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特朗普是商人出身,他对算账是很有心得的。我们可以如此说,只要是对美国不利的政策,特朗普基本上都会喊停!
大家想一下,特朗普为什么宁愿让美国得罪那么多盟友,也要发起所谓的关税战?就是因为特朗普认为关税战能为美国获利。
在特朗普看来,美国通过提高关税,可以保护美国的本土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从而维护国内就业和经济增长。
可我之前就说过,美国发起的关税战,短期内或许是能让美国获益,但长期呢?美国也必然因此成为最大的输家。

前面那几年,拜登为了让美国重振高端半导体产业链,拉拢了很多全球知名半导体公司赴美建厂。当时去美国建立半导体公司的公司,不仅会获得美国政府给出的现金补贴,在各项政策上也是给到了最优。
具体来看,对于那些响应拜登政府号召、选择在美国建立半导体公司的企业,美国政府给出了极其优厚的条件。首先,在现金补贴方面,政府提供了巨额的资金支持。这些补贴不是象征性的点缀,而是足以让企业在建设和运营初期减轻大量财务压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成本的快速回收和盈利预期的增强。这使得许多半导体公司面临着巨大的诱惑,因为它们可以将这些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设备购置以及人才招募等关键领域,从而加速自身在美国的发展步伐。
但是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的差距真的太大了。拜登如今都卸任了,美国所谓的高端半导体产业,也没能干出什么成绩。台积电在美的一座芯片工厂而已,闹腾了这么多年,至今没能正式运营。

最近有一消息值得大家关注,那就是台积电被特朗普点名了。
很多人觉得美国政府推出的芯片法案,拿出了520亿美元补贴那些所谓的全球知名半导体公司,如此一来就能让美国的高端半导体产业重振。
可事实上呢?谁不知道半导体产业是一个极度烧钱的行业?即便《芯片法案》520亿美元补贴全部到位,也仅够覆盖英特尔俄亥俄工厂(200亿美元)和台积电凤凰城工厂(400亿美元)的建造成本。波士顿咨询测算,美国重建完整半导体产业链需耗费1.2万亿美元——这相当于2023年全球芯片市场总规模的2倍。

为什么美国政府花了这么多钱,却始终无法在高端半导体产业链里取得成功呢?我认为有内因和外因两大因素。
内因方面,由于美国制造业的没落,美国现在在制造业行业基本上拿不出什么优秀的人才了。
我这么和大家说吧,美国半导体产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人才真空":
40岁以上工程师占比达67%,30岁以下仅占12%
全美每年微电子专业毕业生不足2万人,中国则超25万
台积电美国工厂招聘的300名工程师中,78%来自亚洲分公司借调
这种人才断层的根源在于产业空心化:当美国将90%的芯片制造外包亚洲,整整一代工程师失去了实践机会。应用材料公司CEO迪克森坦言:"我们在加州总部甚至找不到能操作最新沉积设备的技师。"

内因是影响美国发展高端半导体的一个因素,外因所带来的影响其实也是不小的。
由于全球经济是高度一体化,在一体化的同时,其实也是推崇行业分工的。现在美国想要制造业回流美国,其他国家当然不愿意。
说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半导体产业链里有很多上下游,其中相关的公司高达几千家,怎么可能全部迁移到美国去?
看到这里,我们也就不难解释了!为什么特朗普要喊停拜登时期的芯片政策,因为在特朗普看来,美国政府这几年花了这么多钱,却没能干出点实事,怎么能不喊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