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大战区副政委,跨战区调离去地方,解放后曾被免职过职务?

从阳化石 2024-09-13 01:52:10

抗战胜利后,以李先念、王震、王树声三支部队组建中原军区,也成立新的中原局。此时的中原军区成为大战区之一,李先念担任军区司令,王树声、王震担任副司令,郑位三担任中原局书记。

作为曾与李先念长期搭档的任质斌,担任军区政治部主任。

任质斌是1939年从延安派到豫鄂边区加强工作的,朱理治担任边区党委书记,李先念负责军事,担任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任质斌一开始担任边区副书记,还兼任纵队政治部主任。当朱理治去延安召开七大后,任质斌代理书记,代理纵队政委。

朱理治是在1940年离开,去延安开会,当时七大设定时间就在那时候,因战场形势变化,推迟到1945年。因此从各根据地来的干部没有返回,而是留下学习或者工作。

任质斌抓地方工作,也负责纵队工作,但主要精力还在地方。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将部队重新整编,组建7个师,挺进纵队改为新四军5师,任质斌担任政治部主任,政委依然由朱理治担任。可朱理治并不在鄂豫边区,任质斌作为主任不好开展工作,因此代理政委。

在发展豫鄂根据地期间,任质斌的功劳和作用是巨大的。抗战胜利后,新中原局成立,他担任委员,从过去边区一把手,改为2纵政委,从职务来说不如过去。因为是三支部队组建而来,军区领导都是从这三支部队出来的,过多安排5师干部到重要位置上,并不利于团结。

不过,在1946年3月,他被提拔为军区副政委。此时的中原军区下辖2个野战纵队,三个军区,6万多人。相比晋察冀、晋冀鲁豫军区来说兵力不算多,但与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兵力差不多,这两个军区没有算地方部队。

当中原突围时,中原局领导突围出来,因为身体不好,郑位山、陈少敏、李先念、任质斌等都因身体不适到延安。中原军区和中原局在延安组建起来,继续领导豫鄂陕军区、鄂西北军区作战。

1947年主力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12纵,他没有南下,而是继续休养,到1948年初去山东工作。到山东工作不在部队,而是在机关工作,负责政策研究,后改为华东局宣传部代理部长。

过去,他在中原局是委员,到延安后,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工作,由郑位三,李先念和任质斌负责,也就是说是实际的三把手。如今到华东局工作,担任的职务不能说不重要,但相比在中原局和中原军区的影响不可相比。

对于去山东工作,是他主动要求的,毕竟南下去鄂豫皖自己的身体不允许,因为那里被敌人占领,战斗频繁,会不断转战,虽然南下需要干部,可他去不了。当时的山东战场我军节节胜利,打来了胶东保卫战,也配合刘邓主力南下大别山站稳脚跟。

当下,很多城市都被解放,在接管城市中需要注意的政策等,都来自华东政策研究室,不能说不重要。几个月后,调任宣传部代理部长,通过宣传和教育工作。1949年,调去鲁中南下干部团书记,抽调干部南下接管城市。后来,担任淄博工矿特区党委书记,从职务来说不算凸显。

按照他过去的职务和经验,应该担任更高的职务。

1950年后,他被调任山东分局秘书长,可此时他的身体不是很好,在工作上多次向上级提推荐更合适的人,上级没有同意。直到1953年,他被调去青岛担任市委书记,后提拔为山东分局副书记兼统战部长。他曾受到一些事情的影响,到基层工作一段时间,后改为省政府秘书长。

在特殊时期,他中断工作,进入七十年代重新工作,担任省统战部长、常委、秘书长等,出于副部级职务。离休后,根据资历和过去的贡献,他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中顾委委员等。

0 阅读:51

从阳化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