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槐路上有古槐

孔孟之乡 2020-10-14 00:13:23

古槐就长在路的中央,被铁栏杆包围着,像“钉子户”,但没有人觉得刺眼,也没人觉得不合理。看见她,济宁人的心里反而觉得熨帖,温暖,因为,她是济宁人心目中的神。

这从古槐树上挂满的新陈相藉的红布条,以及树下常年不断的摆放的香烛、供品就可以看出。在济宁人心中,她已经不是树,而是一种信仰,一种依靠,一种寄托。

一个城市可能会因某一事物而声名远扬,因而,这一事物就成了这座城市的名片。比如,胡同是北京的名片,西湖是杭州的名片,黄鹤楼是武汉的名片,等等,那么,古槐就应该是济宁的名片,她是我们这座城市的自然和人文情怀的一个标签。

古槐的历史已不可考,相传唐朝开国名将尉迟敬德在此停足留连,勒马观看,而留下了“敬德勒马看古槐”的佳话,据此可以推断,古槐至少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一棵普通品种的树,竟然有着这么久远的历史,就足以见出其顽强的生命力。但她却不是一棵完整的古树。说她不完整,是因为她的主干历史上曾遭遇多次摧折,已经老去,只剩下枯老丑陋的骨架,向一旁歪斜着。而现在挺立着的充满生机的则是从原来树根上又长出的新树,所以,就形成了“古槐抱子”的奇观,因而,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早年的时候,古槐并不在道路的中央,只是后来城市发展,拓展道路时将她环抱在其中了。发展,但并不清除这样一棵树,反而用铁栅栏将其保护起来,可见,济宁人对于历史的爱惜,对于传统的珍视。这似乎也是一种寓意,在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古槐没有被遗忘,没有被疏离,反而,与这宽广的城市马路融为一体,见证着城市的发展,看护着川流不息的人们。人们经过这段路时,常常驻足观赏,啧啧感慨。似乎并没有感觉到她的丑陋,也没有感觉到她的衰老。感到的只是亲切,只是精神的慰藉,只是那种冥冥之中的一种厚重踏实的依靠。近几年,她越发长得茂盛了,好像在预示着济宁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她坚定地生长在这里,并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她成了这座城市的根。她是这座城市的生命之根,历史之根。看到她,我们就能够感受这座城市的生命的活力,就能领略这座城市所经历的风雨历程。她像一位身形伛偻的老母亲,面色沧桑,黢黑斑驳,但却痩硬坚强地立在那里,一任风霜雨雪,烈日闪电。她用慈爱的情怀,抚慰着这座城市。我们称她为这座城市的母亲树,恐怕一点也不为过。

因为她不仅长在路上,长在地上,更长在了每一个济宁人的心中。

她是济宁人的图腾,是济宁人的宗教,是济宁人的信仰;是一位能接纳、能包容、能承受、能启发、能引领、能示现的神明。济宁因她而丰润,城市因她而灵秀。

一座城市,需要有这样一棵树。她不是财富,但比财富更充实,更珍贵;她不是历史,但比历史更鲜活,更真切;她不是文化,但比文化更具体,更接地气。她是灵魂,是气脉,是沉入心底的人情风水。

在这儒家思想的发祥地,她融入了温柔敦厚的民风血脉,精炼简捷而又生机勃勃的精神给养,化育生民而又滋养世界的文化元素,当然会长得越来越丰满,越来越沉静,越来越器宇轩昂。

作者简介:

周传福,高中语文特级教师。躬耕讲台三十年,笔耕不辍记杂言,桃李之下有成蹊,梨枣之上筑美篇。先后有数百篇文字发表于《美文》《意林》《中国教师报》《教育文选》等杂志。

0 阅读:8