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农村夜校扫盲班里,有一天,任课老师按照计划给大家教授“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个成语。但是由于来上课的人员中,既有七八岁的孩童,也有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既有认字不多的青年,也有一字不识的家庭妇女。文化水平可以说是参差不齐,千差万别,老师费劲巴力地教了十多遍,可是收效甚微,能够完整记下这句话的人寥寥无几。怎么才能让大家快速地记住这句话呢?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农村扫盲班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系作者原创,图片素材来自网络,仅为配合叙事之用,感谢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这时候老师想起自己在学校学这个成语时候的情景,曾经有人开玩笑地把这句话说成是“婶可忍,叔不可忍”。不如就用这个办法试一试,或许能行呢也说不准。于是老师就让大家先记住“婶可忍,叔不可忍”这句话,然后再来记忆“是可忍,孰不可忍”。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效果出奇地好啊!当天晚上,绝大部分人都记住了这个成语。
“婶可忍,叔不可忍”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话出自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口,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其本来的意思是说,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表示不能容忍。当时的事情是这样的: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
话说距离现在大约2500年左右的春秋末期,鲁国的新兴地主阶级最为有名,而且势力强大的有三家,分别是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他们都是鲁国的大夫,也都是鲁相公的后裔,所以被称为“鲁国三相”。由于“鲁国三相”世代为国家公卿,位高权重,势力极大,尤其是季孙氏这一脉,好几代都操纵着国家的政权,就连鲁国国君也在他们的控制之下,对他们唯唯诺诺。
春秋时期宫廷乐师
尤其是在鲁昭公、鲁定公(公元前541至公元前495年)时期,季孙氏根本不把鲁国的国君放在眼里,更有甚者他还自比天子,言行举止都把自己凌驾于天子之上。按照周朝的制度,国家宫廷乐队有着严格的等级和标准:八个人为一佾,即八名乐师称一佾。周天子的乐队为八佾,诸侯的乐队为六佾,卿和大夫的乐队为四佾。八佾即六十四个人,六佾即四十八个人,四佾即三十二个人。季孙氏按照规定只能拥有三十二人的乐队,可是季孙氏在实际上却无视周王朝几百年的规矩,私自设置了六十四人规模的大型乐队。所以孔子在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愤怒地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意思是说:如果这件事能容忍,那么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呢!也就是说,这就是孔子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了。
春秋时期宫廷乐队
关于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出处和来历,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欣赏。作品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意见。
严正声明:本文内容系作者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严禁以任何形式搬运、抄袭、拆解部分或者全部内容。版权所有,如有侵权,一经发现,必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