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炎症几乎如影随形,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发炎”的切身体会。面对炎症,人们的态度却大相径庭:有人对此漫不经心,任由炎症发展,一拖再拖;而有人则如临大敌,一旦察觉到炎症的苗头,便立刻服药“镇压”。
事实上,炎症是人体在遭遇外伤、感染等外界刺激后,机体自身启动的一种“防御”反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一种保护机制,旨在帮助身体抵御外界侵害、修复受损组织。
你知道吗,身体如果有炎症,这三个地方一按就会痛!
身上3处痛,可能是身体出现了炎症炎症是机体对刺激的防御反应,当身体有炎症时,某些部位一按就痛,这背后有着诸多原因。
炎症刺激周围组织,释放炎症介质,这些物质会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疼痛。同时,炎症区域血管扩张、血流增加,局部温度升高,组织肿胀,也增加了对神经的压迫,导致按压时疼痛加剧。

1.关节部位:如关节炎,关节处炎症使关节滑膜充血、水肿,关节腔内积液增多,按压关节时疼痛明显,且可能伴有活动受限。
2.腹部:像阑尾炎,炎症刺激阑尾周围组织,右下腹麦氏点会出现压痛,严重时会伴有反跳痛。
3.皮肤感染处:皮肤感染发炎,细菌滋生释放毒素刺激周围组织,按压感染部位会疼痛,还可能伴有红肿、发热等症状。
若身体出现按压疼痛,且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伴有发热、肿胀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如血常规、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患上这几种炎症千万别拖!炎症是身体对损伤或感染的防御反应,但若长期不处理,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以下几种炎症尤其需要警惕,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1. 肝炎
肝炎病毒(如乙肝、丙肝)在肝脏内持续复制,导致肝细胞反复受损、修复,增加肝癌风险。慢性肝炎若不控制,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建议:定期检查肝功能、病毒载量,遵医嘱抗病毒治疗,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
2. 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诱因,长期炎症导致胃黏膜萎缩、腺体减少,增加胃癌风险。
建议:根除幽门螺杆菌,定期胃镜检查,避免高盐、腌制食物,戒烟限酒。
3.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长期炎症刺激黏膜细胞,增加结直肠癌风险。病程越长,癌变概率越高。
建议:遵医嘱使用抗炎药物,定期肠镜检查,避免高脂、低纤维饮食。
4. 慢性胰腺炎
胰腺反复炎症导致纤维化,可能发展为胰腺癌。长期饮酒、胆结石是常见诱因。
建议:戒酒,治疗胆道疾病,控制血糖,定期影像学检查。
5. 宫颈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
持续炎症刺激可能增加HPV感染风险,而高危型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
建议:接种HPV疫苗,定期宫颈细胞学检查,及时治疗宫颈病变。
炎症虽常见,但忽视治疗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早发现、早干预是预防癌变的关键。出现炎症症状(如腹痛、黄疸、便血等)应立即就诊。慢性炎症患者需遵医嘱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增强免疫力。
如何降低全身的炎症水平?1. 调整饮食结构
多吃抗炎食物:深海鱼(富含Omega-3脂肪酸)、绿叶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浆果(如蓝莓、草莓)、坚果(如核桃、杏仁)等,能减少体内炎症因子。

减少促炎食物:精制糖、加工肉制品、反式脂肪(如油炸食品)、高盐食物等,可能加重炎症反应。
2. 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如跑步、跳绳),可降低C反应蛋白等炎症标志物水平。
3. 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会扰乱免疫系统,增加炎症风险。建议每晚保证7-9小时高质量睡眠,睡前避免电子设备蓝光。
4. 管理压力
长期压力会升高皮质醇水平,诱发炎症。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或兴趣爱好缓解压力。
5. 戒烟限酒

烟草和过量酒精会直接刺激炎症通路,戒烟和适度饮酒(男性≤2杯/天,女性≤1杯/天)对控制炎症至关重要。
6. 维持健康体重
肥胖会释放脂肪因子,引发慢性炎症。通过饮食和运动将BMI控制在18.5-24.9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