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兵变有两点让人没有料到:
一是普里戈任作为普京的亲信,居然会带头发动兵变,在此之前吃瓜群众最担心的其实是卡德罗夫。
二是瓦格纳一夜狂奔三百公里,在逼近莫斯科时却停了下来,兵变戛然而止。
当天协商的结果是:瓦格纳士兵退回营地,普里戈任去白俄罗斯当愚公,取消对普里戈任的刑事调查。
普里戈任最后出现的地方是罗斯托夫,正在向群众挥手道别,此后便再未露面。
但从种种迹象表明,事情不会就此停息,普里戈任想安静地去白俄罗斯当愚公恐怕没那么容易。我们不妨先来梳理一下最新的消息:
俄军陷入困境1、普京开会与绍伊古同框的画面流出。表明绍伊古仍然牢牢掌控着国防部,也意味着他大概率会安全过关。一山不容二虎,既然绍伊古在,去的必然是普里戈任。
要知道兵变就是因为他们之间的矛盾激化而导致,最初的口号是“清君侧”,就是要捉拿绍伊古和格拉西莫夫。如果结局是这样,那普里戈任冲冠一怒,不仅什么也没实现,还把自己陷进去了,他能同意吗?
2、俄罗斯媒体报道,联邦安全局还在调查普里戈任。俄罗斯外交部长在接受采访时,仍将瓦格纳兵变定性为“叛乱”,要调查西方国家是否参与。甚至有一个流传很广的版本,说普里戈任收了6亿美金。普京的最新讲话也表示大多数瓦格纳士兵是爱国的,只是被个别指挥人员利用,剑指普里戈任。
这更像是一种宣传,事实上普里戈任的钱几辈子也花不完,6亿美金就想要他冒如此高的风险恐怕不现实。宣传的目的是要把普里戈任搞臭,好进行下一步操作。因为他打了几个胜仗,目前声望太高,不好直接动手。
3、兵变造成极大损害,需要一个说法。这场短短24小时的兵变,瓦格纳竟然击落了7架飞机,造成十几名俄空军飞行员和机组人员阵亡,其中包括一架装备了新一代电子战系统的伊尔-22空中指挥机,损失极大。必然要有人为此承担责任,否则阵亡将士家属不会同意。
4、普里戈任还在反抗。针对普京的指责,普里戈任进行了解释,表明只想铲除对国家不利的人,并没有要推翻政权。但对于瓦格纳集团与国防部签约一事,他仍然抗拒,甚至公开宣布将解散瓦格纳集团。
瓦格纳击落的飞机
所有迹象都表明,结局会对普里戈任不利。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普里戈任始终未露面,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去了白俄罗斯。如果普里戈任仍在国内,看到这些迹象,他会坐以待毙吗?
所以笔者认为,事情不会那么简单地平息。当然不论如何,这样的内耗对于俄罗斯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
战场上,乌军的反攻力度不断加大,正在蚕食前沿地带,发生兵变对士气是个极大的打击。目前俄军占领的地盘纵深不算大,而且靠海,一旦外围防线被突破,很可能要放弃大片土地。
战场外,普里戈任揭开了俄军的脓疮。他指责军方指挥无方,搞官僚主义,甚至有贪污腐败的现象,部队里士兵们感受不到公平和正义。经普里戈任发酵后,前线士兵的情绪更难安抚。
最重要的是,瓦格纳兵变是对领导人权威的挑战,放在任何国家都是非常严重的事件。这表明部队(至少是一部分)并不受领导人掌控,甚至不服领导人。
领导权威一旦受到挑战,如不果断处置,可能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现在估计普京也很头痛,不动手,权威会受到损坏。动手,两万多瓦格纳士兵确实很难处置。
普京最新开会画面中有绍伊古
96年前毛主席已洞察类似的困境其实俄军这种困境,毛主席早在96年前已经洞察,现在看来他的处置措施无比英明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由于敌我实力悬殊,几路大军相继失利。他命令部队在文家市集结并召开会议,会上他说服众人放弃攻打长沙的目标,转向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
起义失利后,新生的工农革命军面临着极大的困境:
一是部队仍然遭到敌人的围追堵截,为了摆脱敌人,只能沿着湘、赣两省的边界,走山路、小路,行军异常艰难。途经芦溪时还遭到敌人偷袭,总指挥卢德铭也在此次战斗中牺牲。
二是部队缺粮少弹,加上极度疲劳,惊慌的情绪弥漫,许多人在恶劣的环境中患上了疟疾、痢疾,逐渐传染了几乎所有战士。每走一段路,就有人倒在地上,颤颤地发抖。
三是遭受失利后,士气大降。部队中混杂着一些投机分子,对革命失去了信心,途中不辞而别,甚至一个排在放哨时带着武器全部逃了。逃亡成了公开的话题,投机分子们互相询问:“你走不走?”“准备到哪去?”
这样的困境要大过今天的俄军千百倍。
这种情况别说迎敌打仗,即便正常走下去,部队也自动散了。大多数人的选择很可能是接受失败的结局,解散部队,等将来有机会从头再来。
但这支部队有一位坚强领导,他坚信革命必将取得成功,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毛泽东的第一个决策是去留自愿。
当时部队的成分很复杂,有参加暴动的农民、知识分子和旧军官,面临困境时,他们有不同的想法。
其中第一师师长余洒度最初坚决反对放弃攻打长沙的决策,但大多数人同意了毛主席的意见,他也不得不跟着队伍向井冈山出发。途中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他吃不了这种苦,信心再次动摇。
不久,他便带着第三团团长苏先骏私自离队逃跑,途中被哨兵发现并拦截。第一师的官兵知道后非常愤怒,作为指挥官竟然丢下士兵独自逃跑,这是极为严重的背叛,要是在战场上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官兵们把人押到毛泽东那里,要求以军法处置。但毛泽东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他大度地说:“强扭的瓜不甜,要走就让他们走吧!”
这并非意气用事,留下这些动摇分子,势必会对部队造成更大的影响。
余洒度等人走后,毛泽东召开一次会议,宣布不愿干的可以离开,部队还发给路费,但不准带走武器。会后有10余人表示要走,这些人主要是旧军官,革命的觉悟确实要低一些。
当时部队里的官兵大多被毛泽东的气度所折服,以往的旧部队面对叛逃轻则殴打施刑,重则直接枪毙。众人对毛主席的做法表示赞赏,也更加认同他的领导。留下来的人,统一了思想,队伍也更加团结。
《秋收起义》剧照
挽救中国革命的改编送走动摇分子后,毛泽东决定对部队进行一次彻底的整编。其实毛泽东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自秋收起义以来,他每天都要找士兵谈话,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难。
首先是军事层面的
起义部队原先有4个团5000多人,到达三湾村时已经不足1000人。官多兵少,师的番号已经没有必要,全师整编成一个团,团整编成营,人数不多的直接整编成连。编余的军官编成军官队,伤员则和医务人员合编成卫生队。
这样大大降低了指挥层级,提高了指挥效率,让战士们能各尽其职,发挥最大作用。
最重要的一条是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
北洋时期,军阀混战,部队是军阀个人的私产,士兵只会跟着对自己有恩惠的人跑,换了别人来肯定指挥不动。
到了北伐战争时期,稍微进步了一些,在军队中发展了党组织,名义上军队服从中央政府指挥。但实际上,许多部队仍然未摆脱旧军阀的习气。
老蒋就在部队中拉帮结派,以北伐军总司令的身份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迫使汪精卫等人领导的武汉中央也背叛了革命。这是典型的枪指挥党。
改编前的工农革命军,团一级才有支部,一个团多的时候几千人,党的领导力量显然非常薄弱。因此,毛泽东提出“支部建在连上”。
改编后连队建立党支部,班排有党小组,营团设党委,重大事情必须经党委讨论决定。这样就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避免了部队沦为个人的工具,使革命队伍与过去所有的部队有了本质上的区别。
如今闹事的瓦格纳部队某种程度上看,类似于过去的军阀部队。普里戈任招募士兵、发放工资、统一指挥他们,士兵们只需要对普里戈任负责就能领薪水,与中央政府却没有太多联系。
因此遇到重大事件,他们服从的是普里戈任个人而不是中央政府。尤其是俄罗斯这样,有多个加盟共和国和不同的武装力量的国家,如果这一点不改,恐怕将来还会发生类似的事件。
《三湾改编》剧照
另一项重要措施是在部队中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军人与其他职业有很大不同,非常强调服从性。人们常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一点在过去的封建制度中被无限放大,使得上级指挥官拥有无限权威,他们对待士兵犹如对待家奴。
在旧军阀部队,普通士兵见了高级指挥官是要磕头的,平时得用轿子抬着上级走。如果犯错了,上级动辄打骂。而且士兵没有任何谏言的机会,即便遭受不公,也没有反馈的渠道,只能默默忍受。
据说中原大战期间,韩复榘建议冯玉祥不要从潼关撤兵,将其惹怒,结果被当着众人的面打了一耳光。当时韩复榘已是军团指挥尚且如此,他受了气内心自然有想法。果然后来反戈一击,投靠了老蒋。
改编后建立起一套官兵平等的制度。比如不准打骂士兵,开会时士兵也有发言的机会。以前军官每顿四菜一汤,改为吃穿都跟士兵一样。连以上建立士兵委员会,选举产生委员,有权监督各级军官。
如此一来,官兵在政治上是平等的,也有了反映问题的渠道,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更加亲密。“三湾改编”,是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挽救了革命前途的一个重大举动。部队上了井冈山,从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
反观这次的瓦格纳兵变,普里戈任指责军方高层搞官僚主义,宁愿把炮弹存在仓库里也不发给士兵,士兵待遇低等种种问题,正说明了部队中存在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也没有反馈的渠道,普里戈任作为利益集团之外的人,顾不了别人的感受,直接揭开了脓疮,导致他与军方高层矛盾激化,进而导致事变。
其实,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建立起一套合理的制度,完全可以消灭在萌芽状态。
普里戈任的下场关于普里戈任的下场,其实不用多说,大家都能想到。古往今来,但凡起兵造反的,不论他打的什么旗号,要么把领导干翻,要么被领导干翻,不可能有中间方案。
举一个例子,普里戈任的举动其实与日本的“二二六”事件有相似之处。
全面侵华之前,日本国内分为两派:
“皇道派”主张加强皇权,建立军部独裁统治的体制,强烈主张首先进攻苏联。这一派系以未掌权的少壮派军人居多,因此他们主张“清君侧”,发动政变铲除天皇身边的当权派。
“统制派”:则主张以合法手段,进行国家改革,逐步建立“高度国防国家”,实现天皇制度法西斯化,以加速对外侵略。成员多为陆军中坚人物,他们主张向南进攻中国。
其实两派都主张对外侵略,只是少壮派更加激进。两派争执不休,互相指责,在人事上相互倾轧异常激烈。
1936年2月26日,驻东京的步兵第一师团两个联队和近卫师团的两个联队,突然发动政变,分几路攻击首相官邸等单位。
首相冈田启介侥幸逃脱,但其妹夫和私人秘书被杀。内大臣斋藤实、藏相高桥是清、陆军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被杀,天皇的侍从长铃木贯太郎身负重伤。
叛乱代表会见陆相时提出的核心观点是“诛戮破坏国体之不义逆臣、铲除遮蔽皇威、组织维新之奸贼”。“皇道派”的某些主张,比如加强皇权是对天皇有利的。
但天皇得知政变后却龙颜大怒,要求立即平息政变,每隔二三十分钟就召见一次侍从武官,要其督促陆军立即平息叛乱。得知陆军态度犹豫时,他愤怒地说:“朕将亲率近卫师团,平息叛乱。”
二二六事件剧照
这些叛乱军官得不到天皇的支持很快就被镇压,参与叛乱者受到了极重的惩罚。为此还开了特例:对叛乱分子进行秘密审讯,不准请辩护律师,一审制判处。最终17名首要分子全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5人,有期徒刑54人。
但从后来的发展来看,日本却走上了被镇压的“皇道派”主张的道路。因此也可以看出来,天皇完全是对人不对事。
这些人的主张虽然对天皇有利,但发动叛乱,破坏现有体制,挑战天皇的权威,必然会受到重处。否则,将来动辄按自己主张发动叛乱,国家将会陷入混乱。
普里戈任与日本“皇道派”何其相似,打着为士兵追寻公义,铲除危害国家的官僚主义的旗号,进军莫斯科,实际上损害的是普京的权威。如不杀鸡儆猴,必然会导致更大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