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7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谭震林,应粟裕所托,前往淮海战役纪念馆参观,并接见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人员石征先,为其还原淮海战役实况,以便其撰写《淮海战役史》一书。
这本是一个好事,作为淮海战役重要的指挥成员之一,谭震林比谁都更希望将淮海战役载入史册,可当他听说这本书主要是为了宣传中原野战军,而非华东野战军时,当场便翻了脸,怒斥道:贪天之功,无耻之尤。
要知道,谭震林一向是一个低调务实的人,能让他当众翻脸,并说出这么一番话,想必里面必有猫腻。
不忘初心众所周知,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一场极具决定意义的战役,这场我军以60万兵力,对战国民党80万兵力的得战役,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一次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哪怕是放到整个人类历史上,也是相当精彩的。
正因为如此,参加过这场战役的许多将领和战士,都脱颖而出,得到了党中央的嘉奖。
谭震林便是其中之一。
而他之所以能众多人才之中脱颖而出,与他长期以来正确的坚持,和不畏强权,不惧牺牲的精神有很大的关系。
自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谭震林一直是竭尽心力,身先士卒,只要党需要,他什么都愿意做,同时,也因为出色的行动能力,短短两年时间便荣选为中共相干辩解特委常委兼书记。
但荣耀总是伴随着风险的,谭震林得到了我党的重用,却成为了国民党的眼中钉,尤其是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更是直接悬赏通缉他。
那时候有很多同志都不小心遭到了国民党的毒手,为了躲避抓捕,谭震林只好斩断一切与组织的联系,隐藏了起来,但不管境遇如何,他都没有放弃革命事业,反而在见识过国民党那一系列残忍的手段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既不能再从事秘密工作,谭震林便干脆直接加入到中央根据地的建设当中,在这期间,他还参与了无数次战斗的指挥,积累的许多作战经验。
可革命并非一条好走的路,尤其是在国民党的针对和迫害下,共产党的路,走的异常艰难,谭震林和众多党内人士都很清楚,稍微不慎,就有可能被全军覆没。
所以那时候,党内总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大家都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心也散了,幸而在关键时刻毛主席站了出来,给众人指出了一条明路。
那时候很多人都知道毛主席的路线是正确的,但博古等人碍于权谋或者面子等问题,始终不肯采纳,幸而有罗明和谭震林这样心如明镜的党员,从始至终都没有忘记如当时的初衷,不惧权势,也要支持毛主席的正确路线,这才有了后来的长征,才有了后来的共产党。
红军开始长征后,谭震林内心也有了新的方向,他不再执着于建设工作,反而申请调至前线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还加入了新四军的改编,在他看来,好男儿就应该上战场抛头颅,洒热血,只要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哪怕是要他的命,他都愿意去做。
在抗日战争中,谭震林已经取得的不俗的成绩,所以解放战争时期,顺理成章得到了重用。
1945年,谭震林被调任至华中分局,同粟裕协同作战,起初谭震林是不服粟裕的,在他看来,粟裕很多想法都是空想,天马行空,并没有实际依据,直到他们一起指挥部队作战40余天后,谭震林才真正被粟裕的才能所折服。
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只要是正确的路线,对党和人民有利的事情,他谭震林都无条件支持。
可以说,谭震林能一直坚持到新中国成立,凭借的就是那份不忘初心的坚持,在旁人看来,谭震林是有些眼界和格局的,虽然性格有些硬邦邦的,但他始终站在正确的道路上,与党中央一起共进退。
但就是这么一个硬邦邦又执着的人,根本无法容忍真正的历史被人篡改,哪怕是冒着得罪人的风险,他也要喷上一喷。
淮海战役淮海战役这个概念最初便是由粟裕提出来的,毛主席也曾亲口证实过,整个淮海战役的主力军队是粟裕和陈毅领导的华东野战军,而邓小平和刘伯承带领的中原野战军属于从旁协助。
整个战场的构思和作战思路,最初也是由粟裕提出,并向毛主席汇报。
毛主席看了粟裕的构思后,考虑到刘伯承和邓小平的大别山的压力,多次向粟裕发电报,催促他率领三个纵队过江,牵制国民党的部分军力,让大别山能更从容的应对。
但粟裕并没有按照毛主席的意思过江,有的丰富作战经验的他,结合前线的实际情况,对战况做出了数次预演,认为不过江,等着歼灭蒋介石的主要力量才是上上之策,所以,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多次向毛主席申请,改变作战方针。
毛主席何许人也,他老人家的决策很少有人敢提出质疑,更别说直接修改他的决策,但粟裕管不了那么多,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了大局着想,粟裕顶着巨大的压力,数次向毛主席力荐,取消过江计划。
而毛主席也是有大格局的人,他老人家非常清楚,粟裕向来是个有决策的人,断不会无缘无故的违抗他的命令,于是又重新预演了整盘战役,发现粟裕的计划的确有更高的胜算,甚至能降低不少伤亡率,于是便致电粟裕,让其放心大胆的去做。
在作战指挥方面,粟裕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单靠一支部队的行动是很难从国民党八十万大军当中捞到什么好处的,最好是成立淮海战役前线总指挥,设立一个规模庞大的指挥团,不但华东野战军的指挥要站出来,中原野战军的指挥要一并进行,所以他诚恳的邀请陈毅和邓小平一起参与总指挥。
至此,这个规模庞大的战斗军团,指挥问题便就迎刃而解了。
但我们要知道,那个军人都是好战好军功的,血性男儿都想在战场上打出自己的荣誉,粟裕此举往大了说,是高风亮节,有大局观,往小的来说,就是在将自己的军功分给旁人,更何况还是党史上的一场史无前例的战斗。
也正因为如此,谭震林才会由衷的钦佩粟裕。
而事实上,整个淮海战役,也主要是围绕着粟裕的作战方针在进行。
在提出淮海战役这个策略之前,粟裕前后思考了整整两个月,那时淮海战役的规模还比较小,也没有人能预测到,这场战役最后能发展至如此庞大的规模,可粟裕却有意与国民党较量一番,因为他认为,中原战局的改变是迟早的,与其坐等天时地利,还不如主动创造战机,所以才有了淮海战役这个庞大的计划。
后来随着战局的推进,整个战役规模逐渐扩大,粟裕又紧跟实情推动另一支队伍加入战斗,那就是前文所提到的中原野战军。
可这么庞大的两支队伍,要统一指挥,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粟裕提前想到了这一点,并及时拿出了应对之策,这才让毛主席快速做了决策,为我军赢得了时间和先机。
淮海战役粟裕功劳最大话接上文,粟裕在淮海战役时料得先机,为我军赢得先机,极大的提升了战胜的几率,但他最厉害的还不止于此。
当时整个解放战争已经到了中后期,全国的战场局势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可以说许多方面都是利于我党的。
虽然共产党的军队数量和装备都不如国民党,但是别忘了,我党向来喜欢打以少胜多的仗,战士们都是从烈火中爬出来的,各个身经百战,与国民党那些世家子弟,高官厚禄养出来的,不是一个档次,若当兵的只会依赖先进的设备和充足的资源,那这一定不是个好兵,但凡战场上出现什么意外和差池,都能将其击垮。
所以即便是国民党人数多出三分之一,也是不足为惧的。
当然,这些也不是粟裕凭空预估的,那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的结果便足以证明,国民党不过是纸老虎,他们单兵作战能力是逊色于解放军的,所以他才会提出这样大规模的歼灭战意见。
在战役之初,毛主席多次致电粟裕,要求他过江支援大别山,粟裕顶着大不敬风险拒绝了这个指令,也是从全盘考虑的。
这里面有很多影响因素,列如大规模战役的环境因素,淮海周边地界原本就是国民党的老巢,尤其长江以南,若贸然过江,非但牵制不了对方,还掉进了敌人的陷阱。
其次,我们的根据地在北面,大规模战役最重要的就是后勤补给,若过了江,补给就成为了大问题,所以思来想去,粟裕还是觉得,将战场选在长江以北更利于我军。
最重要的是,粟裕还奠定了淮海战役胜利基础,那便是消灭黄维兵团。
粟裕将各方面问题都考虑到了,可以说是势在必得,所以党中央也认可了他的这个建议。
当然,这也是党中央上下一心的结果,毛主席从来都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粟裕的才华和能力,毛主席是一直都认可的,所以即便是粟裕当众否认了他老人家的策略,主席也不恼,反而一再认可他的方案,鼓励粟裕放手去做。
淮海战役胜利那一天,粟裕高兴的像个孩子一样,不停地向身边人宣告分享,兴奋的睡不着觉。
谭震林回忆,粟裕是一个内敛低调的人,从未见他如此张牙舞爪过,可以想象,在战前他承受了多大的精神压力,毕竟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谁又能说百战百胜呢。
而淮海战役之所以重要,主要也是因为其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很难想象,倘若这场战役我们输了,那又将会是什么样的一番局面。
当年英国元帅赞扬毛主席,称主席是顶级的军事家,尤其是淮海战役,以多胜少的战绩,令人刮目相看。
而毛主席也如是说,淮海战役是上下一心的结果,尤其是粟裕,最会打仗,淮海战役都是由粟裕指挥的。
这也说明了谭震林生气的原因,连主席都承认了粟裕,但历史却不承认粟裕,这如何不让他生气呢?
入党这么些年,谭震林一直都认死理,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近乎苛刻,但共产党人又有几个人不认死理呢?
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深得人心,不就是因为一个“真”字,倘若因为胜利了,初心就变了,那可真就是功亏一篑了。
当然,谭震林并非因为个人喜好才为粟裕鸣不平,他内心非常敬重毛主席,敬重粟裕,也敬重参加过这场战役的每一个人,他自己也有功名在身,虽然别人胡编乱造并不影响他的功与名,但那毕竟是历史,是事实,是共产党走过的路,他不允许有人胡乱篡改历史,也不允许任何人将功劳揽在自己的身上,这就是他必须要维护真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