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在中介和新房销售嘴里,亦庄的豪宅都是价值10万/平的。
新盘招商玺的指导价是7.7万/平,2023年10月份开盘时,想买还得加精装包才卖给你,最高加到了8.5万/平,那还是便宜了你,
因为比亦庄金茂府倒挂1.5万/平。
现在,亦庄河西的另一个豪宅标杆小区,刚交房1年的中海京叁号院,最新的成交价只有 -
6万/平。
这个价格,已经大幅破发了。
中海京叁号院在23年底交付,平心而论,小区品质相当不错,对得起开盘价和豪宅的品牌,6万这个价格还是很值的。
小区交付之后,贝壳上有记录的成交一共3套。
第一套成交是去年7月,单价是7.5万/平,业主盈利离场;第二套成交价7.1万/平,第3套成交单价仅仅6万/平。
一套比一套价格低,5个月跌幅20%!
在9月底救市之后,其他热点区域都有明显的反弹,万柳、太阳宫、望京的房价都涨了。
但亦庄,反而大幅创了新低。
这个小区,目前挂牌量56套。
一个刚交付不久的小区,有56套挂牌房源,都是一天没住的新房,说明:
投资客很多。
贝壳上的小区均价仍然显示的是8.5万,这个价格是挂牌均价,这也说明,贝壳/链家上的“小区均价”,毫无参考价值!只能看成交价格。
虽然最新的成交价是6万,但同户型的挂牌价非常混乱,有多套业主挂牌6.8-7万的房源,也有多套挂牌价高达10万的房源,同一个户型,挂牌价差距就高达-
550万!
当然,挂牌价不到7万的房源都卖不出去,挂牌10万的就......
而老牌的豪宅亦庄金茂府,挂牌价依然是9.7万/平,但最新的成交价也只有7.9万/平,而且这个小区,一年也只有两套成交,过去两年一共4套成交,挂牌量却有47套。
新盘招商玺,开盘一年多,总共房源972套,只网签了256套,网签率仅有
26%!
如果不大幅降价,这个盘已经没法卖了。
隔壁小区刚交付的现房只卖6万/平,只有傻子才来买7.7万/平的期房。
这3个豪宅小区的情况,都说明亦庄的豪宅,来投资的很多,真实自住需求却不够。
亦庄豪宅市场,就像是一个庄股,成交量极小,房价维持在泡沫之上。
一旦里面的筹码忍不住,就会大幅砸盘,刺穿泡沫。
当初吹亦庄豪宅10万+,其实只有一套成交在10万左右的二手房,然后吹了两三年。
而其他高价次新的热门区域,比如太阳宫、望京、万柳、清河的橡树湾,都是有大量成交的。
亦庄在2019年,新房卖5万多,当时市场,是算低估的。
疫情之后,北京楼市两个最受益的板块,一个是海淀码农区,一个是亦庄,也是20-21年涨幅最大的板块。
前者当年互联网龙头股票大涨了一波,后者则是因为医药疫苗企业大赚了一笔。
疫情之后,货币政策非常宽松,2020-2021年,炒房团日渐式微,但仍然蠢蠢欲动。
当时有多个的炒房团,来北京炒房,炒家来自全国各地,比如樱桃大房子组织的炒房团。
炒房团推荐的区域,通常是两个,一个是望京,一个是亦庄。
亦庄的炒作,在亦庄独立学区之后,达到了顶峰。
如今疫情赚钱效应已经消退,独立学区短期没有效果,炒房团也偃旗息鼓了。
潮水退去,才能看清谁在裸泳。
亦庄的产业很强,布局很好,但跟海淀码农区的结构完全不一样。
海淀码农区每年有大量新鲜血液,大量招人,而且大部分员工有互联网公司股票期权,存在股权致富的机会,这是一个增量市场。
但亦庄以制造业为主,持股的员工较少,富裕群体集中在企业高管。
但少量的企业高管群体,撑不起亦庄豪宅的价格,接不住亦庄豪宅的供应量。
一个招商玺,972套房源,放在海淀,随随便便就卖光了,在亦庄的表现,就非常拉垮。
海淀能把靠近北六环的土地楼面价卖到6万/平,五环外的朱房地块楼面价卖到9.5万/平,是它的本事。
2019年,亦庄的指导价在5.4万/平,如果亦庄豪宅的指导价是7.7万/平,涨幅42%,这个涨幅,超出亦庄的基本面了。
亦庄豪宅的合理价格,个人看法,在6-7万之间。
定价太高,对于亦庄并非好事,庄股破灭之后,往往很难重新起来。
对于亦庄的普通小区而言,未来还有一个潜在的压力。
2019年供应的限竞房9个小区,1万多套房源,将在两三年后集中上市,到时候的市场,
能接住吗?
扯太多了看眼睛疼,10万跌到6万没人买,还要下跌。今年的价跌50%,6万跌到3万,是今年的价。明年在今年的基础再跌50%,1万5
这个价格依然很不要脸
亦庄,名字就不吉利,义庄,以前是停尸的地界[得瑟]
东二环二手房都跌破3万多了
想看看北京的楼市破灭了,还顶得住不
我就想问问,不是限购吗?怎么还有炒房团?能有人出个合理的解释吗???
六万买一套,省出来一千多万去过生活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