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产到户”,又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当时如同滚滚洪流,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国大地。
1978年三中全会后,“包产到户”的浪潮同样也吹到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东南部的南朗镇崖口村。
45年过去了,为何崖口村至今却能够“独善”其身呢?这个村的村民又是怎么过来的,如今又过得如何?
崖口村,是一个坐落在海边的小村庄,有近七百年的历史,解放后全村设有八个村民小组,姓氏由最初的谭、杨、陆、肖四大姓氏增加到了五十三个。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宣传标语
该村位于珠江口西部地区,背山面海,南邻珠海市,东临伶仃洋,隔海与深圳、香港相望,许多村民都有港、澳关系。
1978年,当“包产到户”的浪潮吹到崖口村时,正值国家上调任务,平均劳动力每年负担上调粮食任务1200多斤,还有生猪鸡蛋和油料等各项任务。
说起来,这些任务是有些重,但对于绝大多数村的村民来说,都是完全可以承受和完成的。可是,由于当时也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许多村民去到香港、澳门做工,还有部分村民去到外面做生意、开工厂,于是留守村庄的大部分人就都成了弱势群体。一旦把责任田和社会各项任务分摊到这些人的手里,由他们各自去负担,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地方党组织了解情况后,也不忍心把所有的责任田和各项任务强制分给他们,丢下他们不管。所以,在1979年提出了全方位开放,实行一村两制,让村民自由选择,可以走市场经济道路,也可以留下来,继续走共同富裕道路。
对此,中山县委谢明仁书记说:“中山不搞一刀切,村民喜欢这种办法,随其选择。”南朗镇党委书记欧庆甫也表示支持崖口村的这种模式。
▲崖口村会堂
对于“包产到户”这样的利好政策,搁在大多数领导身上,可能都是不管不顾,强硬推行,反正是国家政策,即使把该村在外的所有村民召集回来,或许结果会很糟糕,但谁又能说什么呢?
然而,崖口村当地的各级党委政府,却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发展实际。所以,他们这样的做法,才是真正的“实事求是,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
就这样,崖口村得到了各级党委的支持,于是该村党支部带领这些留在村庄中的弱势农民,继续坚持走集体化道路,继续搞集体生产,采取的办法是保护弱者,按劳分配。例如:在珠三角大量粮田消失,早已变身厂房的时候,崖口村却固执地将大片粮田坚守。而这些水稻田可是村里原本就有的,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分田到户,还是由生产队集体负责耕作。600多名参与劳作的社员(村民)计工分,按劳取酬。
因单一的集体经济持久的后继力不足,于是该村又融入了市场经济,用市场经济赚取的财富,来支持集体经济的发展,如:补贴农民的农业收入、进行农田水利和道路建设,平整土地,引进农业机械,完善各种农业基础设施等,以替代传统农业的落后耕作模式,减轻农民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从植保、品种、耕作方法等各个方面,实行科学管理。
2002年,为协调集体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的利益分配关系,该村完成了土地开垦工程,并对其中的2万亩围垦土地,实行了股份制。凡是村中的农业户,按农业人口,依次分计给每人五亩五分土地。
▲崖口村的墙绘
同时,为了更好地推行股份制,该村还成立了一个“崖口村民土地股份基金会”。分配出去的土地,由该基金会统一经营,收取租金,每年分红到各股民名下。就算是没有参加集体生产,自己创业的村民,也能从村庄经济中分到一份。
近几十年来,村里通过围海造田形成的土地和养殖场,绝大多数也是由村集体负责对外出租经营的。
到了2008年,经该村大多数股民同意,一次性卖给中山市土地储备中心1.17万亩土地,获得5.4亿收益。该村用这笔收益,给全村村民都买了社保、医保,之后又给每位股民分得14.2万元。
同年,该村又实行了第二次股份制:
一是维系村庄继续实施一级管理;二是安置农民就业;三是承担村庄各项建设;四是承担社会管理费用;五是承担社会福利;六是承担不可预测的重大自然灾害和其他开支。此外,按照中国传统习惯,该村针对各个时期,从村里出去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晚年一般都会叶落归根,或寻宗问祖的问题,考虑到村里的资源和土地,也有他们祖祖辈辈的创业积聚,如果都被留在村里的这代人“吃掉”,就是对他们这些人的不公。将来,万一这些外出的谋生者遇到战争,或者政变,如果连故土都没有了,也不方便他们“回家”,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所以,第二次股份制,只是一次界定,而并不量化到人。
在后来的发展中,特别是开放改革三十年,该村同样也取得了许多值得骄傲的成功,
如:崖口村没有出现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问题;解决了传统农业的出路问题;积累了很丰厚的财富和资源;村民保护生存环境的自发意识显著提高;为了能够持续、良性发展,摸索出了一套民主管理村庄的办法(代表议会制)。
▲被禾田包围着的崖口村
2020年11月20日,该村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2021年9月,该村入选第二批广东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名单。
如今,当全国许多村庄还在思考着农民的发展出路时,而该村却在针对自身积累的大量资源和财富,思考着守业的艰辛和风险。
虽然,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但实际上却也是一个各级党政执政理念的问题。对于国家推行的利好政策,究竟是“实事求是,以民为本”的去执行,还是不管不顾地的去盲目硬上,或是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呢?
也因此,这个曾经鲜有人知的海边小村,吸引了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只是这里美丽的风景,更多的却是村里坚守的大集体道路,并被外界称之为珠三角唯一的“人民公社”。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