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一生磨难多,刚直秉性谁知道?

见谈历史 2025-04-11 04:02:34

陈独秀,安徽怀宁人。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新文化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1896年,考中秀才;先后毕业于杭州中西求是书院,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早稻田大学。

1911年辛亥革命后,陈独秀任安徽都督府秘书长;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传播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既有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又有革命者的激进情怀。他不愿妥协的性格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屡屡碰壁。陈独秀一生悲剧,包括政治命运与个人生活两方面,都与他刚直不阿、桀骜不驯个人性格息息相关。

陈独秀一生磨难多,刚直秉性谁知道?

一、作为革命家、思想家,先后被捕入狱五次。

1913年,陈独秀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在安徽协助柏文蔚组织反袁军事暴动。因计划泄露起义失败。遭到北洋政府逮捕,关押于安庆监狱。

经多方营救,半年后获释;

1919年6月11日,他在发表的《北京市民宣言》中提出“取消不平等条约”“保障言论自由”等诉求,并秘密印刷传单。陈独秀在新世界商场五层抛洒传单时,被密探当场抓获。经三个月羁押,北洋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同年9月释放陈独秀;

1921年10月,陈独秀化名“王旦甫”,因散发宣传“布尔什维克主义”的传单,被法租界巡捕房逮捕。由于租界当局缺乏定罪证据,加上社会名流包括章士钊等的斡旋,陈独秀获释;

1922年8月,因参与领导浦东烟草工人罢工,被法租界巡捕房以“煽动罢工”为由逮捕。

经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协调,租界当局因“证据不足”释放陈独秀;

1932年10月15日,国民党特务联合租界巡捕突袭其住所,查获大量革命文献。1933年4月,南京地方法院以“危害民国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3年,后减刑至8年。

陈独秀越挫越勇,从不向恶势力屈服。

二、共产国际将大革命失败的责任归咎于陈独秀,从早期中共领导人到开除党籍

陈独秀作为中共早期领导人,他坚持“二次革命论”,主张通过工人运动和民主革命逐步推进社会主义。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尤其是在国民党二大、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中,陈独秀的妥协实际上是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陈独秀因执行共产国际“退让策略”,被指责为“右倾投降主义”,实践中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将大革命失败的责任完全归咎于陈独秀。陈独秀的右倾错误部分源于对共产国际指示的教条化执行。

陈独秀曾一度抵制共产国际的高压政策,共产国际要求中国支部应当绝对服从其指令,陈独秀对此极为反感,在中共一大后与马林多次发生冲突,反对马林擅自处理事务,主张中国革命的独立性。

最终在1929年被开除党籍。他晚年反思时曾悲愤地说:“我不过是斯大林的替罪羊。”

三、 国民党反动统治对陈独秀的打压和摧残。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领袖和中共创始人,成为国民党政权重点打压的对象,被国民党视为眼中钉。

1927年后,陈独秀虽因“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被中共解除领导职务,但其作为中共早期领袖的身份仍被国民党视为威胁。国民党将其列为“共党要犯”,通缉追捕,迫使陈独秀转入地下活动。

国民党政权不仅通缉他,还通过舆论工具将其污名化为“汉奸”“中共余孽”,抗战期间,造谣他接受日伪资助,摧毁其公众形象。

国民党还对陈独秀的著作和文章实施严格审查,他的一些书籍被列为禁书。撰写的时评文章多被国民党审查机构扣压。当局多次阻挠其出版合同,甚至没收稿费,加剧其贫困生活。

1932年,陈独秀因公开批评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1933年4月,南京地方法院以“危害民国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3年。‌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独秀被提前释放,但仍处于国民党特务的长期监视之下。其间陈独秀拒绝国民党的拉拢,拒绝加入国民党政府。

中统局局长的徐恩曾(陈独秀表弟)奉蒋介石之命,提出提供资金资助其成立"新共党",被陈独秀严词拒绝。

陈独秀断然回答,"蒋介石杀了我们许多同志,还杀了我两个儿子,我和他不共戴天!"

国民党秘书长朱家骅托人赠予5,000元法币(相当于教授年薪),陈独秀当场退回汇票。他将这些资助视为"嗟来之食"。

尽管晚年颠沛流离,生活困顿,流落四川江津,靠友人接济度日。但是绝不拿国民党的一文钱。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我宁可穷死、饿死,也不能要他们的钱来玷污自己。”

四、陈独秀个人生活的悲剧。

陈独秀的个人生活同样充满悲剧色彩。他的妻子中,高晓岚因包办婚姻与他形同陌路,高君曼因思想分歧最终分离。

更令人痛心的是老来丧子的命运:长子陈延年、次子陈乔年先后被国民党杀害,长女陈玉莹因得知噩耗悲痛离世。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相信民间偏方蚕豆花水治疗高血压

,但最终却因饮用变质的蚕豆花水而引发剧烈腹泻,导致身体状况急剧恶化,最终在1942年5月27日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