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反华终极对决并非局限于南海或是台海,而是针对美国的最后一张王牌。

筱筱同学 2025-01-23 10:09:04

伴随中美双方实施的一系列制裁举措日益增多,公众普遍担忧两国间可能发生冲突,且这种对抗似乎并非局限在南海或台海,而是发生在另一个战场上。那么,这场潜在的对决究竟会在哪里展开呢?为何其终将演变为中美对决的终局舞台?

中美决战不在台海和南海。

近来,美国的兰德智囊团发布了一项分析,该文件指出当前中美之间的军事态势已遭颠覆,中国的军事力量迅猛壮大,导致美国在距其海岸线一千公里范围内对中国采取行动时心存忌惮。若美国希冀于亚太区域维持其军事主导地位,则势必要将战场迁移至印太地带。

基于现有形势,不难发现,美国海军确实正在将第一岛链内的军事部署向更远的第二岛链乃至第三岛链转移。这是因为第一岛链与中国的地理距离仅为160公里,这一范围内的中国各类高超音速导弹及火箭炮均能实现全面覆盖。在此火力范围之内,即便美军的航母舰队全力出击,也无法有效抵御这种大规模打击。尤其是当解放军的远程导弹与空军协同作战时,即使是美军的海外基地也难以幸免于毁灭性的后果。

由此不难察觉,在近段时间内,美国军力在中国周边的实际布署呈现缩减态势,更多地选择促使该区域内部力量承担起反制中国的前沿角色。

以台湾海峡区域为例,美国所推行的“刺猬战略”实质上是强化台湾地区的军事能力,通过向台当局供给丰裕的武器系统使其武装程度达到极限,并在台湾海峡区域内布设大量水雷以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的上岸行动。换言之,即便中国人民解放军能在此次对抗中获取优势,亦将承受沉重损失,被迫中止行动,以实现美国所追求的“保持台海现状”之目标。

在南海区域亦是如此,为图涉足南海,美国采取了拉拢刚履新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策略。自菲律宾总统由杜特尔特转变为马科斯后,菲律宾便展开了全方位的亲美行动,不仅在南海的礁石上不断挑衅,还与美军重拾军事合作关系,向美军提供了九个军事基地的使用权。

实际上,这些军事据点的作用主要在于安置更多具有挑衅性的军备,而执行作战任务的则是当地的菲律宾军人,例如“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在此期间,菲律宾士兵已对该导弹系统产生了某种程度的熟练与认知,计划购入并在岛屿上部署,依据该导弹系统的射程,其足以直捣中国大陆领土。

美国在印太地区发起对华决战。

相对于台湾海峡与南中国海的军事配置,美国海军的实际战略重心则集中于印太区域,例如位于太平洋的关岛基地,其与中国相距约三千公里,具备较强的规避中国远程攻击能力,并且得益于基地的强化建设,在非核战争条件下,中国难以实现彻底破坏。

除了在该区域增强兵力投入,包括派遣航空母舰与B52战略轰炸机外,寻求该区域内的“伙伴国”的支持亦显得极为关键。针对印太区域内的“伙伴国”,美国最初寄望于印度,但后来意识到印度对于美国的接近并不积极。

从经济与军事等多重维度考量,印度堪称与中国对抗的有力伙伴。经济层面上,印度不仅是亚洲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且在全球GDP排名中位列第五,这一地位促使印度萌生了挑战既有国际秩序的想法,寻求与英国五常并列,进而跻身新的联合国五常成员国。

在军事领域,印度当前已配备了一系列关键装备,包括航空母舰、核动力潜艇以及洲际弹道导弹,甚至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发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尽管印度军队偶尔会因各种原因成为笑谈的对象,但不容忽视的是,印度的军事力量正逐渐壮大,展现出了不容小觑的实力。

然而,印度亦抱有雄心壮志,决非满足于成为美国的从属国,其目标是主导亚太地区,并进而迈向全球领导地位,挑战美国的权威。回应美国倡议针对中国的举措,实则源于自身的战略考量,而非持久承诺。当印度意识到此类行动可能损害其利益时,便会迅速中止。鉴于此,印度现正重启与中国的合作关系。

03美国开始转变战略

针对此种境况,美国断然无法接受这一提议,在台海与南海的争端中均未掌握足以应对解放军的战略优势,因而唯有寄托于印太区域,此地方能展现美军所擅长的作战效能。鉴于印度拒绝直接与解放军及自身协同作战的立场,在此背景下,美国可采取策略性手段,即“迂回战术”,通过支持巴基斯坦,间接施压印度,促使该国显著提升军事开支。

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纷争源远流长,甚至已爆发过多次战争,近来虽在中国的斡旋下避免了大规模对抗,却仍时有小规模争端频发。4.5以亿美元计的军售,此举显著增强巴基斯坦空军F-16战斗机群的战斗力;随之,巴基斯坦军事实力的提升,势必促使印度加大应对力度,进而可能采取更多防御措施,乃至引发对抗与冲突。在此背景下,美国亦可适时插手,并借助其印太战略的长处,进而企图主导印度洋。

鉴于印度洋的独特地缘战略位置,它成为我国与欧亚非地区国家进行经贸交流的必经通道,故中国对此事难以袖手旁观,势必将被牵涉进与美国的竞争之中。

基于现有人民解放军的实力考量,台海与南海区域已处于唾手可得的状态,然而,对于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人民解放军而言,面对印太地区的战场仍存在一定的挑战。尽管人民解放军已具备远洋作战的能力,但目前并未达到大规模远洋作战的水平。相较于美国军方在全球各地拥有众多军事基地这一优势,这成为人民解放军面临的唯一显著劣势。

自亚太再平衡策略转变为印太战略后,美国显然察觉到其地位岌岌可危,亟需采取措施阻挠中国的上升趋势。然而,此战略的成效存疑。在中国的影响下,邻近国家更倾向于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争端,而非诉诸武力。在此种和平共处的环境之中,美军应如何开拓新的战线呢?

0 阅读:59

筱筱同学

简介:每天更新原创视频,欢迎小主点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