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草书结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正欹变化,整体字做倾斜,或左倾或右倾;二是字内倾斜,左部分左倾,右部分右倾,形成上开下合的结体形式;三是结构疏密,由线条的收放决定,线条收放主要是通过夸张线条的长短实现的。





《蘜潭纂峨眉山纪游诗》王铎书于(1650)绫本,纵24.5厘米,横23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蘜潭纂峨眉山纪游诗》,草书,纸本。纵24.5厘米,横23.7厘米。王铎书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系王铎五十六岁时书与其弟的作品。 书法用笔圆浑沉厚,结构似欹而正,极变化跌宕之韵致。为王铎书法佳作之一。此卷有清高士奇、程颂可题跋。曾经高士奇等人鉴藏。





卷中五律十首,有四首见於《拟山园选集》(台湾学生书局》五律卷七,题作《纂峨嵋山纪有题》,分别为卷中之第一首、第二首、第四首、第九首。第一首尾联之“山潮”,集中作“山樵”,第二首漏书頷联十字,据集中所载,应为“古厓多铁瓦,漫士自樟庐”。









注:本平台以分享书画知识为宗旨,部分素材来自网络,若内容涉及版权相关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