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师武汉饮马长江”,李立三激情岁月如此短暂?

见谈历史 2024-12-15 03:16:22

李立三,中国共产党领袖中传奇式的人物。在他一度成为中共中央工作的实际主持人的三个月时间里,启动全国性武装暴动,以推翻国民党政府统治。

他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口号,成为我党历史上著名的80句口号之一。

李立三的激情岁月,使红军受到重创被迫撤离各个根据地;使党在白区的各级组织遭到惨重损失。同时他也把国民党反动派打懵打傻,缓过神来,把我党视为真正的对手,心腹大患。

那么,李立三“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激情岁月为什么如此短暂?

一、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计划,是由党的六大决议及共产国际的指示演化而来。

1928年7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选出中央委员23人、候补中央委员13人。

选举关向应、李立三、罗登贤、彭湃、杨殷、卢福坦、徐锡根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1930年3月,周恩来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工作,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兼宣传部长的李立三,就成为中共中央工作的实际主持人。

性格刚烈,激情似火的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计划,并非是他匠心营造,首发独创。早在中共六大前,党内领导层就有着革命形势是处于低潮还是高潮的争论。

在党的六大报告决议中,依然坚持城市中心论。认为革命高潮很快就会到来,只有发动武装起义,夺取革命在一省或数省的胜利,最后整个推翻国民党蒋介石的统治。

同年7月17日,共产国际召开六大,布哈林亲自主持会议,号召各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进行积极援助。

共产国际认为,当前中国革命主要错误是右倾,应当以十月革命为模式,要以城市为中心组织武装暴动。

共产国际同时认定世界革命形势好大一片,马上就到与资本主义世界决战的时刻。

与此同时,1929年2月、6月、8月和10月,共产国际向中共中央发来类似主张的指示信。

10月26日的指示信,再次认定“中国进到了深刻的全国危机的时期”,“现在已经可以并且应当准备群众,去实行革命的推翻地主资产阶级联盟的政权,建立苏维埃形式的工农独裁。”

李立三的“立三路线”是在这双重指示和影响下形成的。

1930年6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由李立三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发动武装起义。

二、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超常发挥,被严峻的现实打脸

李立三是工人运动领袖,同时又是个演说家,比喻的很形象。他说城市是统治阶级的头脑和心腹,只斩断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而选择的方式就是依靠工人阶级的武装暴动。

李立三看到的1930年5月爆发的蒋、冯、阎中原大战,是全国总暴动的最佳时机。

他认为这次军阀间的战争,使反动派彼此削弱,大伤元气,已经到了展示 革命力量的时候了。

根据决议,他制定了一个全国武装暴动计划,命令以武汉为中心举行全国中心城市起义。

“暴动、暴动,再暴动”,命令首先在上海、南京、武汉等十几个主要城市举行罢工、起义,配合武汉中心的起义。

同时,集中全国红军攻打中心城市。

“进攻,进攻,勇敢地向中心城市进攻”。

由朱德、毛泽东指挥攻打南昌,;由彭德怀、黄公略、滕代远指挥,占领大冶;由邓小平、张云逸指挥攻打桂林等等。共五路大军,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取得全国革命的总胜利。

而残酷的现实是,1930年6月到9月,在不足3个月的时间里,李立三推行的“左倾”,迫使苏区收缩,白区折损。

三、李立三起义大计划激怒了共产国际

制定了全国暴动计划之后,李立三觉得还远不够,又提出了一个起义大计划。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革命大计划。

在中国的南方广州、香港等租借地组织起义,把矛头指向英国日本等帝国主义。

在中国的北方,建议共产国际立即采取进攻路线,命令苏联红军向中国东北地区进攻。当时西伯利亚有10万中国的工人,苏联应该迅速武装这些工人,从蒙古穿越,援助中国革命。

李立三的计划大胆而奇妙,建议斯大林停止五年计划,全面支持中国的武装暴动。

李立三这种一厢情愿的中国革命计划,以中国革命为中心,要求苏联配合,这种对苏联的指挥和要求,让共产国际感到莫名其妙。

该计划,不仅向苏联发起指挥命令,还要取代苏联的领导地位。对共产国际和斯大林来说,李立三就是一个怪胎,疯子,完全不可理喻。

李立三的起义计划很快遭到共产国际执委会否决。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立三势将暴动进行到底,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坚决地表示,我们将不顾共产国际的电报而执行党的方针。

共产国际对李立三的所作所为极为愤怒,把他的错误定性为“最有害的冒险主义”。

9月,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周恩来和瞿秋白立即从莫斯科回国。火速召开中共六届三中全会,随后撤销李立三的职务,纠正李立三的“左”倾冒险错误。

四、李立三被共产国际召回,十五年在苏联度过。

中国共产党当时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共产国际对它影响不仅在思想上,更有实际上严格的组织约束。

首先,共产国际对李立三的 暴动计划进行了强烈干预,停发对中共中央活动的一切经费。当时李立三的中央办公地在上海,包括房租及活动经费,主要都是由共产国际提供。被停发经费后的李立三在中央的工作,立即陷入困境。

其次,李立三被解除政治局委员职务,离开领导岗位。同年底按照共产国际的要求,调往莫斯科,一去就是十五年。其中有两年时间在监狱中度过。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