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读书还只是贵族的特权,民间的普通人,如匡衡、朱买臣等发奋读书的,凤毛麟角。
秦朝没有官办学校,汉朝开始有了官办学校,中央有太学,地方有郡学,还有世家大族办的私学。官办学校招生对象仅限于贵族和官员子弟。比如,东汉就就规定,太学的选拔资格是“由郡国选送'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者”,同时又规定“大将军至600石官吏都可送子弟入学”。
但是,当时的官员选拔制度是察举制,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并没有读书的动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当时造纸术还未大规模普及,关羽读的《春秋》还是竹木简版,印刷术还未发明。因此,据一些历史学家推断,这一时期的识字率低于4%。
隋朝开创科举之后,普通人有了读书的动力,读书人有了显著增长。造纸术普及了,印刷术也出现了,读书的成本降低了,因此读书的人大大增多。
有历史学家根据进士总数和考生比例,推算出,唐朝的识字率应该在6%左右。
宋朝是识字率大幅提高的朝代。宋朝重文轻武,优待士大夫,各地纷纷办书院,掀起了一波“全民”读书的高潮。
按照科举考试的规定,进士从乡试中选拔,有一定的名额限制,即在乡试中选拔多少举人参加京城的会试,这个比例叫做“解额”。到了南宋时期,解额竟然达到了惊人三百比一,即乡试通过率为三百分之一。那么,有多少人参加开始呢?根据嘉定三年(1210)权礼部尚书章颖的说法,当时各地应举士子“大郡至万人,小郡亦不下数千人”。
河南大学一个教授在《宋代民众文化水平研究》中说,宋朝的识字率在8%左右,但很多人不认同,比较主流的看法是宋朝的识字率在10%以上。
明朝的识字率有了进一步提高,科举制度在明朝已经完全完善了。明朝在地方行政体系之外,还专门管理教育的一套系统。从中央到县一级都有官学,乡村还有官府办的社学,再加上各类私塾、义学和私人书院。
有人推断,明朝的识字率在10%-15%左右。
还有一件事情可以说明明朝识字率之高,就是白话小说的兴起。如果没有较高的识字率,白话小说不可能流行。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清朝的识字率非常低,甚至是历朝最低。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丝朝,都严格限制私人办学,多次下令整顿私塾。比如,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规定一旦发现私塾,师生一律重办。这种高压下,私塾几次被禁止,除了醉心功名者,谁还没事做去读书?
道光年间,湖南石门县发生械斗时,官府羁押参与者时,5000多人中竟然没有人会写自己的名字。
清朝严控私学一直到道光时期,才开始渐渐松动。
1900年左右,一位在北京的外国传教士说,北京居民的识字率才10%左右。这还是在京城,要是偏远的地方,识字率该有多低。
还有一个官方文件作为铁证。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推行的《九年预备立宪逐年筹备事宜清单》,内有一项推广识字和进度的明确规定:从第一年(光绪三十四年)开始,逐步编辑、颁布简易识字课。到第七年(1915年),人民识字义者须得一百分之一”。
看清楚没有,文件规定,到1915年识字率力争达到1%,难怪有人说,清朝的识字率在0.1%以下。
晚清的最后时光,在袁世凯等的推动下,中国民间的识字率才有所提升。比如,袁世凯在担任直隶总督时,创办了8000多座小学。
民国时期识字率有多高?有一个非常好的史料,就是毛主席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写的《寻乌调查报告》。报告中说,寻乌县有小学数十所,各区都有小学,但识字率仍然在20%左右。这是为何?因为生产力低下,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脱产读书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清末和民国初期,已经大量兴办新式小学,识字率仍然达不到20%,这已经足以说明,清朝的识字率确实低的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