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单骑救主,为何却仍被当作保镖?刘禅一语,道出赵云真实地位

北斋史说 2025-02-20 09:57:31

咱们来说说赵云,他可是和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一同被列为蜀汉前五大将的呢,在《三国志》里,这几位的传记是放在同一篇的哦。赵云在战场上那可是有过非常了不起的表现,就比如单骑救主,这战绩简直可以说是奇迹般的存在啦。可奇怪的是呢,即便有这样耀眼的功绩,还是有不少人不认可他。有人把他称作“保镖”,还有人叫他“杂号将军”,甚至说他“就是个骑兵队长”。哎,这到底是为啥呢?

有一种说法认为赵云是个保镖,这种看法的来源是这样的:在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被封为“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的时候,赵云却依旧担任着翊军将军这一职务,由此便产生了赵云是保镖的这种说法。

有人觉得赵云所担任的杂号将军,其地位相较于关羽等人来说,那可差得远了。而且在那个时候,赵云还肩负着留营司马这一职责,主要工作就是对营中的各项事务进行管理呢。也正因如此,才出现了像“杂号将军”“保镖”之类的一系列叫法。

大家都知道,赵云在当阳可是有单骑救主的壮举。他孤身一人,硬是从重重危险之中把阿斗和甘夫人给救了回来,就因为他这英勇的举动,才让刘备避免了绝嗣这样的悲惨境遇呢。不过呢,一直以来有不少人觉得赵云好像不怎么样,挺“不堪”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得找到关键所在啦,这就好比解铃铛还得让系铃铛的人来才行嘛。所以呢,,为啥赵云长期都只是个杂号将军呢,只有把这个弄明白了,或许才能真正知道赵云到底是个怎样的情况。

一、赵云的杂号将军

咱来说说赵云获得的第一个杂号将军,这可是源于他单骑救主的赫赫功劳。那会儿呢,荆州的刘表去世了,这一下形势就有了很大变化。紧接着,曹操率领着大军开始南征。刘备当时所在的新野只是个小城,面对曹操大军的压境,根本没办法抵御,没办法,就只能带着新野的百姓一起往南撤。要知道,这些百姓都是拖家带口的,行动起来特别不方便,一天下来连三十里路都走不到呢,这就使得刘备军队行进的速度被极大地拖慢了。

话说当时的情形,诸葛亮他们都觉得呢,形势危急,就劝刘备,不妨放弃那些随行的百姓,先带着大军赶紧往南撤下去。可刘备却不这么想哦,他态度很坚决地说:“要成就一番大事业,那得把人当作根本,这些百姓一路追随着咱们到这儿了,我怎么能狠下心把他们抛下不管呢。”而另一边呢,曹操这边可是有行动的哦。他派了曹纯率领着五千虎豹骑出发了,这虎豹骑可厉害着呢,行动极为迅速。他们马不停蹄地赶路,仅仅用了一日一夜的时间,就奔袭了足足三百里地呢。最后,就在当阳县这个地方,和刘备的大军碰上了,一番交战下来,刘备的大军就被击溃啦。

话说刘备在当时那种危急的情况下,没办法,只能带着诸葛亮、张飞等几十个人赶忙往外逃。就在这一片混乱当中,有人突然说瞧见赵云朝着北边去了。这一说,旁人可能就会起疑了,可刘备心里对赵云那是深信不疑的,他压根就不相信赵云会做出背弃自己的事儿。您还别说,没过多久呢,就见赵云独自一人骑着马回来了。原来,他是去救主啦!他不仅把刘备在慌乱之中遗失的幼子刘禅给平安带了回来,还把甘夫人也一并带了回来呢。就因为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赵云随后就被封为了牙门将军。

话说当年,先主刘备被曹操的军队在当阳长阪这个地方紧紧追赶。在如此危急的情势之下,先主不得不抛下妻子儿女,然后往南奔逃而去。就在这慌乱且危险的时刻,有一人挺身而出,那便是赵云。赵云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这个孩子可不是别人,正是后来继承大统的后主刘禅。并且,赵云还一路悉心保护着甘夫人,这甘夫人呢,就是后主刘禅的母亲。多亏了赵云的英勇守护,最终甘夫人和后主刘禅都得以成功脱险,逃过了这场危难。

在平定荆南四郡的过程当中,赵云可是立了不小的功劳呢,他成功夺取了桂阳郡。就因为这一功绩,他被封为偏将军啦。要知道,在那个时候,赵云在刘备的军队里,那地位可是相当高的哦,可是名副其实、如假包换的将军呢。后来还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儿,孙尚香孙夫人不是带着一帮侍女和侍卫嘛,这些人可骄纵啦,经常做出违法的事儿来,可把大家给愁坏了,却没人敢去管他们。这时候呢,刘备经过一番考量,特意选中了赵云,让他来负责管理军营里的这些事务呢。

孙权听闻刘备率军西征,便大规模派遣舟船去迎接自己的妹妹(也就是刘备的夫人)回吴。而这位孙夫人呢,心里盘算着要趁机带着后主刘禅一同返回东吴。好在赵云与张飞得知消息后,立刻率领兵马赶到江边阻拦。一番波折之后,终于成功把后主刘禅带回,没让孙夫人的计划得逞。

话说当年啊,孙夫人打算带着刘禅返回江东去。这时候呢,赵云和张飞得知消息后,那可是迅速行动起来,他们一同带兵赶到了长江之上。然后呢,就在长江之上拦住了孙夫人,并且成功地把刘禅给夺了回来。从这件事儿就能看出来,很多人都觉得赵云担任的留营司马这个职位呢,好像就是干些杂七杂八的活儿,没什么重要的。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您想啊,赵云他可是敢连主母的行为都去管束的人呐,就冲这一点,他的地位怎么可能会低呢?所以说,认为赵云的留营司马只是干杂活这种观点,确实是不正确的啦。

在那之后呢,刘备成功夺取了四川这块重要的地盘。而赵云呢,在这之后就被封为了翊军将军。要知道啊,在当时的将军封号体系里,翊军将军是比不上关羽所担任的前将军、张飞的右将军、马超的左将军以及黄忠的后将军这四方将军的地位的。就因为这个情况,很多人就对此有所吐槽啦,觉得赵云只是个杂号将军呢,还由此认为刘备其实并没有多么重视赵云,这便是很多人持有这种观点的原因所在咯。

不过呢,凡事都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杂号将军呢,它其实也是将军,可不能把它看成是很低级的职务哦。就拿关羽来说吧,他之前担任的荡寇将军,其实就是杂号将军呢。至于关羽和张飞,那可都是刘备阵营里的元老级人物,就好比是元老股东一样呢,他们先一步当上四方将军,这也是很正常的情况啦。

马超原本呢,是西凉那边的军阀势力,后来前来投奔刘备。刘备出于千金买马骨的考量,就是为了向天下人表明自己对前来投靠之人的重视态度,所以对马超那是必定要给予重赏的。而黄忠呢,他是在定军山那场战役当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直接斩杀了曹魏方面的统帅夏侯渊。就因为这极为突出的功绩,所以才得到了临时性的破格提拔。要知道,像黄忠这样在战场上一下子就建立起如此重大功劳的情况,那可属于小概率事件,并不是经常能发生的。相对而言,赵云在这方面呢,没有那么突出的、足以让他即刻获得大幅升迁的特殊功绩,所以他比黄忠晚一步得到升迁,这其实是很正常的情况啦。

要知道啊,人生的路可是很漫长的呢,可不是说在某一个阶段速度快就能算赢了,关键还得看最后谁能坚持着一直跑到终点才行哦。就拿不久之后发生的夷陵之战来说吧,那时候刘备安排赵云在江州担任都督一职呢。后来啊,刘备在这场战役中打了败仗,而赵云呢,成功地完成了接应刘备的任务。就因为这次出色的表现,赵云得到了晋升呢,被封为征南将军,同时还担任中护军这一职务哦。要知道,这四征将军里的征南将军那可是相当有分量的,含金量可足啦。而且这中护军的职位呢,向来都是只有深受信任的心腹之人才能被托付的哦。这么一来,赵云这时候的职位可就不比其他任何人低啦,也算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功劳获得了应有的地位呢。

二、赵云的统军能力

不少人会把赵云称作“骑兵队长”,这么称呼其实是对赵云单独领兵进行实战的经历存在质疑的一种表现。在这些人看来,赵云所取得的诸多战绩,更多的是凭借他个人极为突出的勇武表现,并非是依靠其统率大军的那种能力来达成的。

其实,说赵云没有单独统率过军队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哦。事实上,赵云可不止一次单独率领军队作战呢,而且每次都取得了胜利哟。就拿荆南四郡里的桂阳郡来说吧,那就是赵云凭借自身的军事才能,单独带兵去攻克下来的呢。除此之外,在刘备攻打四川遇到阻碍之后,赵云同样是独自统领一支军队,成功地攻克了江阳郡以及犍为郡。

在汉中之战那个关键时期,黄忠肩负起了抢夺曹操大军粮草的重要任务。按照事先的约定,完成任务后是应该在特定时间返回营地的,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却始终不见黄忠归来。这时候呢,赵云心里十分担忧,他当机立断,立刻带领着骑兵出营去接应黄忠。没想到,刚一出营就和曹军遭遇上了。面对曹军的重重包围,赵云毫无惧色,凭借着自身的勇猛和出色的指挥,硬是带着骑兵从曹军的包围圈里冲了出来。可刚突出重围,赵云就发现部将张著还被困在曹军之中呢。这可怎么行,赵云顾不上刚刚经历一场恶战的疲惫,毫不犹豫地再次策马冲入曹军的包围圈里。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终于成功地把张著给救了出来。之后,赵云又带着张著,一起奋力拼杀,再次成功地突出了曹军的重重围困,总算是脱离了险境。

话说曹军一路追到了营寨这儿,当时那营寨里头的兵力可不多,张翼一看这情况,心里就琢磨着,得赶紧把寨门关上,这样好歹能防守一下。可赵云呢,却不这么想,他果断下令,让把寨门给打开,而且还让全军都偃旗息鼓的,就是把军旗都放倒,战鼓也不敲了,静悄悄的。这曹军追到这儿,一看这架势,心里就犯嘀咕了,想着这营门大开,却又没什么动静,别是里面有啥埋伏吧。这么一想,心里就害怕了,索性就撤退了。这赵云多机灵,瞅准了这个时机,立马下令擂起战鼓,然后带着将士们就发起冲锋了。曹军本来就心里没底,这一下子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顿时就乱了阵脚,四处逃窜。慌乱之中,好多曹军都掉进了汉水里面,结果就被淹死了不少人呢。后来刘备知道了这件事儿,那是不住地感叹,说道:“子龙这可真是浑身是胆呐!”打这以后,军队里的人就都称呼赵云为虎威将军啦,那可真是对赵云的勇猛钦佩不已。

从以上这些情况便能够知道,赵云可绝不是有些人所认为的那种仅仅只是“骑兵队长”的角色哦。实际上呢,在汉水之战当中,赵云把有勇有谋这一点展现得那叫一个淋漓尽致,他完全就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名将呢。

三、赵云在蜀汉军中的地位

刘禅对赵云在蜀汉军中的地位有着这样的评价:赵云曾经跟随先帝刘备,所立下的功劳积累下来已经十分显著。在朕年纪尚幼、还很懵懂的时候,经历的路途充满艰难困苦,全靠着赵云忠诚且顺从地辅佐,才得以在危险的处境中一次次获得救助。

这里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要知道啊,赵云在从前追随先帝的时候,那可是立下了极为显著的功勋。朕从年幼一直到长大成人,期间经历了数不清的艰难困苦,而在很多时候,都是靠着赵云的忠诚、勇敢以及恭顺,朕才得以一次次地摆脱危险呢。就比如在长坂坡那次,赵云单枪匹马冲入敌军,成功救出了朕;还有在江上,也是赵云当机立断,拦截了孙夫人,避免了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

总结一下呢,赵云可是历经两朝的老臣,而且还多次救主呢。要知道,在古代,功劳再大恐怕也大不过救驾之功啦,而赵云居然一个人连续两次成功救驾。从这一点,就能清楚地看出他在刘禅心里的地位那是相当高。不光如此,赵云的能力还特别强,立下的功劳也是极大的。更难得的是,他的人品也是好得没话说。

想当初在平定四川的时候,有人就向刘备提了个建议,说可以把城中的房屋还有土地都分给那些跟着打仗的将士们呢。这时候,只有赵云站出来说话了。他讲道:“大家都知道霍去病吧,他可是说过‘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样的话。咱们现在打天下,说到底就是为了能让老百姓都过上安稳、快乐的日子。再说了,益州的老百姓才刚刚经历了兵灾的磨难,在这种时候,怎么能去抢夺他们的土地和房屋呢?”

大家知道吗,在三国时期有众多的武将,可为啥唯有赵云一人会被称作是完美的呢?这其中是有缘由的。咱们来看看赵云的一生吧,那真的可以说是非常完美了。在那个乱世之中,很多武将或许会有一些暴虐的举动,但是赵云从来都没有过这样的行为哦。不仅如此,他身处那样混乱的世道,心里却始终惦记着安民呢,一直想着让百姓能过得安稳些。再看看他的结局,在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这五位大名鼎鼎的大将当中,赵云可是最长寿的,而且最后也是得以善终哦。有些人啊,会说赵云只是个“保镖”啦,或者说他是“杂号将军”“骑兵队长”之类的,其实这些人压根就没真正了解赵云。他们不过就是跟着别人瞎起哄,人云亦云罢了。赵云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那些光辉,他们所说的这些可远远不及万分之一呢。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