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妈妈在景区捡塑料瓶谋生?真相曝光后,大快人心!

静槐谈历史 2023-11-17 16:07:00

一位中年女子。

据说,离异、手部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独自抚养儿子、负债十几万、靠捡塑料瓶为生。

你第一反应是什么?

01

有位女子发布了一则视频,画面显示她正在昆明某景区捡塑料瓶。

烈日炎炎下,周围熙熙攘攘的游客,与此时弯腰捡塑料瓶的她形成对比。初见以为是环保人士,看到配文才知道是位可怜的妈妈,离异、手部残疾、负债十几万,靠捡塑料瓶生活。

正在感慨她生活不易时,情况却发生逆转。

据媒体报道,路人林先生目睹了女子拍视频的全过程:

“我看见她先提着两大塑料袋瓶子,再把里面的瓶子拿出来,撒落在这条路上,又指挥她的小孩帮她拍捡瓶子的视频”

林先生还说,那天景区十分干净,环卫工人也随处可见,但该女子却有意如此摆拍,用污蔑游客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高素质,太让人生气。视频一出,网络一片谴责。

有网友说:严惩造假,还网络清朗。

又有网友留言:为了红,真是啥事都能干。

看完视频,我只觉得无奈。

画面中,当视频女主被林先生质问“为何要摆拍”时,女子张嘴就是“拍着好玩的”就轻描淡写代过,满脸不在乎。继而,她转头就把这段视频发在了社交平台。视频配文“人生路越走越痛,有太多事让人失控(还押上韵了)...去捡几个瓶子卖点生活费,说不口的心酸...”,加之动情的背景音乐,让不知情的观众看到动容。

眼光往上移,橱窗里41件商品赫然在目。

很难不让人联想:她是想树立单亲悲情母亲形象,博得网友同情,从而为她的“人设”买单。

利用网友的善良,享受“摆拍”带来的财富。

结果就是,这场“自扔自捡”的闹剧,将该女子送往“平台封闭”的道路。

02

类似的“摆拍”,并不少见。

刷到一个视频。一个女孩对着镜头哭诉,自己没有爸爸妈妈,只能和弟弟相依为命,没有户口不能上学。

紧接着,视频中出现另一名男子,向女孩伸出了援助之手...

视频一经发出,女孩引来无数网友同情,男子也获得大家一片赞许。

于是,纷纷通过平台向该博主打赏。

之后被证实,全是摆拍。

不仅如此,该博主发布的所有视频,均来自四川凉山的摆拍,其目的就是通过“帮助”老人和孩子的视频,来获得流量,借以变现。

该博主所发布的视频,都是老人和小孩,他们居住条件简陋、生活艰苦,加上“导演”的“凄凄惨惨台词”,很难不让人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更可笑的是,在拍完视频后,博主“资助”出去的钱,会被收回。

如在一条资助孤苦老人的视频中,给老人的3000元救济金,完成拍摄后,收回了2800元。

而上文提到的可怜女孩,真相也是:

有位“叔叔”教他们姐弟两人摆拍,叔叔告诉她,按他说的做,可以得到钱。也曾拿到过500元,不过也被拿回去了300元。目前,相关部门已对该博主及相关事件,开展调查。打着行善的名号,实则做着伪善的事。

实在可恶!

据凉山公安报道,当地有多个网红孵化公司,专门通过编造剧本、乱编话术,挑选破败无人居住的房屋为直播背景,捏造“原生态”人设。

然后,加上“蹭饭”“助农”等流量热词,博人眼球,获取流量后,开始直播带货,而货品又往往以次充好。

目前,当地公安已将相关嫌疑人抓获,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法律的审判。网络不是流量的收割地,靠造谣获得关注、又非法牟利,终将害人害己。

03

8月份,一段“女外卖员送餐回来发现电瓶车被偷”的视频引发了网友的探讨。

视频中,穿着某外卖平台服装的女子,正蹲在地上嚎啕大哭,不时起身用脚踢一旁的电线杆,似乎在抱怨命运对她的不公。

配文写着:“深夜,外卖姐姐送餐,下楼发现车被偷了。”网友纷纷送去温暖:希望偷车的能看到,太不容易了。

该视频在网上发布后,第二天浏览量就超过6000万次,点赞、收藏超10万次。与此同时,该视频也成功“吸引”了湖南怀化警方的关注。因为,该视频经由一个自媒体账号发布,时长10秒,没有任何时间、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更为离奇的,警方并未接到这起“外卖员电瓶车被盗窃”的警情。

于是,警方开始了全面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真相也被揭露:视频就是摆拍。而且,这名女子还是“惯犯”。据警方表示,他们对帐号内容进行了分析,发现4月份前,该视频还只是发布三农、家庭剧情类视频,4月份后,发布的视频开始“变异”。与“女外卖员送餐回来发现电瓶车被偷”事件类似的,还有“摩托车司机争夺客源”“妈妈让孩子在大雨中下跪”等内容。

视频的女主角都是该女子,她在几个不同角色中灵活切换,演绎自如。很快,警方就对该名女子进行了传唤,她也对事件供认不讳,并表示:

早期拍摄的视频,时间长、专业性要求高;但社会事件的视频几分钟就能拍完,编辑几段文字就能发布,流量高、变现快。不得不佩服该女子的“洞察力”,但最终,她也为这份危险的“洞察力”付出了代价,正被警方行政拘留。

网友评论说:这种虚假视频,真的是误导人,败坏风气!

社会矛盾类视频确实能更快调动情绪,引来大家共鸣,但切不可随意捏造、任其发酵,误导大众。

流量没有底线,人必须要有道德红线。

04

我国的短视频用户群体为世界之最。

网络视频用户9.27亿,短视频用户8.73亿,占网民整体的88.3%。

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走进短视频,成为“男主角”“女主角”的网民也日益增加,视频“摆拍”类型也逐渐层出不穷。

但切忌不可效仿上文提及的博主。

他们深谙人性,利用短视频,把人们的善良与同情心,兑换成金钱。

实在可恨!

不能让这些自导自演的骗局,消费网友的爱心和善良。

虽然,目前相关法规未对摆拍行为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别忘了,法律未触及的地方,仍有道德在一旁“保驾护航”。

不然,就不会有接二连三被揭穿的谎言。

善良不会被“错付”,“摆拍”终会付出代价。

-End-

作者:林美好

编辑:一乙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