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乱世出英雄,而杨度便是清末民初乱世中的一代奇人,他的一生堪称“奇葩”,有人说他是“三姓家奴”,为了荣华富贵几度易主,却也有人看懂了他的追求,知道他的心中没有自己,一心一意只有救国!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杨度的一生经历了什么,后世人又为何说他是在用“穷举法”救国呢?
1875年,杨度出身于湖南的一个军旅家庭,其祖父和大伯都是湘军将领,立下过赫赫战功,同时也攒下了一些家底。

因此,即便父亲早逝,杨度也还是在家族的供养下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一次考上秀才、次年中举,按照这种势头,将来在朝廷做官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可任谁也没想到的是,就在参加会试期间,杨度竟意外结识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并被他们的思想触动,旋即投身到了公车上书的运动当中。
后续运动失败,杨度又辗转去到了日本留学,在当时的留日学生中,他的才华算得上是数一数二,又是频繁进行演讲,又是当选为华人留日学生总会干事长,因此,他与同在日本的蔡锷等人关系极好,经常一起探讨国家前景不说,还给他们未来的革命道路提供了许多新思路。
只不过当时的杨度并不看好共和制,脑海中依旧坚持着君主立宪那一套,为此,他先是与孙中山先生展开了激烈辩论,后续,清廷预备立宪,他还为朝廷写下了两篇千古奇文,即《中国宪法大纲应吸收东西各国之所长》,以及《实行宪政程宇》!

可以说,如果清政府能够按照杨度的设想,效仿、中和日本、英国立宪之所长,并尽快将其提上日程,就算依旧改变不了灭亡的结局,相信至少也能多挺几年。
只是很遗憾,慈禧太后已然自私到了骨子里,她不舍得手中的权力,始终都在拖延立宪的进程,这才让革命党与保皇党全部失去了耐心,并在她死后火速发起了辛亥革命,推翻存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而此时此刻的杨度也果断投靠了好友袁世凯,成为了他的幕僚,只是让人感到诧异的是,此后的杨度竟然再度萌生出了君主立宪的想法,为此,他甚至不惜大开历史倒车,支持袁世凯称帝复辟的想法!

在许多人看来,这都是杨度的一大污点,但在博主看来,个中缘由却并没有那么简单,究其原因只一点,那就是在袁世凯的统治下,共和制的优势根本展现不出来,与其让矛盾激化,不如进行改变和尝试,所以归根结底,杨度心中所想依旧是救国,没有其他。
不过可想而知,随着袁世凯的失败、死去,杨度的处境也变得十分尴尬,面对国人的指责,心灰意冷之下他只得选择遁入空门,还是直到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他才再度出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秘密党员,最终于1931年病逝,享年五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