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大闹徐志摩葬礼,执意为其换寿衣,张幼仪:你说了不算!

猫眸观 2024-10-30 03:10:09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灵眸观

编辑|灵眸观

提到徐志摩,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他那充满浪漫情怀的诗句,以及他对自由与爱情的执着追求。然而,这位才子的一生并非如诗般美好。

在他的短暂的34年生命里,徐志摩不仅在文学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还经历了多段复杂的感情波折和生活压力。

为什么他与第一任妻子张幼仪的婚姻会以悲剧收场?他与陆小曼的婚姻又为何不被家人支持,甚至让他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

一、不凡的出身

徐志摩出生在1897年1月15日,家乡是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他的家庭堪称当地的名门望族,父亲徐申如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富商,经营着酱园和钱庄,财力雄厚,所以,徐志摩从小就锦衣玉食,过着优渥的生活。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徐志摩自然也受到良好的教育,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希望他能继承家业,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

徐志摩从小就表现出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并不愿意走上经商之路,他的父亲对此有些失望,但并没有过多干涉,毕竟家里并不缺钱,让孩子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似乎也未尝不可。

徐志摩对文学的兴趣从未停止。在杭州府中学堂读书时,他就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甚至还发表了一篇名为《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的论文,这篇文章虽然只是学生时代的作品,但也足以看出他思想的深刻和前卫。

后来,徐志摩进入了北京大学,成为了梁启超的学生,这一段学习经历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梁启超的影响下,徐志摩开始接触到更多关于西方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而这些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他对人生、婚姻和爱情的看法,他渴望自由,渴望打破传统束缚,追求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

1918年,徐志摩前往英国留学,正是在这段留学期间,他遇见了让他一生无法忘怀的女人——林徽因,林徽因是个美丽、聪慧、才华横溢的女子,她的出现宛如一道光,照亮了徐志摩的世界,他们在异国他乡相遇,彼此倾慕,迅速坠入爱河。

这段感情并没有如大家所希望的那样开花结果,林徽因虽然对徐志摩有好感,但她心中对这段感情始终保持着理智,林徽因最终选择了梁思成,而徐志摩则只能将这段感情深埋心底,对于徐志摩来说,林徽因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遗憾。

在遇见林徽因之前,徐志摩已经结婚了,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张幼仪,这段婚姻完全是由家长包办的,当时,张幼仪年仅15岁,生活在封建家庭中的她并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而对于徐志摩来说,这桩婚姻更像是一种无奈的责任。

张幼仪是一位典型的传统女性,温婉贤淑,但缺乏文学上的才华,无法与徐志摩在精神上产生共鸣。

徐志摩对这段婚姻感到压抑,尤其是在他与林徽因相识后,他对张幼仪的感情越发冷淡,他曾在信中直言不讳地告诉张幼仪:“我们是不适合的,你不懂我,”这一句话,道出了他对这段婚姻的不满和无奈。

尽管如此,张幼仪还是为徐志摩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阿欢”,但即便有了孩子,夫妻关系也并未改善。

最终,徐志摩毅然决然地提出了离婚,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可谓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张幼仪虽然心痛,但为了成全徐志摩的自由,最终同意了这场离婚。

徐志摩在与张幼仪离婚后,很快又陷入了另一段感情,这次的对象是陆小曼,陆小曼与张幼仪完全不同,她是民国时期的知名美女,聪明伶俐,才情横溢。

二、徐志摩陷入新的困境

而且,她与徐志摩一样,追求自由和浪漫的生活方式,两人的相识可以说是一见倾心,很快便坠入了热恋,1925年,徐志摩与陆小曼步入婚姻殿堂,然而,这段婚姻并没有得到双方家庭的祝福。

尤其是徐志摩的父母,他们坚决反对这桩婚事,认为陆小曼生活奢侈,挥霍无度,根本不适合做徐家的媳妇,而事实也证明,这段婚姻的确给徐志摩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陆小曼的消费习惯远远超出了徐志摩的承受能力,为了维持家庭的开销,徐志摩不得不在多所大学兼职教书,甚至还做起了房地产中介的工作。

即便如此,他的收入仍然无法满足陆小曼的需求,最终,徐志摩不得不向前妻张幼仪借钱,以应付陆小曼的挥霍,对于徐志摩来说,这段婚姻既甜蜜又苦涩,既充满了激情,也让他疲惫不堪。

为了维持陆小曼的奢侈生活,徐志摩不得不四处奔波,他频繁往返于北京和上海之间,身体和精神都处于极度的疲劳状态,这样的生活让徐志摩感到压抑,但他依然不愿放弃对自由和爱情的追求。

在外界看来,徐志摩依然是那个浪漫的诗人,笔下的诗句依然充满了情感和美好,只有他自己知道,生活的重担已经快要将他压垮,在频繁的劳累奔波中,徐志摩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依然在追逐着自己的理想和爱情。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乘坐飞机前往北京参加一次重要的演讲,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次普通的飞行竟成了他的最后一程,飞机在途中发生了意外,徐志摩不幸罹难,年仅34岁。

徐志摩的突然离世震惊了整个文艺界,许多朋友和文坛同行都为他的早逝感到惋惜,大家都在感叹: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充满浪漫情怀的诗人,竟然如此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他的去世,不仅让文学界失去了一颗璀璨的明星,也让他的家人和朋友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

徐志摩的葬礼也充满了戏剧性,当时,陆小曼坚持要为徐志摩换上一身西装,认为这是他应得的体面。

然而,这一提议却遭到了徐家人的坚决反对,尤其是张幼仪,张幼仪认为,徐志摩的葬礼应该按照传统的中式仪式进行,西装根本不符合规矩。

三、葬礼之争

最终,张幼仪的意见占了上风,葬礼还是按照中式传统举行,张幼仪在这场葬礼纷争中的表现,既体现了她对徐志摩的感情,也反映了她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在外人看来,她的态度坚决,甚至有些冷酷,但实际上,这也许是她对自己曾经婚姻的一种告别方式。

不得不说,张幼仪在徐志摩去世后的表现,体现出了极大的宽容与大度,虽然两人早已离婚,且徐志摩对她的态度并不友好,但张幼仪依然选择了宽待她的前夫,主动承担了后事的处理,在那个充满矛盾和争议的葬礼上,她的态度无疑让人对她刮目相看。

张幼仪的行为也反映了当时传统与现代观念之间的冲突,她既是那个传统的贤妻良母,同时又展现了现代女性的独立和果敢,或许,正是这种复杂的身份,让她在面对徐志摩的去世时,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

徐志摩的一生,是浪漫与现实不断碰撞的过程,他对自由和爱情的执着追求,贯穿了他整个生命,正是这种追求,也让他陷入了感情和生活的困境,他的浪漫情怀在文学上得到了极大的表现,但在现实生活中,却让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无论是与张幼仪的婚姻,还是与陆小曼的爱情,徐志摩都在不断寻找着心灵上的归宿,然而,最终他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远比他想象的要大,他的英年早逝,或许正是这种矛盾的极致体现。

参考材料:

丁言昭.悲情陆小曼[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徐志摩.她们仨:一个诗人的情感生活[M].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

0 阅读:5

猫眸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