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多大一统王朝里,赵宋的武德是一直被人诟病的,除了前期扫平天下还说的过去之外,两宋几百年的对外征战史,基本难以启齿,更加上对外求和与妥协,在互联网,赵宋喜提“弱宋”的头衔。
而除了揶揄宋朝之外,很多人则惋惜柴荣的早逝,甚至认为如果柴荣不早逝,历史的会走向不一样的道路,更不会有“靖康之耻”的惨剧。
而基于他们论断的,就是柴荣在位几年的对外征战以及“五代第一明君”的头衔。
柴荣画像
只是剥离柴荣五代第一明君的滤镜以及五代乱世的背景,我认为,即便柴荣不死,后周的上限顶多就是北宋,而他的下限就是后唐。
看到这里,很多人就要喷我,说我胡说,认为我吹捧赵匡胤。
我知道大家很急,但大家先别急,先看看我的分析在评价也不迟。
首先,柴荣能力优秀,这一点毋庸置疑,只不过柴荣也是五代同一个典型的优秀君主,即个人能力很强,但他没能改变五代痼疾。
对于五代的皇帝来说,真正要解决的,实际上是武将们随意叛乱的问题,至于一统天下,则是解决武将叛乱后水到渠成的事情。
五代武将随意叛乱的问题又源于唐代藩镇割据,到了唐末五代时期,已经愈演愈烈,以至于后晋武将安重荣直接道出五代的本质:“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解决武将叛乱问题,已经成为五代君主们必须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可以说,解决武将叛乱问题,已经成为五代君主们必须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后梁时期,朱温本就是藩镇起家,自然明白藩镇对于中央朝廷的威胁,为此,朱温特地强化禁军六军,就是为了让中央朝廷可以在制度上压倒藩镇势力。
但此时距离唐末才没多久,藩镇势力依旧强大,在禁军能力未能压制法阵势力的时候,内部却因权力管理的不平衡产生了诸多内乱,加上朱温在继承人位置上选择的犹豫和取舍,最终禁军倒戈,朱温死于儿子朱友珪之手。
朱温之后,弑君的朱友珪被兄弟朱友贞杀死,但毕竟皇位不合法,朱友贞在位期间,除了防范藩镇,还要防范自家兄弟,各路叛乱不断,最终亡于李存勖手上。
李存勖毕竟是靠军事打天下的,自身掌握的禁军力量水涨船高,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禁军力量开始可以压制藩镇力量。
但仅仅是可以压制,想要避免藩镇叛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为了分割和弱化藩镇权力,李存勖采用唐朝的做法,派宦官去军队做监军。
五代《闸口盘车图》
如此一来,藩镇的权力不可避免的遭到削弱,况且李存勖此前灭后梁采取奇袭的方式,并非一城一城的攻下,原来后梁的武将们,还在原先的位置上没有动弹。
随着魏博军闹事,不满李存勖宠爱伶人的平叛禁军选择拥护老领导李嗣源,禁军叛乱,李存勖身死。
李嗣源是靠禁军上位的,自然得加强禁军的力量,问题上,到后面, 想要维持禁军的忠心,居然得靠不断加码的赏赐,最终陷入“给之越滥,其心越骄”的局面。
李嗣源一死,李丛厚无法安抚禁军,禁军在李从珂的赏赐诱惑下纷纷倒戈,李从珂获得皇位。
但李从珂玩到最后,终于安抚不了禁军了,失去支持下,被石敬塘联络辽国灭掉。
至此,五代除了藩镇问题之外,还多了一个禁军叛乱的问题,甚至和罗马时期一样,禁军可以参与废立,甚至用行动决定藩镇的军事成果,形成了另类的禁军继承法。
和李嗣源一样,石敬塘也是靠禁军力量上位的,称帝后又持续加强了禁军力量,并且建立侍卫亲军司,让禁军力量更加强大的同时也更有制度化。
然而禁军力量过于强大,始终威胁着皇权,况且此时的禁军已经可以压制藩镇了,为了制衡,石敬塘打算扶持外戚,在军中培养外戚势力以抗衡禁军力量,就这样,妹夫杜重威得以上位。
杜重威是知道石敬塘如何上位的,他也想过把皇帝瘾,暗中勾结契丹人,让耶律德光许立其为帝。
杜重威这么一投降,后晋再无大军可抵抗,加上藩镇为了自保选择投降,末帝石贵重只能选择投降,后晋也就这么没了。
刘知远是因为反抗契丹得以称帝,称帝后同样加强禁军的权力,但他也重视朝廷对权力的全面掌控,不断提高负责军事的枢密使和负责政务的丞相的地位,和侍卫司达成平衡。
但问题是,朝廷权力过大又会反过来威胁皇权,甚至还会和地方藩镇势力融合,威胁皇权,比如郭威,在刘承佑时期的官职是枢密使、天雄军节度使。
郭威
换句话说,郭威既负责朝廷的军事调度又拥有地方藩镇的力量,万一利用朝廷诏令调藩镇力量反叛怎么办?
所以,在猜忌和恐惧下,刘承佑先杀了负责侍卫司的史弘肇,又打算杀了郭威,结果逼的郭威造反,后来也证明,郭威起兵,的确得到了侍卫司的支持。
郭威称帝后,又吸取自己称帝的教训,适当减弱枢密院的权力,让中书、枢密院、禁军三者有所制衡,除此之外,郭威又建立殿前司,将中央禁军分为侍卫司和殿前司,让其互相制衡,让禁军持续压制藩镇的同时又安排亲信担任节度使。
可以说在柴荣继位之前,前面几代皇帝,都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
比较大的如李存勖利用宦官当监军,石敬塘利用外戚势力培植亲信,刘知远加强朝廷力量,郭威分割朝廷禁军权力等等,本质上都是加强皇权,压制地方藩镇势力。
只是柴荣继位后,并没有延续前几代的改革,反而继续延续郭威时代的禁军模式。
郭威利用亲信和外戚担任禁军要职和藩镇节度使,柴荣同样如此,比如安排郭威外甥李重进入侍卫司,后兼任淮南节度使,比如郭威女婿张永德负责殿前司,后兼任镇宁军节度使等等。
除此之外,柴荣还延续了此前培养殿前司削弱侍卫司的方式,扶持心腹赵匡胤进入殿前司,而在这个期间,赵匡胤的势力得到了增强,为了日后篡位埋下了伏笔。
可以说,从始至终,柴荣的改革都没有太多实质性,都是在郭威的基础上进行加强罢了。
尽管五代帝王们无一例外,整体方向上都是选择压制了藩镇,只是在压制中,简单加强禁军权力,提高中央朝廷权力和制衡就是能解决问题的,事实上,很多改革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靠禁军,禁军加强了会造反,加强枢密使权力又会改朝换代,培植亲信,亲信也会反叛。
所以,只要不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改朝换代,依旧会存在。
很显然,柴荣在解决武人容易叛乱问题上,做的很一般,尤其是放任赵匡胤的做大。
在高平之战里,柴荣意识到了侍卫司的不靠谱,就打算扶持殿前司,且认为赵匡胤忠心,安排他进去。
但问题是,柴荣凭什么认为赵匡胤和殿前司能够始终忠心?最终,殿前司成为了赵匡胤的一言堂。
赵匡胤和心腹赵普
殿前司的前掌管着张永德拥立赵匡胤,殿前司的将领如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成为赵匡胤兄弟,整个殿前司被赵匡胤渗透成筛子。
至于赵匡胤黄袍加身当天,除了侍卫司的韩通想要抵抗一下,其他人都直接拥护,也因此赵匡胤成了五代里篡位最顺利的一次。
张永德都倒戈赵匡胤了,另一位外戚李重进呢?不好意思,李重进也有野心,此前不过被柴荣压制罢了,柴荣一死,认为自己也有机会,这才起兵反抗赵匡胤。
当然,他起兵不是为了柴宗训,而是为了自己,毕竟他连赵匡胤都不服,如何服柴宗训?
可以说,柴荣在防范武将反叛方面,做的一言难尽。
那回到开头,若柴荣不死,多活二十年,会如何呢?
我认为,柴荣最多就是李存勖那样。
虽说李存勖死于非命,但李存勖若早死三个月,评价又会不一样。
李存勖打下的地盘是五代时期最大的,整个四川、山西、幽云十六州都是李存勖,要知道李存勖起家仅仅只有山西一地,这么大地盘,纯粹是自己打下的,换句话说,五代武德第一当属李存勖。
李存勖时期疆域
除了武功方面,李存勖靠着张承业,前期做的也相当不错。
只是李存勖继位后匆忙灭了前蜀之后不到三个月,就爆发魏博兵变,此后形势急转直下,不久李存勖就死于叛乱。
以李存勖此前的能力,如果在魏博兵变之前突然病死,史书该如何评价呢?疆域五代最大,武德五代第一,魏博小叛乱罢了,李存勖肯定能摆平,要是李存勖不早死,天下早就一统了。
可惜,真实的历史线上,李存勖多活了几个月,然后表演了一出国乱身死的大戏,死后乱世继续。
而对于李存勖的评价也急转直下,加上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李存勖直接打上“昏君”标签。
所以,从柴荣生前的表现来看,哪怕他多活二十年,充其量也就是李存勖加李嗣源这样,问题没有解决,能力优秀,但始终脱离不了五代这个范畴,这还是能持续优秀的情况下,万一晚年和唐玄宗一样昏聩,评价怕是更低。
那么有人说了,你这是猜想,万一柴荣做的更好呢?那不妨看看赵匡胤是如何结束五代的。
和前几位开国之君一样,赵匡胤一方面扫平天下,一方面继续进行制度改革。
尽管赵匡胤也是调走了老将,即“杯酒释兵权”,但换上去的不是外戚或者宦官,而是资历不足的新人,此举就是为了方面自己下一步的改革。
而后赵匡胤改革禁军制度,将领只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至于有调兵权的枢密使呢?只让文官担任。
至于势力庞大的侍卫司,再度分割,于殿前司合称三衙。
中央朝廷权力稳固后,赵匡胤又着手改革地方,推行藩镇改州的策略,靠着强大的中央军事力量,逐步收回地方人事、军事、财政等权力,终结了持续百年的藩镇割据。
杯酒释兵权
虽然得益于前面几代对于禁军加强和地方藩镇力量持续衰弱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但赵匡胤的改革是对整个制度进行了彻底的变革,而非前面几代君主们的修修补补。
除此之外,赵匡胤还考虑到继承人的问题。
古往今来,改革都是需要时间的,因而接班人的问题非常重要,考虑到儿子的资历和能力,即位之初,赵匡胤就培养老弟赵光义,虽说后面有“烛影斧声”的谜题,但赵匡胤前期的确是培养赵光义的。
而赵光义也没辜负老哥的期望,继位后彻底贯彻了赵匡胤的对内改革,最终让北宋得以稳固下来,避免重蹈五代覆辙,这可比柴荣让幼子继位好多了。
所以啊,即便给柴荣二十多的寿命,他能做到了赵匡胤这样的手段吗?
哪怕做到了,那么顶多也就是赵匡胤这样了,这么一来,后周的上限,也就是北宋罢了。
事实证明,宋朝的制度,的确是符合终结五代乱世的,这是历史的必然,哪怕没有赵匡胤,也有其他人,当然,赵匡胤也非天纵奇才,任何改革都不是凭空出现的,他只是在前人积累的经验教训上总结进行的,而柴荣要改革,同样也要吸取前人的教训,而他走的路,也必然和赵匡胤一样。
所以走赵匡胤的道路是五代历史的必然,但终结五代历史的不一定是赵匡胤本人。
虽说赵宋后来武德不行,但赵匡胤立国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让政权稳定,避免武将叛乱,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赵匡胤两兄弟稳固了政权,后面出了问题,纯粹是天下稳定后,几位后人还死守当年的老制度不改革,这才导致了北宋日后的悲剧。
这个锅得后面的宋真宗和宋仁宗父子来背,当然,宋真宗还是延续其父亲稳固政权的政策,宋仁宗可就不好说了,在位四十多年,改革稍微碰到一点阻力就缩回去,就怕自己的皇位不稳,哪有一个制度可能包管万年的?
时至今日,网上很多人都看不起赵匡胤而惋惜柴荣早逝。
问题是即便柴荣多活二十年,做的也不一定比赵匡胤好那里去,下限就是李存勖的后唐,上限就是赵匡胤的北宋。
你就说赵匡胤、赵光义想不想要燕云十六州吧!如果想要,那么“杯酒释兵权”是不是个骚操作?。如果不要,那是不是你就颁个“和平奖”给他。
我印象中,后唐是五代里是比较强的啊,虽然内斗严重,总是在内部残杀。
燕云十六州重要还是江山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