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美妥协,纳贡1万亿美元,特朗普赢大了?

春公子科技 2025-02-20 03:18:09

特朗普发起的全球关税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从表面上看,美国似乎将矛头指向了墨西哥、加拿大以及欧洲部分国家,摆出一副要对它们提升关税的强硬姿态。

可明眼人都看的出来,美国的终极目标其实还是中国。中国庞大的市场潜力、高效的生产能力以及不断提升的科技水平,让美国感受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战等手段,遏制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维护其在全球的经济霸权地位。这种战略意图背后,反映出美国对自身经济优势逐渐受到挑战的焦虑和不安。

最近,日本首相石破茂与特朗普的会面,双方主要谈及的内容,必然离不开关税问题。日本作为美国的长期盟友,在关税这一问题上,相较于其他国家,拥有一定的优势和话语权。

从美国的角度而言,日本在军事上对美国的依赖,使得美国在处理与日本的贸易关系时,会考虑到更多的政治和战略因素,从而在某些方面给予日本一定的优惠或特殊待遇。

那么美国为什么也有对日本提升关税的想法呢?特朗普此前都说过了,美国每年都从日本进口了几百万辆日本的汽车,但日本却不怎么买美国人生产的产品,这让特朗普十分不理解。

有数据显示,日本车企在美生产占比仅30%(丰田为60%,本田为70%),若对进口车征税,马自达、斯巴鲁等品牌将受重创(其对美出口占比超80%)。据日本经产省测算,25%关税将导致日本汽车业年损失180亿美元。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就曾威胁要对日本汽车加征25%的关税,最终日本通过减免美国农产品关税换取了暂缓。当前美国经济形势更为严峻,且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更趋强硬,这使得日本汽车业面临的风险显著上升。尽管此次会谈并未直接提及汽车关税,但特朗普强调“日本对美汽车出口占比过高”,并要求日本购买更多美国能源产品。

从本质上来说,美日同盟在本质上是不对等的,日本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为了换取美方的暂缓施压,日本不得不做出一系列经济让步。例如,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计划被迫转为投资,这完全符合美国制造业回流的需求,但却损害了日方的利益。

日本在此次谈判中的被动,根植于美日关系的结构性矛盾:

为了降低关税风险,日本在会谈中做出了一系列经济承诺。日本承诺在2027年前将对美投资提升至1万亿美元,并大幅增加美国液化天然气的进口,以缩小贸易逆差。

5.4万驻日美军的存在,使日本在贸易谈判中天然丧失对等地位。此次日本追加购买160架F-35战机(总价230亿美元),实为变相支付“保护费”。

在“美国优先”的霸权逻辑下,盟友不过是随时可弃的棋子。日本汽车产业能否逃过关税劫难,不取决于东京的妥协艺术,这也充分说明了日本在美国面前,压根就谈不上是一个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

0 阅读:0

春公子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