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本文主要介绍东汉外戚与宦官交替秉政的具体情形。
东汉外戚与宦官的初步交锋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10岁登基,窦太后临朝称制,其兄长窦宪(大败北匈奴,迫其西迁)把持朝政,窦氏子弟遍布朝堂要职,盛极一时,开启了东汉外戚专政的先河。为了夺回权力,长大后的汉和帝与宦官郑众密谋,逼死了窦宪,窦氏势力被一并铲除。郑众因功封侯,并开始参与朝政,是为东汉宦官封侯干政之始。
汉和帝死后,邓太后临朝称制,立和帝次子(长子早夭)出生仅百天的刘隆继位,是为汉殇帝。然而可怜的小娃不到两岁便夭折,都不知道皇帝是个啥。
为了继续掌控朝政,邓太后与兄长邓骘(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开国功臣太傅邓禹之孙,典型的权力怪兽)密谋,迎立十三岁的宗室刘祜继位,是为汉安帝。邓太后去世后,安帝与宦官李闰合谋,诛除了邓氏。以安帝乳母王圣、中黄门李闰、中常侍江京为首的宦官集团开始把持朝政,无恶不作,与官僚集团矛盾日深。但朝臣不受皇帝信任,宦官安然无恙,而以名臣太尉杨震(出身顶级世族弘农杨氏,学问通达,号称关西孔子)为代表的官僚集团却备受打击,杨震甚至被逼自杀。
安帝死后,阎太后临朝称制,立宗室幼童北乡侯刘懿为帝,结果不到一年便夭折,他的帝位一般不被承认。阎氏兄弟在此期间,把持朝政,独揽大权。北乡侯去世后,孙程等十九名宦官合力发动政变,诛杀阎氏外戚,迎立汉安帝长子11岁的刘保继位 ,是为汉顺帝。小娃娃啥也不懂,大权由宦官独揽,孙程等人个个封侯,被称为十九侯。孙程去世后,养子孙寿承袭浮阳侯爵位,开宦官养子袭爵之始。
顺帝继位后,从小伺候他的宦官曹腾得到升迁,任中常侍。曹腾收了个养子名叫曹嵩,曹嵩的儿子便是乱世枭雄曹操。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在官渡之战前所作的《为袁绍檄豫州文》中怒斥曹操为赘阉遗丑,其根源便在于此。曹操也因为这个尴尬身份,长期受到世家大族的排斥乃至仇视,曹家与世族的糟糕关系直到曹丕继位后,推出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的地位得到巩固,是门阀体系的重要制度保障),才得到明显缓和。
外戚梁氏主政二十年顺帝时期,外戚梁商与宦官集团同掌朝纲,斗争趋于缓和。顺帝去世后,两岁的长子刘炳继位,是为汉冲帝,梁太后临朝称制,大将军梁冀掌权,一改父亲梁商的谨慎风格,飞扬跋扈,残暴放纵,排除异己,横行无忌,独揽朝纲,目空一切。宦官集团无力抗拒,选择了蛰伏。
冲帝继位仅一年便早夭,梁冀为了继续掌权,遂立年仅八岁的汉章帝玄孙刘缵(音zuan,三声)为帝,是为汉质帝。
刘缵自幼早熟,看不惯梁冀的专横行为,曾当着群臣斥责梁冀:此跋扈将军也!梁冀为此大怒,担心刘缵成年后难以掌控,遂阴谋将其毒杀,死时年仅九岁。
汉质帝死后,关于继承人问题,梁冀与朝臣发生冲突,后在中常侍曹腾的支持下,梁冀立了准妹夫十五岁的刘志为帝,是为汉桓帝,梁氏依旧执掌权柄,声威日盛。
梁冀专权的二十年中,梁氏一门七人封侯(视祖训如空气,刘秀的棺材板都快压不住了),三人为后,六个贵人,两个大将军(汉代最高军职,位在三公之上,掌军权),七个女眷获封食邑,三个族子尚公主(娶公主为妻),其余各级将官多达五十七人,达到了外戚干政的巅峰,仅次于王莽篡汉。
梁太后(梁冀的妹妹)去世后,还政于帝。但鉴于梁冀威权太盛,汉桓帝未敢轻举妄动,反而百般示好(毕竟梁冀可是敢杀皇帝的狂人):增其封邑达至三万户,比肩汉武帝时期威名赫赫的大将军卫青(《史记》记载一万六千户,《汉书》记载三万户);同时给予其诸多权臣标配的特权:入朝不趋(入朝不必快步疾行)、剑履上殿(登殿可以佩剑穿鞋)、赞拜不名(觐见皇帝称官不称名)。
数年后,梁皇后(梁冀的妹妹)去世,梁冀作为外戚掌权的两个重要的后盾全部离世。汉桓帝认为时机成熟,遂联合亲信宦官单超、左悺(音惯)、徐璜、具瑗(音愿)、唐衡等五人发动政变。梁冀本就恶贯满盈,仇视者甚众,皇帝的举动给了他们信心,遂群起攻之。最终在众叛亲离之下,梁冀伏诛,家产充公(近三十亿钱,相当于东汉政府年税收的一半),梁氏满门抄斩,受其牵连的官员多达数百人,朝廷几乎为之一空。
东汉的宦官时代重振皇权后,汉桓帝论功行赏,单超等五人同日封侯,史称五侯,并受封朝廷正式官职,朝政大权再次落入宦官集团手中,其家族亲友也因此鸡犬升天,为祸一方。
五侯秉政时期,权势滔天,不少世家大族为了生存不得不委曲求全,颍川大族荀氏被迫与中常侍唐衡联姻,以族子娶其女,牺牲品便是曹魏重臣,被称作王佐之才的荀彧荀文若 。曹操与荀彧一见如故,君臣相得,未尝没有身份上的共情(俩人都是被爹坑了,莫名其妙地与宦官扯上了关系)。不过,颍川荀氏名望太重,荀彧个人又是俊逸卓绝,所以并未因此遭受过多非议。曹操就没这么好命了,硬是被骂了一辈子。
宦官们及其亲属的胡作非为,汉桓帝自然也是知道的,但他并未打算将这股势力清除,只是扶持新的宦官(侯览、曹节、王甫等人)以分其权力,权作敲打。毕竟相比于盘根错节的官僚集团和外戚,宦官们更加亲厚,且易于掌控。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宦官时代就此来临,持续了近三十余年。
随着越来越多的权阉步入政坛,朝廷各个要害部门相继被渗透,官僚集团察举人才的权力也遭到了削弱,这无疑触及了世家大族的生存根基,一旦失去了选官的权力,世家大族的利益将再也无法得到保障和延续,这简直就是釜底抽薪。宦官集团与官僚集团的斗争由此逐渐公开化,几乎到达不死不休的地步。东汉末年影响最大的政治事件——党锢之祸就此爆发。
以太尉陈蕃(千古奇文《滕王阁序》中徐孺下陈蕃之榻中的陈蕃)、河南尹李膺为首的官僚集团联合外戚窦武等人,控制舆论,猛烈抨击宦官集团,要求汉桓帝铲除宦官势力,肃清朝政。但皇帝根本不吃这一套,反而在宦官集团的怂恿和蛊惑下,将所谓的清流(即士人,士大夫,具体指代的就是领导参与此事的,以陈蕃、李膺为首的太学生及官僚集团主要人物)定为党人(政治上结为同盟的朋党,统治者最忌讳的就是结党,因为结党必营私)尽皆下狱,严刑拷打,逼其认罪。
然而宦官们终究还是低估了读书人的智慧,面对酷刑,他们轻意招供,将宦官们的亲属子弟牵连其中。这使得宦官们投鼠忌器,不得不选择妥协,向汉桓帝进言,释放党人。加之尚书霍谞(帮助汉桓帝夺权的功臣之一)、城门校尉窦武(外戚,女儿窦妙为桓帝的第三任皇后)的上表求情,汉桓帝怒意稍减,下令释放了党人。
不过,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爆发,桓帝下诏,将所有党人终身禁锢,名字记录在册,永不录用。此为第一次党锢之祸。
桓帝去世后,无子,皇后窦妙临朝称制,经与父亲窦武商议,迎立十二岁的解渎亭侯刘宏为帝,是为汉灵帝。窦皇后升格为窦太后,父亲窦武因拥立之功,得封大将军、闻喜侯,其族人也多加官进爵,外戚势力复起。
皇权更迭,宦官集团立刻倒向窦太后,极尽谄媚之能事,深得太后欢心,并因此得以再度干涉朝政。
窦武掌权后,以陈蕃再任太尉,署理朝政,并大量启用被禁锢的党人,密谋铲除宦官集团。不料事机败露,消息被宦官集团获知。为求活命,宦官首领曹节、王甫等人歃血为盟,合力发动政变,将窦武、陈蕃等人族灭。侥幸未死者,定重罪,流放交州(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地区)。窦太后失势,被迁徙到南宫云台居住。史称九月辛亥政变。外戚势力短暂复兴后又遭到沉重打击,宦官集团再度把持朝政。
官僚集团眼见曙光来临,未曾想转瞬便乌云盖顶。尽管失去了左右朝堂的权力,但舆论阵地还在,他们为窦武、陈蕃平反,指责宦官集团结党营私,图谋不轨,要求革除宦官干政。
被惹怒的宦官们向汉灵帝进言,以党人误国,危害社稷为由,发动了第二次党锢之祸,全国范围内清剿党人。在这场政治浩劫中,大量士人蒙难,被迫害致死者高达六七百人。党锢持续数年,范围一再扩大,众多清正官员纷纷遭到禁锢。宦官及其党羽借清剿党人之名,胡作非为,致使朝政日非,民怨沸腾。
党锢最大的遗害是使得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豪强地主(汉末已经逐渐进化为世家大族)与皇室离心离德。失去了世家大族的支持,东汉王朝大厦将倾。
十常侍之乱汉灵帝在位二十年,这是宦官们最美好的时代。汉灵帝早期,中常侍王甫、曹节深受宠信。二人相继离世后,张让、赵忠取代了他们的地位,并更进一步,与灵帝建立了如父如母般的感情。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这句话时常挂在灵帝嘴边。
灵帝在位中后期,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等十二人尽数封侯,皆任中常侍,即臭名昭著的十常侍。他们的亲族子弟遍布各地,贪酷残暴,为祸一方,是汉末民乱四起的罪魁祸首(史书是世家大族撰写的)。
南阳屠户何真之女何氏为汉灵帝生下皇子刘辩后,被册封为皇后,其兄长何进因之水涨船高,成为外戚势力的代表。
黄巾之乱爆发后,何进被封为大将军,守卫京师,统筹平叛事宜。战后,何进威权日盛,世族子弟多有投靠,这其中就包括汉末第一世族——汝南袁氏的袁绍、袁术兄弟。何进出身卑贱,本不被世族所看重,但无奈宦官势力太强, 唯有依靠外戚方可与之周旋。
何进势力的强大自然引起了宦官集团的不安。西园八校尉(灵帝时期编练的新军,是削弱何进军权的一种手段,袁绍、曹操、淳于琼等乱世名将各为一军统领,皆受蹇硕节制)的统领蹇硕就与其多有冲突。
灵帝生前,并不喜欢嫡长子刘辩,反而对王美人所生的次子刘协颇为看重,但受到宗法制度的约束,还要考虑何皇后的感受(何皇后很受宠),同时顾忌大将军何进的威权,导致他迟迟未能设立太子。
灵帝病重后,欲废长立幼,托孤蹇硕,希望他能助刘协即位。蹇硕倒也忠心,设计诛杀何进,结果事机败露,未能得逞,刘辩在舅舅的护持下顺利即位,是为汉少帝。何太后也得以临朝称制,何进与太傅袁隗(袁绍兄弟的四叔)辅政。蹇硕则被十常侍出卖(宦官集团内部也存在权力纷争),死于何进之手,西园新军被何进收编,外戚势力更加鼎盛,与宦官集团的矛盾也日益激化。
何进意图铲除宦官,袁绍等人也是不断为此建言献策,但是何太后对十常侍却信任有加(当初何皇后毒杀刘协生母王美人后,汉灵帝本欲将之废黜,后来还是十常侍率领众宦官全力劝谏,才使灵帝放弃,何太后与宦官集团也就此建立了深厚牢固的政治同盟),极力反对诛杀宦官。
眼见何进威逼太甚,十常侍自然不甘坐以待毙,遂向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以及弟弟何苗行以重贿。收人钱财,与人消灾,母子俩时常向何太后陈说宦官们的好处,为他们求情,并指责何进有擅权之嫌。何太后担心王莽故事重演,故而对兄长渐生防备。
何进一介屠户,胸无点墨,也无雄才,面对如此局面,顿感手足无措。袁绍见状,忙献计为其排忧解难——引外兵入朝,逼迫太后妥协,祸国太师董卓因此得以入京。
袁绍历来被冠以草包之称,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将天下拱手送给了曹操。且不管他日后如何昏招频出,只招引董卓进京这个一石三鸟之计其实还是可圈可点的。
世家大族早已苦外戚宦官久矣,二者交替专政,极大损害了世族利益,勾连外戚只是权宜之计,将二者连根拔除才是世族的根本目的。
袁绍投靠何进就是在等待这样一个机会,他与袁术(尽管袁术自始至终瞧不起这个所谓的兄长,但是在这件事上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以及其他盟友掌握着部分军队,只要能撺掇何进与十常侍爆发剧烈冲突,他就可以振臂高呼(袁绍在京城韬光养晦数年,与士人过从甚密,还营救过很多党人,在士林之中颇有名望),趁乱取事,一举根除外戚与宦官两大毒瘤,而他本人则可以凭借戡乱之功和汝南袁氏之威名,一举直达权力顶峰,青史留名。
高回报自然也伴随高风险,一旦何进失败,他性命堪忧;何进成功,宦官被除,他升官发财,但外戚却独霸朝纲;最好的结果就是双方拼个鱼死网破,他坐收渔翁之利。
至于董卓,只是他计划中的一个棋子而已,目的是推动外戚与宦官尽快交锋。事成之后,只需一纸诏书,这个出身低微的西凉军头就只能俯首称臣。
事实上,前期的剧本走向并未太过偏离袁绍的设计,何太后被迫罢黜十常侍等人的官爵,令其还乡,以全性命。何进被撺掇进宫,请求何太后尽诛宦官。张让等人被逼上绝路,不得已发动叛乱,将何进斩杀。袁绍、袁术兄弟则趁机举兵,打破宫门,对宦官集团进行血腥屠戮。何进兄弟何苗因被认定与宦官勾结而被杀。
但之后的剧情走向开始偏离既定轨道,张让、段珪等人不仅没有死于屠刀之下,反而伙同数十名亲信劫持了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连夜出奔北邙山。后追兵赶到,张让自杀,其余宦官也悉数被杀。
外戚与宦官势力共赴黄泉,史称十常侍之乱。
乱世来临就在皇帝车驾被迎送回程的途中,董卓大军恰巧赶到,名为救驾,实为劫持。至于袁绍为何没有趁董卓立足未稳之际出兵夺回皇帝,历来众说纷纭。有说他优柔寡断,担心无法战胜西凉铁骑;有说他未能完全掌控京师军权,无力与董卓争锋;亦有说他故意让董卓这头西北恶狼入京,利用其野蛮贪婪的本性,使天下大乱。
袁绍有野心,这个不假,但我不认为此时他就有乱世称雄的想法,汉室虽然衰颓,但还不至于亡国,民心依然向汉,世家大族的利益皆与汉室绑定,取而代之是做不到的。
袁绍终究是庶出,母亲只是袁家的一个奴仆,尽管后来过继给二伯袁成(早夭无子)顶门,成为名义上的嫡子,但依然改变不了出身尴尬的事实。同父异母的亲弟弟袁术时常嘲讽他为家奴便是根源于此。
所以,我认为他的核心思想还是想通过自己的谋划来登顶权力巅峰,从而向袁家证明,他这个出身低微的庶子比所谓的嫡子们优秀的多,袁家在他的领导下必然可以创造更为辉煌的历史。只是后来时事更易,袁绍才滋生了更为庞大的野心。
董卓这个变数的出现,我认为是袁绍自己的判断失误,他以为凭借自己的名望与功劳,董卓入城后自然会纳头便拜,请求归附。谁知道这个西凉军头比向他想象中要贪婪的多,而且极为精明狠辣,手段高绝。先是以三千部众多次夜出昼归,给雒阳的官民营造出西凉大军源源不断地错觉;然后通过威逼利诱吞并了何进与何苗的部属;继而又策动了反骨仔吕布,杀死丁原,控制了并州军,整个雒阳转瞬便被董卓完全掌控。
袁绍的一切谋划和付出,都为董卓做了嫁衣。尽管心有不甘,但已无力回天。之后,在废立皇帝之事上与董卓爆发冲突后(又增加了不畏强权的光环,袁绍还是有智慧的,尽管不是特别多),袁绍再也不敢在雒阳久留,遂逃往冀州。
董卓占据京师后,将何太后毒杀,然后废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这就是后世著名的傀儡皇帝——汉献帝。东汉政府自此沦为军阀的玩物,苟延残喘,名存实亡。
刘协先后被董卓、李傕与郭汜、曹操、曹丕所控制,憋屈的过了一辈子。不过,换个角度想,这也不是坏事。因为有价值,所以被保护,五十多岁的寿命在东汉王朝仅次于开国皇帝,位面之子——刘秀。
董卓入主雒阳后,倒反天罡,无恶不作,纵兵劫掠,滥杀无辜,秽乱宫廷,挖坟掘墓,搞得天怒人怨,群情激愤。
不久,袁绍领导的讨董联盟建立,乱世群雄陆续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历史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三国时代随之来临。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