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老字号只剩一层皮,一块腐乳下不去半拉馍,王致和怎么了?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02-11 11:38:52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怕是一去不复返了。

曾经占据老北京人餐桌C位的王致和腐乳,如今却面临着严重的品牌信任危机。

清朝时期,王致和腐乳因其独特的风味成为了御膳房的贡品,慈禧太后更是赐名“青方”。

状元郎题写的“致和酱园”金匾,也成为了其品质的象征。

“臭腐乳,香满楼”的赞誉,更是深入人心。

不仅在国内,王致和也成功出海,被外国人誉为“东方奶酪”,甚至在欧美超市与奶酪同台竞技,足见其曾经的辉煌。

然而,曾经的荣耀并没有让王致和高枕无忧。

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在2013年左右,王致和开始走下坡路。

一系列负面事件,如腐乳生蛆、口感下降、价格上涨等,让这个老字号品牌陷入了信任危机。

曾经“一小块腐乳就能吃掉一整个馒头”,如今却变成了“吃一整块腐乳才能吃下去半个馒头”,这种落差感让消费者难以接受。

曾经年入10亿,盈利6000万到8000万的王致和,在2015年至2017年期间,竟然出现了亏损,线上投诉率更是暴涨300%。

这不仅让消费者感到失望,也让投资者失去了信心。

2018年,王致和的二股东中国信达选择撤股,直接导致其上市计划夭折。

这对于一直谋求上市,希望借助资本力量焕发新生的王致和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王致和的衰落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原本王致和腐乳的制作工艺非常考究,豆腐需要经过两小时的石磨研磨,再历经20多道复杂的工序,以及长达100天的自然发酵,才能形成其独特的“细、腻、松、软、香”的口感。

然而,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王致和在2013年实现了生产工艺的全面自动化。

虽然自动化生产在理论上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偏差。

工业化生产的腐乳,虽然效率提高了,但却失去了传统工艺所赋予的独特风味。

此外,原材料的选择、水质、发酵温度和时间等方面的变化,也对腐乳的口感造成了影响。

很多消费者反映,现在的王致和腐乳豆香味消失了,口感要么太硬,要么太软,甚至出现盐粒子和豆腐皮碎屑等问题。

后来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也对王致和的品牌形象造成了沉重打击。

2013年和2015年,先后有消费者爆料在王致和豆腐乳中发现蛆虫。

虽然官方解释称是二次污染导致,但这种说法难以令人信服。

在社交媒体时代,负面消息的传播速度极快,这两起事件迅速发酵,引发了消费者对王致和产品卫生状况的质疑,导致其品牌信誉度大幅下降。

然而,在产品质量下降的同时,王致和腐乳的价格却不断上涨。

2024年,其单价同比上涨了15%,而京东平台评分却只有4.4分,落后于同类品牌。

这种价格与品质的倒挂,让消费者感到被“割韭菜”,纷纷转向其他品牌,例如三和四美、光合、老才臣等。

“以前是腐乳就馒头,现在是馒头就腐乳”,这句网友的吐槽,精准地表达了消费者对王致和现状的不满。

面对市场份额的不断萎缩,王致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扭转颓势。

在产品方面,王致和开始推出多样化 产品线,推出了低盐腐乳、玫瑰腐乳、减盐腐乳等新品,以迎合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同时,他们还横向拓展业务,开发了料酒、芝麻酱、火锅底料、辣椒酱等产品,试图开拓新的市场。

在渠道方面,王致和积极拥抱电商,入驻了各大电商平台,并在抖音开设了自营直播间。

此外,他们还与海底捞、东来顺等知名餐饮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其提供腐乳产品。

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王致和的销量。

2020年一季度,其营收达到3.3亿,全年营收恢复到10亿,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在品牌营销方面,王致和推出了各种“非遗文化体验”项目,让消费者了解腐乳的传统制作工艺。

同时,他们也在社交平台上积极宣传“非遗”文化,并与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合作,进行文化推广。

这些举措提升了王致和在年轻消费者中的品牌形象。

然而,这些转型措施虽然看起来很“努力”,但却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

新产品的开发和渠道的拓展,并没有解决产品品质下降的根本问题。

“非遗”文化的加持,虽然能吸引一部分消费者,但如果产品本身的品质无法得到保证,消费者最终还是会选择用脚投票。

2023年,王致和天猫旗舰店“非遗款”腐乳的复购率仅为18%,远低于同品类竞品,这无疑是一个警示信号。

王致和的转型之路,暴露出老字号品牌在现代市场竞争中普遍面临的困境。

他们往往执着于过去的辉煌,而忽略了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转变。

一些百年品牌越做越好,例如茅台,而另一些则逐渐衰落,例如狗不理包子。

王致和显然正在面临类似的挑战。

“老字号总抱怨年轻人不懂经典,却从未想过,经典若不能与时俱进,就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这句话,道出了老字号品牌面临的共同困境。

对于拥有356年历史的王致和来说,如何打好“中华老字号”和“非遗”这两张牌,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们需要在坚守传统工艺和品质的同时,积极拥抱创新,才能在Z世代的餐桌上书写新的传奇。

王致和的未来,取决于他们能否抓住这次机遇,完成自我革新。

我们拭目以待。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区评论探讨。

信源:参考资料:

BTV青年《青年探秘者之追寻记忆的40年,王致和的不老秘密》

优选消费者报告《“王致和”被欧盟召回,这种细菌为什么偏爱豆腐乳?》

华商韬略:《一块小小的腐乳撑起一个价值10亿的品牌》

王致和腐乳长蛆,咋回事?—— 浙江消保委 2014年09月13日14:29 浙江

腐乳大王王致和年入10亿,却要被出售?——BT财经V2020-03-12

0 阅读:6

紫蓝谈社会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