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事不小:屁里竟藏着健康密码与饮食指南?

寻琴观看商业 2025-01-16 03:42:30

屁的表现千奇百怪。有的屁悄无声息,却能以独特气味“震撼”旁人;有的屁则如开闸泄洪,响声惊人。可有时,看似凶猛的屁却没什么味道。

人体每天平均放14个屁,收集起来体积可达500-2000升。

面对如此多的屁量,不禁让人好奇,身体为何会产生这么多屁,又该如何科学控制屁量,这背后藏着有趣的科学知识。

屁的多样特性与奥秘

从本质上讲,屁总体较为“干净”。其主要成分是无味气体,来源为呼吸、咀嚼时进入消化道的空气,以及食物消化产生的氮气、氢气等,对人体无害。

但那不到1%的恶臭气体,让屁臭名远扬。屁并非都臭,极罕见时,比如婴儿对奶吸收不良,会产生奶香屁。

评价屁通常从响度和气味着手。响度取决于屁的主体无味气体,而气味则由仅占 1% 的吲哚、粪臭素和硫化氢决定,它们由肠道细菌降解食物产生。

有意思的是,低浓度的吲哚和粪臭素具有茉莉花香味,能用于制作香水和食物香料,或许会颠覆你的认知。

在实际生活中,响度和气味这两个特性,有时会相互加持,让一个屁“声名远扬”;但更多时候,二者不可兼得。

例如,当你食用了大量红薯,红薯中丰富的淀粉在消化过程中会促使二氧化碳大量产生,这些气体在排放时流速更快,从而使得屁的声音更加响亮。

然而,由于臭味气体在总体气体中的占比相对二氧化碳等无味气体进一步减小,所以此时的屁臭味反而更轻,也就有了“响屁不臭”的说法。

但要是你吃多了富含硫的食物,像圆白菜家族的西兰花、甘兰花、椰菜,或者是用亚硫酸盐腌制的食品,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尽管这些食物产生的气体总量可能相对较低,但其中臭味气体的比例会显著增大,所以放出的闷屁往往会更臭。

有时候,我们能凭借一些身体的感觉,预感到即将放出的屁会更响还是更臭。当察觉到屁可能会带来尴尬时,很多人会试图憋住它,而且这种做法的成功率还不低。

可你有没有想过,憋住的屁都去了哪里呢?其实,它们并没有消失,而是在肠道内从一头被挤到另一头,暂时蛰伏起来,等待着下一次“爆发”的机会。

但如果屁在肠道内留存的时间过长,就会有一部分被肠道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进而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肺循环,最后竟然会随着我们的呼吸排出体外。

虽然憋屁在某些关键时刻能解燃眉之急,但长期憋屁可是有害健康的。

重新被肠壁吸收的氮气、氧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会给肝脏增加不必要的解毒负担,长此以往,可能会引发消化不良,甚至让人的脸色变得蜡黄,影响身体健康。

屁量控制的探索之路

那么,如何科学地控制屁量呢?关键要从源头——食物入手。

因个体体质差异,精准定量探究屁与食物的关系颇具难度。1981年,一群好奇的科学家盯上一位屁量超多的“天选之子”,开启为期两年的研究。

他们让这位受试者尝试130种食物,历经约25000次放屁,最终得到珍贵的食物致屁系数表,不同食物的致屁量清晰呈现。

研究发现,豆类堪称产屁 “重灾区”,若以豆类为主食,每天放屁能超40次。这是因为豆类含棉子糖、水苏糖等寡糖,人体难以消化,肠道细菌却热衷分解,从而产生大量气体。

不过,把豆类泡发成豆芽,可减少寡糖,降低产气。此外,香蕉和杏在水果中也很能产气。

可惜研究未涉及萝卜。但萝卜含淀粉酶和木质素,大量产气同时还能促进肠道蠕动,气味独特。由此推测,萝卜屁威力可能超过豆类,所以没测试萝卜,对受试者来说或许真是幸事。

研究人员让3名屁量多的志愿者食用左侧低屁量食物。一段时间后,他们的平均屁量从每天26-29次,大幅降至9-11次,效果显著。

受此启发,有人想按这份食谱规划饮食来控制屁量。但严格遵循,会让人错过很多美食,也无法摄入这些食物中的营养,实在不值得。

屁与健康

实际上,屁就像是肠道健康的晴雨表。屁过多、过臭,或者过少,甚至完全没有屁,都有可能是某些消化道问题的外在表现。另外,男性并非天生就比女性屁多。

一种可能的原因是,男性通常饭量更大,吃饭速度也更快,这就导致他们在进食过程中会摄入更多的空气。还有一个更简单的解释是,女性往往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克制屁的释放。

有趣的是,屁的独特性甚至催生出了闻屁师这一特殊职业。不过,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闻屁师,并非易事。

只有经过特殊培训,能够准确辨别花香、汗臭、果香和粪臭等多种单一气味的人,才有资格上岗。

所以,若在控制屁量方面失败了,与其费尽心思纠结如何控制屁量,倒不如在保证健康饮食的前提下,尽情享受美食。

文本来源 @锦鲤实验室 的视频内容

0 阅读:4

寻琴观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