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释放学习压力,她一刀一刀划着自己的手臂内侧;
为了讨父母开心,她能脸不红心不跳地撒谎,说自己拿到了全A的成绩;
为了少些责骂,她把自己伪装成小白兔,乖巧异常。
平静的海面下暗藏着波涛汹涌,父母一朝得知女儿的伪装,采用了强制措施干涉,而女儿则用了更强烈的报复,伙同歹徒来谋害父母。
是什么,让一个备受父母宠爱、品学兼优的孩子,宁愿走上绝路也在所不惜?
七十年代末,越南战争刚刚结束,在越华侨潘汉辉和妻子梁碧霞成了难民,他们身无分无,身上的衣服只能勉强蔽体,随着难民群来到了加拿大。
颠沛流离的他们很快找到一份工作,在汽配厂当流水线工人。
那时,只要有钱赚,但凡有加班,夫妻俩都不愿意休息,抓紧时间赚钱。
经过几年不要命的打拼,他们积累了自己的财富,买了车,买了房,在加拿大扎了根。
和所有异国他乡工作的父母一样,潘汉辉夫妻在女儿小潘出生后,就开始用心规划孩子的人生,不仅要赢在起跑线上,更是要做人上人。
因此,从小潘4岁开始,父母就给她报了培训班。
其中,钢琴和花样滑冰是小潘比较感兴趣的,父母期待长大后的小潘可以参加奥运会。
学习上更是,他们给小潘找最好的学习,进最好的班级,请最好的老师。
小潘还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但想到能得到父母的夸赞和肯定,她拼命学习,门门功课得A,妥妥的别人家小孩。
但随着年龄渐长,小潘发现,她的生活里没有社交,没有朋友,只有学习。
她的课程太满了,上学前要练习滑冰,放学后写完作业继续练滑冰,好不容易回到家,吃完饭,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练琴。
周内尚且如此,周末更不用说,父母会为她安排好,全程无缝衔接地接送和陪伴。
从小学到初中,小潘没有参加过生日派对,没有去过任何同学家里玩,更别提其他的娱乐活动,通通没有。
但懂事的小潘不敢抱怨,毕竟,为了支付她学习的费用,父亲除了本职工作,还找了兼职,每天5点就要起床忙碌直至深夜。
这样的付出是有回报的,家里摆满了小潘的各种奖杯,学校的文化课也年年第一。
在父母眼中,他们为小潘创造了优越的环境,小潘就必须样样优秀,学习、才艺都应该是第一名,一旦第二名了,那说明没有努力。
这样的努力和成绩,一直让小潘生活在赞誉之中,
然而,在初中毕业之时,一切戛然而止。
上初中之后,每年的新生代表和毕业生代表,都是小潘的囊中之物。
可初中最后一次的毕业代表,却另换他人。
如果是其他的父母,他们会觉得这是无关痛痒的小事,孩子们还小,未来很长,他们还有的是机会。
可望女成凤的小潘父母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看来,小潘肯定是懈怠了,因此才没有选上,没有明面的指责,但处处是指责。
受到这样的指责,本就自责的小潘觉得自己十多年的努力白费了,她让父母失望了。
她变得不知所措,她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是值得家人喜欢的,连自己都讨厌起了自己。
就这样,带着崩溃的心情,小潘升入高中。
刚上高中没多久,小潘迎来了滑雪比赛,她很努力地做赛前准备,希望能够重拾自信心。
过于拼命的练习,让小潘的膝盖不堪重负,韧带拉伤断裂,最后无缘赛场。
不能参加比赛,对自我厌弃的小潘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从此,小潘依旧努力,可那份付出和回报再也不成正比,文化课的成绩也不再拔尖,而是无论如何努力,都在中游徘徊。
害怕看到父母失望眼神的小潘,开始说谎并偷改考试成绩。
或许是对自己培养女儿的自信,潘汉辉夫妻从没有怀疑过女儿说谎。
就这样,小潘靠说谎“安然”度过了高中。
快到高中毕业之时,父母想让小潘学习药理专业,报考多伦多大学。
名校加抢手专业,等毕业后参加工作,既有面子又能拿到高薪,完美!
爸妈的期盼小潘知道,但她更知道,自己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要求的。
因为她的成绩,连基本的大学都考不上了。
到此,小潘依旧没想过向父母坦白,她选择继续撒谎。
小潘找到专业人士,为自己伪造了高中毕业证和大学录取通知书。
做戏做全套,她买来二手课本,每天都出门,假装上学,其实是找了一处安静的地方,看药理学的相关视频,抄笔记。
而这,还只是她的初步计划。
一个谎,是要用无数的谎去圆的。
小潘找了很多兼职,餐厅服务员和兼任钢琴老师,是她最常做的两种。
赚到钱之后,她会拿回家,告诉父母是自己的奖学金。
“大学”就这样来到了毕业季,父母期盼能够参加小潘的毕业典礼,但小潘以“入场券不足”为由拒绝了。
就这样,谎言继续。
“毕业后”的小潘告知父母,自己被一家儿童医院录取了,正在里面做实习生。
起初,父母并没有怀疑,但时间长了,母亲发现小潘从来没有把工服拿回家洗过,他们也没有见过女儿的工牌。
母亲梁碧霞把怀疑告诉了父亲潘汉辉,夫妻俩一合计,打算“跟踪”女儿找到真相。
那天,女儿前脚出门,后脚夫妻俩就跟了上去,发现女儿并没有去儿童医院,而是在餐厅打工。
夫妻两人气炸了,当即就带女儿回了家。
眼看父母发现了自己的伪装,小潘竟有了松一口气的感觉。
到家后,不等父母逼问,痛哭流涕的小潘就“招供”了,尤其是在得知小潘还偷偷交了男朋友,他们更是气疯了。
潘汉辉夫妻固执地认为,女儿之所以谎话连篇,就是因为那个男朋友带坏的。
他们不听小潘的辩解,也看不见小潘挣扎的痛苦,强行介入,把小潘关在了家里,并没收了她所有的电子产品,逼她申请大学,重新考试。
崩溃的小潘看不到希望,更让她觉得溃败的是,自己真的是一个失败者,再次让父母失望了,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越想越痛苦,越想越觉得自己是累赘,就不应该在这个世界生存。
于是,小潘自杀了,前后两次,好在父母逼她之余也担心她的状态,发现及时救下了她。
两次自杀终是起了一点效果,父母同意她外出,但对她的行程控制严格,更是会查看汽车的里程表。
与此同时,父母要求她与男朋友分手。
这样的生活,小潘过了一年,这一年里,她愧疚、自我否定,绝望而又不甘心。
她想重新开始,思来想去,终于让她想到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当父母的爱成了牢笼,孩子在挣脱的时候,就会走上歧路。
小潘想要实施自己的办法,那么她就需要帮手,她联系了上前男友黄志光,请他帮忙。
小潘让黄志光帮她找人,不怕杀人的那种,她希望解决掉爸妈,事成之后,她愿意支付一万元美金的报酬。
是的,小潘想到的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雇佣杀手谋害父母性命,惊世骇俗!
这天晚上,潘汉辉和妻子下班回到家中,和女儿一起吃了饭,聊了些日常后,夫妻两人就洗澡睡觉了,睡前还不忘嘱咐女儿早点休息。
小潘点头答应,在确定父母已经关灯休息后,她悄悄地打开了锁着的大门。
夜半时分,三个鬼鬼祟祟的身影靠近别墅,他们轻轻地推开了大门,毫无阻碍地进入到内室。
三人手中的枪泛着冷冷的光,他们猫着腰上了二楼,直奔男女主人的卧室。
他们用枪抵着男女主人的脑袋,把他们绑起来拉到了地下室。
为了逼真,他们把小潘也独自绑在了二楼的栏杆上,边走边说着:“这个,待会再处理。”
夫妻俩吓坏了,以为用钱可以收买绑匪,他们承诺:“只要不伤人命,看上什么就可以拿什么,要多少钱都可以。”
可这三个绑匪就是不吱声,像是铁了心的要他们的命。
梁碧霞看到情况不对,她苦苦哀求绑匪:“求求你们,求求你们放过我的女儿!”
但绑匪们不为所动,“砰砰”几声枪响后,夫妻两人倒在了血泊中。
过了一会,警察来了。
绑匪早就跑了,地下室血泊中的两人一动不动,警察找到报警的小潘,询问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毕竟,按常理推论,绑匪既不贪财也不贪色,这说不过去。更何况小潘被帮了,那她是怎么打的报警电话呢?
可小潘像是吓坏了,她说话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根本问不出来有效的信息。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案情没有一丝进展,警察们着急不易。
就在这时,昏迷多日的潘汉辉清醒了,他醒来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女儿和绑匪是一伙的”。
说完,父亲就支撑不住,再次陷入昏迷。
原来,夫妻两人中枪之后,妻子当场死亡,而潘汉辉没有伤到要害,只是陷入了昏迷,朦朦胧胧间,他听到女儿和绑匪在庆祝“搞定了”,这说明女儿和绑匪是认识的。
之后,警察对小潘继续盘问,并把父亲的指控告诉了她。
小潘听后并没有反驳,她认下了自己的罪名,但从她麻木的表情上可以看出,她没有任何悔过之情。
或许,小潘不是不后悔,而是对于父母,已经没有感情了。
这件“弑父母”案发生在2010年的加拿大,因为华裔的身份,这个案件在国内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小潘的父母爱她吗?
毋庸置疑,肯定是爱的。
在生死攸关之际,依旧想的是女儿的安危,请求绑匪放过她。
可他们,怎么把女儿教育得,恨不得雇凶杀了他们呢?
因为,他们以爱的名义,过度关心,为孩子铺好道路,他们只要照着走就行。
可走着走着,它就成了牢笼,把那个有了自己思想的孩子牢牢的困在其中,一旦偏离或不及预期,就会以“辜负我们”来讨伐,让孩子背负上了愧疚。
恶性循环之下,孩子的自信被打击的支零破碎,他们越来越难过,一步一步地走上极端,再也无法回头。
人生只有一次,只要出生,就有了意义。
作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同时,应该多给孩子松松绑。
孩子有成就,是意外之喜;孩子普普通通却平安喜乐,不会走上歧途!
愿所有的父母和孩子能够互相尊重和体谅,用爱作为桥梁,共走漫漫成长路!
资料来源:网络资讯
作者:徐
编辑:桢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