗亦为中医调理之重要手段。推荐“杜仲核桃猪腰汤”。

杜仲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称其“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

核桃补肾固精、润肠通便。猪腰以形补形,有补肾气的作用。取杜仲、核桃、猪腰1对,将猪腰洗净切开,去除白色筋膜,与杜仲、核桃一起放入锅中炖煮1 - 2小时,调味后食用,每周2 - 3次,能有效改善腰膝发虚的症状。

预防腰膝发虚,日常要做到以下几点。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每晚尽量保证7 - 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饮食方面,可多食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豆之类。在中医理念里,黑色食物有入肾之功。

适量运动,如每周进行3 - 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像慢跑、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补肾益气。

平日需留意自身是否频繁有腰膝酸软、乏力、夜尿增多等症状。若存在此种情况,则应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在必要时就医以进行诊断。只要我们重视起来,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及日常预防,就能有效改善腰膝发虚的状况,让肾气充足,活力满满。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