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中新社21日报道,在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和中国营养学会联合召开的“方便面安全问题高层论坛”上,来自国家权威机构的官员和专家一致得出结论:中国方便面是严格按照有关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的安全食品,食用方便面无害。如果不是报道不全面,我认为,这个包票打得大了些。
我不是不相信权威机构的官员和专家们有关油炸食品中微量丙烯酰胺不会致癌的结论,我平时喜欢吃方便面,并且至今毫无顾虑。问题在于,从报道看,官员和专家的全部意见和结论,都是对“中国方便面”而言的。那就不能不问一下,“中国方便面”是什么意思?是指在中国境内生产的全部方便面吗?是指使用中国牌号的全部方便面吗?在2005年全球消费的八百五十七亿包方便面中,中国的消费量是四百六十亿包。这四百六十亿包大概都属于“中国方便面”了,难道权威官员和专家能保证这四百六十亿包方便面都是“严格按照有关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的安全食品”,保证它们安全无害吗?
其中一位官员的话多少留有余地:“中国方便面市场上成功的品牌,均为中国人自主创新的品牌。”但作为局外人和关心方便面质量的公众,我们同样不得要领,中国方便面市场上品牌很多,哪些是“成功的品牌”?主管部门或这个会议上确认过吗?公布了吗?既然如此,总还有“不成功”的品牌,这些品牌的方便面是否安全,主管部门检测过吗?采取了什么措施?
就是这位官员,接下去的一些说法也有包票打过头之嫌:“方便面行业使用的设备、调味料已全部实现国产化并形成出口。中国杯状方便面的容器包装,也已采用可降解原料,在包装材料的使用上,中国的标准严于日本。”这些话也是针对全行业和全部产品的,难道在此前主管部门已经进行过全国范围的普查?否则,怎么能作出这样大胆的肯定呢?
其实我们都知道,中国的食品甚至包括一切商品,最多的问题还不在于是否遵循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而在于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弄虚作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所以标准是一回事,是否达到标准则完全是另一回事。拿方便面来说,主管部门或有关的官员、专家,可以肯定国家标准,可以批驳方便面致癌的误导,却不能轻易肯定中国生产的方便面都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即使以我有限的经验,市场上供应的方便面中就有一些伪劣产品,谁能担保这些方便面也可以放心食用?
如果报道不符合那些官员和专家的原意,那么请他们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主管部门。否则,中国方便面中的劣质产品就会高枕无忧,出了事,连那些“成功品牌”也会受累。
2006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