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当中,走路是很重要的一项活动,我们每天都要走路,它不仅能够促进我们的血液循环,还能够促进我们身体内的毒素和垃圾的排出。
可是如果走路走得太快了,就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甚至还有一些人觉得走得太慢了会影响到他们寿命的长短。那么,走路快和走路慢,哪一个更长寿呢?
1.走路的速度与寿命
国外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发现,走路的速度和寿命有一定的关系,走得越快的人寿命就会越长,走路慢的可能相对来说寿命也就会短一些。这可能与走路所调动的人体脏器和肌肉、骨骼有关系。人体心肺功能好、骨骼肌肉健壮的人自然比那些身体素质差的人走路快些。
所以从一个人的走路快慢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基本的身体素质,也能粗略的判断这个人的健康情况,至少能基本评估心肺功能,而这些判断就能够给整体的寿命长短和老年的疾病状态提供支持。
2.走路时间长短与寿命关系
研究人员对超过1万2千名参与者进行了为期6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每天走10000步以上的人平均寿命比每天走7000步以下的人长1.6岁。所以说每天坚持多走路也是可以让人更长寿的。
但也并不是说走路就是所有运动项目中最优的选择了,还有很多人选择一些无氧运动如瑜伽、跳操、慢跑等,这些项目也能帮助锻炼人体的心肺功能,帮助提高身体素质。
3.走路太慢,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个原因: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会变得越来越差,肌肉也会越来越少并且会逐渐萎缩、变得僵硬。如果这个时候不去运动的话,就会导致身体素质变得更差,从而影响到走路的速度。
第二个原因:关节受损
如果长期运动,身体的重要关节会逐渐磨损,也会出现退行性病变,而一些关节疾病同时也会让一个人的运动能力下降,导致走路变慢。比如患有关节炎的人,走路时就会感觉到疼痛,因此只能小心翼翼的行走。
第三个原因:基础疾病的影响
有的人有一些基础疾病决定了其不能进行较为剧烈的运动,甚至只能慢走、散步,比如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心衰、心梗支架手术后状态,有这些疾病的人都是不能进行高强度运动的。
4.如何正确地锻炼身体
锻炼身体是一件好事,可是在锻炼身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正确的方法,我们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还能够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在运动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运动量,千万不要做得太大了。
如果运动量太大的话,可能会让我们的身体承受不住,从而导致我们出现一些损伤。
所以在运动之前一定要先去咨询一下医生,特别是一些原本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比如随时可能威胁生命的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衰、心梗等,有这些疾病的患者若想要运动一定要再三斟酌,即或要做运动,也要尽量做一些比较柔和的运动,并且要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运动可能对自己带来的伤害。
【本图文由“千金芳”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彦页,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